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毫无疑问,学生一学期下来只读二十几篇课文,阅读量是微乎其微的。为了扩大阅读面, 广大语文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开列了具体的书目,并不断强调如何如何读。但最 终学生读了多少未可知,而是否有效则更未可知。究其原因,是教师仅仅把读书当做任务下 达给学生,而没有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上下功夫。  提及读书,学生的感受多半是“要我读”。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深有感触地 说 :“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教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为了使孩子 们“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他还提出了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提出了十五条目标。“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就是其中之两条目标。可见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来源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育已成社会共识。阅读已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的最佳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校教育中,图书馆已成了中学生阅读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利用图书馆这一广阔的阅读天地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鼓励甚至肯定学生合理的“误读”,不失为一种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鉴赏评价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当然这里的“误读”并不是“错误”地读,而是“有差别”地读,即不根据文本(指课文和教师)的原意丝毫不差地读。应鼓励学生对课文合理“误读”。一般说,自然科学文本的原意较易把握,人文科学文本的原意则较难把握,这是由文本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有许多即使是作者本人在创作时也未曾想…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文章提出了“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巩固”五步教学法,并认为,在此基础上,才是精选课外材料,培养良好习惯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分析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对高中英语阅读水平教学的目标作为分级定位,其中“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阅读策略”(六级),“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八级),“能通过上下文句子结构猜测词义”(六级),“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七级)等,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文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既是对词汇和语篇进行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阶段即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并明确规定“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还提倡读整本书,并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研究表明:初中是孩子们培养语感和语文意识最重要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忽略了语感教育和语文意识的养成,没有形成丰富、敏锐、正确的语感,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所读到的东西,会溶进生命、化入血液。一旦错过了中学时光,要想再补救确实就有点晚了。然而,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部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的最大特点,是变重语文知识教学为重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第一次将读写听说能力列入了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栏中都突出了读写听说这四种能力,在这四种能力中,又将阅读能力作为重点,反映出新大纲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在“教学要求”中,新大纲对阅读能力的阐述较原大纲增加了“理清文章思路”、“阅读方法”、“阅读速度”、“普通话阅读”等要求,并将原“领会词句的含义”改成“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加深了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我们进行了“建构‘自主化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专项研究,主要做法如下:(一)转变过去仅以语文教材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格局,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实行“以学习课本为主”的阅读课与“自主选择”的阅读课相结合的原则。(二)建构“自主化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可读性强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文质兼美的范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分析,自行理解和感悟,我在教读一篇课文时,引导学生以“读”为主,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取相应的阅读方式,针对不同的阅读方式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从“读”入手,以读带思,把“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许元哲 《考试周刊》2007,(25):60-61
《阅读学新论》中提出:广义的阅读过程包括“前阅读”(选文潜心)、“正阅读”(披文入情)、“后阅读”(用意及物)三大阶段。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不仅是从文本中提取意见,还要出“意”及“物”,反观文本所反映的客观世界,进而把阅读心得化为文字,并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总是极其有限的,但如果有了阅读自学的能力,那么他掌握知识的潜力将是无限的。所以教师的责任,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下面谈谈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做法和体会,期望得到同行们的指正。 (一) 引导和示范为了使学生逐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教师应教学生学会阅读课本。现以“约数和倍数”一节为例说明之。我让学生打开课本,然后我和学生一起读课文,并提出问题。边读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以往教学未曾涉及的新概念。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关注并加以研究。一、“阅读期待”的内涵及特征所谓“阅读期待”,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就已存在的追求知识的愿望。具有积极的“阅读期待”的学生,读书往往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并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缺少积极的“阅读期待”的学生,则表现为读书被动,视读书为负担、任务,思维受抑制,一般不…  相似文献   

14.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也符合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从“任务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加强阅读思维训练入手,探讨优化英语阅读环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阅读训练列为“重头戏”,作为重点的关注和突破,提出了15个具体要求。概括地说,对阅读材料要做到“整体感悟、理清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阅读体验,继而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值得深究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印度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原则,就是以“读者”为出发点,体现了“为人找书,一切为了读者”的观念。“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观念是导读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此,笔者试就“导读”的含义及作用,并结合中学(职中)图书馆学生读者群的阅读特点,对中学(职中)图书馆学生的导读工作做一粗浅的探讨。一、导读的含义 阅读是读者对出版物信息的接受和理解过程,是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  相似文献   

17.
《阅读学新论》中提出:广义的阅读过程包括“前阅读”(选文潜心)、“正阅读”(披文人情)、“后阅读”(用意及物)三大阶段,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不仅是从文本中提取意义,还要出“意”及“物”,反观文本所反映的客观世界,进而把阅读心得化为文字,并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可见,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阅读和阅读后的创造性实践。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一、平等对话——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靓丽景观。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  相似文献   

19.
曾祥芹先生的《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 0 0 1年第 1- 2期 ,以下简称《宣言》)敲响了阅读教学改革的新世纪大钟 ,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响应。《宣言》说 :“所谓‘新概念阅读’ ,是针对非科学的落后的旧概念、旧传统而提出来的 ,它并非排斥有用的阅读老概念 ,反叛中外阅读的优良传统 ,而是容纳一切有用的阅读老概念 ,继承和发扬中外阅读的优良传统……树立起现代化、民族化的科学阅读理念。”笔者在这里提出“指导学生自己读书”这个“有用的阅读老概念” ,就是要把这一“老概念”纳入“新概念阅读教学”的大系统之…  相似文献   

20.
李鸿谟 《辽宁教育》2000,(11):24-2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稿)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之5中提出:要“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在高年级“阅读”第7款中又重提了这一要求。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关于阅读”里再提”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大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