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发行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每到征订旺季,“促销”“洗楼”“大客户公关”等花样层出不穷。但是,如何在扩大总发行量的基础上,提升受众质量,使可观的发行量带来同样可观的广告回报?很多报社在此存在误区。总发行量与读者群集中度常见误区:重视总发行量,轻视读者群集中度。征订旺季,很多报社向发行部门下达的指标往往是今年发行量要比去年高出多少个百分点,基层发行站和发  相似文献   

2.
报刊征订大战年年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报刊要生存、发展,参与这种“大战”倒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有些报刊凭借自身的某些“优势”,搞“摊派式”征订,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一名读者,我盼望今后,这种征订方式少之又少。而广大读者、尤其是那些将会受到“摊派”的单位,更应打消顾虑,共同、坚决地抑制这种报刊发行中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3.
张波 《传媒》2016,(20):24-25
进入8月,《中国公路》启动了2017年征订工作.这看上去有点过分早了,但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一般情况下,期刊订刊工作10月份启动, 11月末结束比较正常.但近年来,《中国公路》订刊量快速下滑,虽然不能称之为"断崖式"下滑,但数量减少之快,让人心惊.  相似文献   

4.
茅震宇 《新闻记者》2004,(11):62-62
在许多地方,报纸(报社)在新闻报道内容、管理方式、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机关化倾向。无论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还是报纸的征订发行,包括广告经营等,都明显地“从机关里来,到机关里去”。但“机关化”现象的出现,其实并非报纸自身的意愿。“机关报,报机关”新闻报道的“  相似文献   

5.
亦杰 《今传媒》2005,(12):58
昆明四家报纸——《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云南信息报》《生活新报》近日签订“停战协议”并发表联合公告:“停止所有报纸征订活动中给予订户赠品、奖励活动。同时,向社会承诺,报社不对征订对象以提成回扣、赠送钱物(含报刊)、出国考察、公费旅游等各种有偿促销手段征订报刊  相似文献   

6.
期刊的遘选订购是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开发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基础性棱心工作。目前.我国中文期刊的发行方式主要分为“邮发”和“非邮发”两大类。邮发期刊的征订方式比较单一,只要通过邮局编印的“全国报刊简明目录”征订即可。而非邮发期刊的征订方式则多种多样,有杂志社自办征订,也有代办征订,还有联合征订。联合征订又分为:按地区、按学科及全国性征订等,规模有大有小。小到三四种,大到几千种。  相似文献   

7.
杨玉辰 《军事记者》2005,(11):51-51
每到新年度报刊征订时节,各种花花哨哨的征订广告便相继出现在各个报角刊尾上。看广告如看风景:别致的广告让人舒心陶醉,倍感亲切;而蹩脚的广告使人闹心厌恶,越看越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其实,哪个编辑部都想为自己的报刊作一个精彩的广告,只是不得要领,或由于过于“功利”使效果大打了折扣而已。手头有一则《消息报》的征订广告,读之使人耳目一新,全文如下:“本报1991年全年订费为21卢布56戈比。在全国报刊涨价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报纸将继续生存下去。我们亲爱的读者完全有权拒绝订阅,将订报费作为它用:可以购买924克猪肉,或者买一包美国香烟,…  相似文献   

8.
图书订货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的历程。它以现场看样订货直接交易取代看目订货中间代理,对几十年一以贯之的“隔山买牛”式的书目征订方式而言无疑是一种改革,对计划经济下“一店经销全国”的垄断式经营体制而言也是一种挑战,显示出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就即将于新世纪之初举行的“北京图书订货会”而言,它的前身是“首都图书交易会”,首届仅有44家出版社、290名书店代表参加,订货码洋也只有676万元;到2000北京图书订货会,出版社设置摊位达750余个,住会正式代表有3 500余人,几乎全国的出版社和地…  相似文献   

9.
2003年9月11日,新华社发出一条醒目的消息:被称为温州“腐败楼”的中银大厦将以定向爆破的方式“了却残生”。届时,这座6年来被当地群众关注的烂尾楼,将随着隆隆的爆炸声“寿终正寝”。想不到两个月过去了,炸楼仍不见动静。可不,建楼容易炸楼难。这是一座“中国爆破第一高楼”,难度可想而知。一家似乎被认定胜券在握的企业因独享其成且承爆条件不达标而被淘汰出局。现在,炸楼工作真正开始浮出水面。记者从温州有关方面获悉,温州市政府决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爆炸这座“中国腐败第一楼”。2003年11月20日,全国有7家能承担爆破的特殊企业报名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私人藏书由来已久,但藏书风气之盛,莫过于明清。到清代后期,藏书高度集中,相继出现了几个著名的藏书楼,那就是山东聊城杨以增的“海源阁”、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这几家,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其中,聊  相似文献   

11.
"图书纲目采购计划"之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引言当今的中文图书采购,都面临着一个矛盾,一方面书刊经费非常紧张,另一方面有限的经费却购不到合适的中文图书。传统的中文图书采购都是通过书目预订的。但是当今的图书市场发展状况却显示了书目预订的许多弊端。1、书目预订从征订至到货,时间周期长、出书速度慢、市场变化大。2、许多地方版书目都已停刊。3、“社科新书目”和“科技新书目”上征订的大都是京版书。浙江大学图书馆在1999年作了一个统计。从1月份起的《社目》第530—547期共18期,征订品种13325种,其中地方版品种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山东省菏泽市人武部积极做好《新闻与写作》1992年度征订工作。他们在去年进入第四季度后,就与市邮电局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宣传周”活动,抽出人组成征订队伍,分赴各乡、镇、厂矿宣传征订意义。“宣传周”期间,该市已订购《新闻与写作》200多份。  相似文献   

13.
日前,南漳县公安局收到武汉市民李海涛寄来的感谢信,感谢县公安局为民解忧,特事特办,为他办理户口手续,“洗”去了他25年的“黑户口”。 现年56岁的李海涛家住武汉市江汉区,1969年下放到南漳巡检镇劳动,后招工到镇铁器社,1977年因反革命罪被判10年有期徒刑,1978年被南漳县人民法院改判无罪释放。重获自由的李海涛没有回原下放地落  相似文献   

14.
创新一得     
卡片目录“内容提要”巧制法各馆自编卡片目录一般都无内容提要。我馆巧用征订书目制怍“内容提要”。办法是:保留每月征订书目一式两份,分科技、社科两类以期号排序,新书到后据封底的期号将征订书目中的内容提要剪下并夹入书中,待著录校对时把它贴在卡片正下方  相似文献   

15.
杨涛 《今传媒》2005,(3):47-47
“最近生意怎样”,一段时间以来,这已成为《鄂东晚报》的记者们心照不宣的打招呼用语。所谓的“生意”和“办案”,就是记者们去一些出现问题的单位进行采访,而后被曝光单位主动找到记者或被动地叫去看稿,在交纳一定数额的“宣传费”或“征订费”才能免灾。而这一切都是在报社领  相似文献   

16.
在一篇科幻小说里,外星人是这样讽刺地球人的:地球很大,可是地球人喜欢挤在一起,围着烟囱住;地球人有时成群结队地去参观还没有人住的地方,但是一到那里就逃回来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球人,在城市中占据了寸土之地后,开始频繁地从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出走,到“没有人住的地方”参观。参观的办法是露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或者在无人岛扎营。 人们把这样的“出走”称作“探险旅游”,并为探险旅游的兴起寻找了很多种解释。比如,“精神空虚”“寻求刺激”“回归自然”等等。 这样的出走,在我们国家,20年前  相似文献   

17.
每年从7月开始至11月这个时候,报刊征订大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除有关部门为宣传推广报刊、配合报刊征订发行工作,不惜花精力、投人力、用财力,为报刊提供公共宣传推广平台,组织诸如“报刊征订宣传推广月”、“报刊征订宣传活动周”、“报刊征订宣传咨询日”等名目繁多的报刊集中宣传征订活动外,报刊出版单位更是各显神通:召开各种各样的发行员“联谊会”、“研讨会”;某些行业报刊跑主管部门,陈述行业宣传的重要,争取主管部门发“作好某某行业报刊征订工作的通知”,并以此为据要求下级主管部门协助推介、征订;年末不少报刊还会刊出“某某地区平均  相似文献   

18.
追忆"幽灵"--电视文献纪录片《共产党宣言》创作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东 《现代传播》2001,(3):84-87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这是《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开篇语。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缔造的这个“幽灵”激荡了欧洲大陆,叩响了亚洲门扉,令整个世界为之改变,让千百万人为之震撼. 1997年5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编译局二楼会议室里,一个创作座谈会正在热烈的讨论中,话题核心是要拍一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的电视片。 “歌中之歌”:为何拍 在千年交替之际,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网上调查,评出了十大千年思想家,马克思的得票率远远超过位居第二的爱因斯坦,被评为上个千年最伟大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文艺图书征订发行每况愈下,以全国地方文艺出版社发行集团(简称“全国文艺图书集团”)举办的订货会为例,从1996、1997两年连续超亿元掉至去年8000万元、今年3000来万元,跌幅之大使人怵目惊心。  相似文献   

20.
王克勤:《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近年来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报道。仅2001年一年在他的笔下仅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2002年底,他被《南方周末》评为“2002年度中国传媒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