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扎染艺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将民间扎染艺术引入初中美术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与审美情趣,让初中生得以了解优秀的民间艺术,并将其传承发扬。民间扎染艺术走进初中美术课堂,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扎染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扎染艺术教学主要分为欣赏教学、制作教学、展览教学、评价教学等等。通过扎染工艺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工艺的个性与智慧,也让他们对传统扎染工艺更加了解,更能培养其创造性。系统地传承和发展扎染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既使学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今扎染艺术创作已经从二维形态向三维形态发展,从实用艺术形态向纯艺术形态发展,从自然染料到化学染料再到自然染料形态发展.面对如此情况,高校扎染创作课程的教学必须对现有的扎染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学习能力.文章从创意思维的拓展、创作主题的定位、创作技法的创新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等几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扎染课多彩扎染是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小学校于2019年开展的特色课程,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扎染工作坊。扎染坊设立了扎染方巾、扎染衣服、扎染帽子等课程,加工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扎染艺术摆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扎染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陈夏贤 《考试周刊》2010,(45):206-207
扎染艺术是传统印染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五年制高师扎染艺术教学是使学生适应并胜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内外印染教学活动,有别于专业服装、纺织、染织专业的印染专业教学。文章提出适合于五年制高师的扎染艺术教学思路,按步骤分阶段教学,贴合实际生活和日常家居运用,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吴迪 《华章》2010,(20)
传统手工染色纺织品与现代工业印染品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这些传统手工染色工艺品散发出大工业印染品所缺乏的亲切、温馨的人类情感.在北方开展扎染艺术,在扎染这种艺术形式中融入北方原素,丰富北方的文化艺术市场.  相似文献   

7.
罗秉英 《家长》2023,(11):126-128
<正>扎染是一种优秀的民族艺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具有继承和发扬的价值,同时也对启发幼儿思维、智力、美育、创造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扎染文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民间扎染艺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探讨了民间扎染艺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并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一、对传统艺术——扎染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幼儿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书面文化知识的教授,更应该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在这一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正扎染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古代手工技艺的代表,也是古代人们勤劳与智慧的见证,是古代人们热爱生活和追求美的集中体现。扎染曾盛极一时,既有大作坊的规模生产,又有家庭自给自足的个体生产,它装点了古代人们的服饰,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机器制品,尽管色彩绚丽、样式新颖,但是人们却不能从中触摸到一丝温情。而扎染艺术既富有个性,又清新、自然,寄托人们丰富的情感。所以传承扎染艺术并将之发扬光大,是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的需要,是现代人回归自然、寄托情感的需要,是弥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的需要。在中学美术课堂引进扎染艺术的教学又有何现实意义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扎染艺术走进中学美术课堂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浅谈手工扎染艺术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工扎染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是其它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手工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古时被称为绞染或绞缬。本文主要从手工扎染艺术的特殊性、民族性、艺术性三方面对文化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陈夏贤 《考试周刊》2011,(44):43-44
本文从实际考察和图像资料入手,对南通地区扎染艺术的审美特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南通地区扎染艺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扎染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防染工艺,蕴含着浓厚的艺术性与精湛的工艺性。本文浅析扎染艺术的部分基本扎结工艺,以此求教于各位有识之士,并期望把这门全靠师傅口传手授的纯手工技艺制作的织物上的"杂技"艺术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2.
<正>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纺织染色工艺之一。如今保留在云南大理白族民间中的扎染技艺,便是中国传统绞缬工艺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一份值得我们珍视和继承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扎染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与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从白族的民族服饰,还是从他们的传统民俗、宗教礼仪中都能发现扎染的影子。白族扎染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装饰品,是白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  相似文献   

13.
一走进朱行中学,便能感受到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扎染的味道",校园的各个角落随处都能看到师生的扎染作品,"韵染坊"扎染展示厅里更是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师生原创作品一百余幅。扎染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手工艺文化之一,它是生活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传承了千年的民间工艺,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商品属性,更在于它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需要我们去了解、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民间扎染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手工艺文化之一,是生活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其独有的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需要我们去了解和传承。我们结合长丰县的民风特点,经过长期的区域调研,探索出多个民间扎染在农村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应用途径,证明了民间扎染应用于农村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民间艺术中扎染艺术的发展独树一帜,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广泛。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民间艺术进课堂的大环境下,结合学校的课题,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设计开放式的导学情境,依托生活化传承非遗,研究创新型科学加工,开展考察性社团活动,驱动全脑型潜能开发,倡导亲子型家庭合作,采用多样态展示作品,注重社会化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做、思的过程中感受民间扎染艺术的魅力,进而就能发扬并传承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6.
叶欣 《现代教学》2015,(Z1):148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绚丽瑰宝。民间传统工艺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扎染,它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纺织品染色工艺,有一千多种纹样,显示了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缩影,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让这些民间传统艺术走进课堂,也是保护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途径之一。因此,在每周五快乐活动日的半天时间,我们开设了扎染课程。【案例】1.欣赏引入我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了上阶段学习的扇面知识,再引入到本课将继续学习的另一种传统民俗工  相似文献   

17.
扎染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手工印染工艺传承至今,本身有着独特的艺术加工工艺及流程,使之成为集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于一体的工艺品,散发着独有的艺术魅力,既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扎染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高中美术选修模块的内容——扎染,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无穷的魅力。奕聪中学2008年开始尝试开设扎染课程。几年来,从初进课堂到今天有专门的校本教材,有扎染作品展厅,有获得国家级"优课"荣誉的优质课等一系列卓有成效,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成长的过程。在教学中,寓教于乐,引导学生以实践操作为基础,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创新技法完成扎染教学任务。由于这一课程既有较强的趣味性,又有便于操作的可行性,在教学过程中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文化、民间美术的博大精深,因此能达到弘扬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孔乐林 《动漫界》2022,(16):42-43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教师在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小朋友们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现代化,有些传统的东西逐渐被遗忘.本次活动以传统扎染工艺为活动对象,引导幼儿通过亲自制作扎染手帕感受古老的扎染工艺,感...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精选实践内容、创新实践技法、强化实践技能三个方面阐述了扎染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