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布莱克的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倾向。他诗歌的一些题目、诗歌中使用的词汇、意象和象征以及诗歌所表现的内容都与宗教密不可分。布莱克诗歌中的宗教文化倾向与其所受的宗教文化影响紧密相关。布莱克在其宗教诗中阐释了基督教教义,批评了宗教对人们的束缚和摧残。布莱克通过对宗教的不懈探索,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体系。  相似文献   

2.
但丁是修由中世纪向近代过度时期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近代诗人。他的诗歌既有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观念和教会腐败的抨击,也包含了对未来人类生活的构想,其中的股那件点就是对人的论述。从他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虽然但丁观察的出发点仍然坚持基督教神学的立场,但是他描写的重心已经转向人与尘世生活,其中反映的是,西欧开始由"政治、经济从属于道德,而道德从属于神学"向以"即使是错误的,从不同角度的公开讨论也能导致真理的发现"的过程。从他的思想意识的总体倾向来看,他的作品展示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人性的肯定与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其基础是对人的解说。从但丁作品的内容来看,其中关于人的论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布莱克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人类。他讴歌春夏秋冬,赞美日月星辰和花木鸟虫以及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布莱克的诗歌展现了人在美丽自然中得到的无尽欢乐,人与自然、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倡导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爱护自然中的一切生灵。他认为,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灵性和生命。布莱克的诗歌具有极深刻的生态意蕴。布莱克的自然诗十分符合生态审美原则和理论。  相似文献   

4.
我的爸爸马可是一九三五年夏天考入河南大学的。当时他刚满十七岁,选中化学系做为自己攻读的目标。其实,若追溯起我们的家族史,爸爸和化学并没有缘分。爸爸一九一八年生于徐州西关一个普通的基督教家庭里。我的爷爷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经营了一爿小牛奶作坊,为乡居邻里和传教士提供牛奶。因为有这种条件,在爸爸四岁时,爷爷把他送入了教会办的幼稚园。爷爷希望自己的儿子从此接受基督教的熏陶,长大成人后能在教会里谋一个神职。然而生活的变化和发展是不由个人的意志来决定的。两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位有着崇高地位和重要影响的诗人,他的这种地位和影响,是有赖于其诗歌艺术成就的,尤其是诗歌语言艺术成就。陶诗沿袭了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且进入更加纯熟的境地。这种特点,在其众多题材的诗歌中,以田园诗最为自然简朴,最具代表性。陶渊明的田园诗一般都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甜美、田园风光的怡人和田园生活的简朴,来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生命心境和超世脱俗的人生韵味的,诗歌语言真实而又深远。他超越世俗,不慕虚荣名利,善于在山水田园风光中咏怀言志,诗歌内容真实,感情淳朴真切,语言自然,显示出真实深远、自然成文的本色。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艺术特色,总的来说是可用“自然”二字概括。具体而言,我们从“真实”、“深远”和“灵活”三个方面分析讨论。首先是真实,主要是指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真实。陶渊明的田园诗一般都是他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不虚伪不夸张,往往给人原原本本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是说,将生活融入诗歌之中。陶渊明诗中所表现出的这种生活的诗化,绝非有意而为,而是他内心深处回归自然,返回自然,真正与自然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结果。这于是就牵引出了“真”的另一个方面的含义,即感情的真率。陶渊明一生追求自然和本真,反对虚伪和造作,所...  相似文献   

6.
白凤欣  佘平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3):12-14,22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是英国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又是一位哲学诗人。"矛盾的普遍性"的思想统摄着他一生诗歌的创作过程。他认为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其诗歌中体现矛盾的"对照"(contraries)频频出现。从主题思想、语言文字、写作技巧三个方面分析布莱克诗集《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中永恒的"对照"手法。  相似文献   

7.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是英国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中有着许多令读者印象深刻的丰富的意象。文章通过对布莱克本人及其诗歌的分析,探讨其意象的源起和特点,进一步深化对布莱克诗歌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是一种宗教信仰,但又是一种价值体系。尼采的反基督教就是反对基督教的价值观。他认为,基督教的价值观源于欺骗和虚伪,出发点是逻辑等形而上学手段,是和生命的法则相对抗的错误的堆积。因而他要砸碎这一价值体系,重建一个尊重自我、高扬生命大旗的价值体系。他的价值观的出发点就是肉体和本能。尼采对基督教价值体系的批判是深刻的、一针见血的。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成长于一个基督教信徒家庭,在大学期间即受到基督教青年会的影响,并加入金陵大学的学校青年会.自是而后,直到逝世前夕,他一直与这种教会社会活动机构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而且他平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教育思想的建构以及人生事业的成就,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得到过基督教青年会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全方位地观照或剖析陶行知与基督教青年会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种教会青年组织对近代中国新型知识阶层的形成与成长产生过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0.
塔列耶夫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宗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作为教会神学家,他的神学思想却不为非官方教会意识所容忍。他企图建立一个普遍的神学体系,但认为只有基督教哲学是不够的,还需要“生命哲学”。在他的神学思想体系里,教会意识遭到贬低,因此,他具有鲜明的改革倾向。在俄罗斯宗教思想史上,塔列耶夫占有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文选择塔列耶夫具有独特性的神学思想进行介绍,特别是他对基督教的本质的理解,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对宗教生活中的实质观念如祷告、信、望、爱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兼画家。他的一首卓越的诗《老虎》至今为我国读者所传诵。该文就布莱克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分析,从中可看出,诗人以浪漫的笔法对诸如种族歧视、雇佣童工、贫富差别以及宗教迫害等英国社会种种弊端所作的揭露与抨击。  相似文献   

12.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威廉·布莱克十分推崇诗人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一种力量——想象足以造就一个诗人,想象就是一切”。布菜克诗歌体现的想象世界,哲学观点——“想象与理性的对立”以及诗人通过想象创造的神话体系体现了其神奇瑰丽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先驱威廉.布莱克视自然界中的野兽和人性中的野性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他在其著名诗作《老虎》中塑造的老虎是充满力量和野性且富于神秘象征色彩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老虎》的开创性及布莱克的意义不仅在于呼唤野性本身,更在于在英国文学史上发出了呼唤野性题材和主题的历史先声,成为18世纪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界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现实与理想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统一的关系。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与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维度,舍弃任何一个方面,都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现实与理想的内在关系,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William Blake is the British famous painter in the period of the end of 18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19th century,He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most special poets in the British literature history.He is also acknowledged as a religious visionary and mystic and one of the leading figure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His well-known poem "the lamb" is one in the colletion named Songs of Innocence.Through this poem,the poet sees the life with the child’s pure eyesight and a very world with love,kindness,compassion and happiness is described in it.The author will introduce this poet and analyze his poem "the lamb" with the three "s" literary approach in this paper.Three "s" means sense,sight and sound.  相似文献   

16.
刘驾是晚唐时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在当时诗坛上独树一帜,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故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民生疾苦内容;多采用比兴手法,形成其诗含蓄婉转的讽谏意味与美刺精神;其诗尤以善于描摹、刻画人物心理情态而富于情致见长;语言亦清新自然、浅近通俗而为人所称道。刘驾诗歌创作的独特成就与鲜明的艺术特色,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由此奠定了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出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原因,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对中国社会实行了惨无人道的鸦片毒化政策,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经常以美国梦为主题,通过对主人公跌宕命运的描写。表现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于普通大众的美好梦想的扼杀,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是斯坦贝克在艺术上走向成熟并创作出最具代表性作品的时期.农业工人三部曲真实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和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作家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那个年代美国的历史,阐释同时代人的梦想和追求,突现梦幻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