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价值及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现代中国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立命之本。培养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能促使大学生形成自觉抵制人的“物化“的能力,能促使大学生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呼唤着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主体性德育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础,正确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生成的前提,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于天红 《吉林教育》2006,(12):15-18
道德人格是具有人格意义的道德主体,参与道德生活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它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内在精神组织系统,支配和决定个体的道德行为,并通过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对人的物化的抗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得以确立和运行的最基本的社会前提是市场经济主体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主体性道德人格确立的前提便是存在着自主决断、自由选择的权利,因为个体道德总是表现为一种良心导向的行为选择,这是市场经济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提供可能性的一面,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即对人的物化的诱迫,则体现着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对人格教育对人的物化抗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道德人格是具有人格意义的道德主体,参与道德生活后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它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内在精神组织、支配和决定个体的道德行为,并通过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道德人格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体自主选择的结果^[1]。  相似文献   

5.
从伦理学上讲.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综合。道德人格是做人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道德人格的诠释,分析现阶段青年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缺失及成因,探讨现阶段青年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当今中国的理想人格,强调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要,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传统德育教授的是道德知识符号,受教育者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不允许对道德取向进行自己的选择.而在道德学习中,师生平等对话,相互薰陶,凸显了人的自身价值,弘扬了人的主体性,摒弃了道德规范的外加性和强制性,提升了人的精神和灵魂,体现了人格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平等性,促进了人格完整,培塑了道德人格.在道德学习中培塑出来的具有崇高道德人格的人将焕发出不可穷尽的道德光辉.  相似文献   

8.
宋晶  周同 《现代教育》2012,(1):27-30
社会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遭遇了主体性的挑战,现代学校德育必须对此作出回应。主体性道德人格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克服传统德育被动灌输、追求道德乌托邦、泛道德主义弊端、实现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因素,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层次,进而形成可普遍化的道德基石。  相似文献   

9.
网络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是促使道德生活主体的道德自律意识的觉醒,并在此基础上重塑主体性道德人格。这是人的主体性的道德人格发展的历史性、内在性和现实性的必然要求。觉醒和重塑的途径即要从外在的影响因素方面考虑,又要从内在的主体意识发展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责任意识由社会人格发展而来,是在社会人格基础上的一种提升与升华,体现出社会人格的主动性、道德性和担当性。如何在社会人格基础上实现责任意识的提升,如何建构以责任为基础的"责任——社会人格"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需要重新审视的一个课题。要建构"责任——社会人格",首先,应回归责任主体的主体性价值,对公民进行责任主体意识教育;其次,应树立整体思维,促成社会协同效应,在群体互动中形成公民的整体认同感;第三,应树立公民角色意识,提升实践活动,建立积极的行为参照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形成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主体性、主体性道德人格的阐述,提出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培养主体性人格,必须实施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即以人为本,强化主体意识;理解对话,尊重主体地位;回归生活,实现主体道德体验。  相似文献   

13.
和谐道德人格是立足于和谐社会的一种理想道德人格,是高校党员教师人格修养的应然目标追求。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建立一种立足于人自身精神与肉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类社会,这就要求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高校党员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主体价值和行为模式上具有比一般社会成员有着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确立与市场经济的确立有着共同的基础,二者均要求个体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既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社会心理氛围和精神资源。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有其必要性与可能性,体现了对理想教育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当今时代的理想人格,确立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德育目标具有有力的现实依据,并需要有效的德育机制支撑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德育必须确立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德育目标,进而着力建构情境创设、价值引导、自主建构和实践活动的德育机制.  相似文献   

16.
伦理学中追求的理想人格是道德人格,"人格"是指社会对人的一种道德规范或准则约束生活在社会规范、准则中的人。伦理学中追求的道德人格是遵守道德规范、具有良好品性的人。具有道德人格的人具有比较高的道德境界、只有向善的人们才具有道德人格。具有恶品行的人则不具有道德的人格。当今的社会,道德人格危机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道德人格危机主要表现为无耻、虚伪、冷漠、唯利。道德人格危机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容易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针对社会上出现道德人格的危机,提出社会正能量。通过传递社会正能量,来使道德人格达到完整,使社会主义建设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孔子重视"周礼"原因之一,在于其中蕴含着他对理想人格的设想,其理想人格将道德、知性和毅力相结合,从而完成了"为己"与"安人"的衔接,这种人格设计对个人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的关注,体现了孔子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以及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这些超越性的追求对促进我们当今转型期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培养主体性人格,必须实施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即以人为本,强化主体意识;理解对话,尊重主体地位;回归生活,实现主体道德体验。  相似文献   

19.
王军 《教书育人》2010,(3):84-85
一、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基本内涵及其建构意义 1.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基本内涵 道德人格,亦即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集中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要求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20.
道德人格已经被认为是当今学校德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文献梳理,我国小学生道德人格的研究还存在道德人格结构划分不清晰、研究内容表面化、缺乏实践性研究及对道德主体的价值作用挖掘不够等问题。展望将来小学生道德人格的研究,建议后续研究要建立在对道德人格概念清晰把握的基础上,探索小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过程、挖掘主体性因素在道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探讨小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