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大学联合举办的“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2004年11月10日至12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其博士生分论坛,由中国高教学会委托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11所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的52名博士生参加了此次分论坛。15位博士生在分论坛上作大会发言,并由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的博士生进行现场评论。此次分论坛共收到论文77篇,分论坛筹备组从中遴选45篇编成分论坛论文集。现将此次博士生分论坛交流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综述如下。1.关于高等教育理论与学科发展(1)知识社会…  相似文献   

2.
本刊一直追踪报道的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办,国家财政部资助,清华大学承办,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于2003年10月17日至19日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启迪智慧、推进创新”,是广大博士生参与的一次大型学术交流活动。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43所高校研究生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提交的875篇论文摘要。经过公平、公正的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338篇优秀论文作为本次论坛的参会论文,其中,有187篇论文的作者在各学科分论坛现场宣读,其余的论文将在会场张贴。论坛共分计算…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21至23日首届全国心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于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承办,论坛主题为“问道心灵,和谐创新”。本次论坛共收到各地送审论文180余篇。经过论坛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来自全国39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145篇博士生学术论文为本次论坛正式录用,其中口头报告46篇、张贴报告97篇。  相似文献   

4.
2006年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于12月30日至31日在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举行。本届论坛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承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和《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协办。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的宗旨为交流协作、促进协作、激励创新。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会聚经验精英,开拓教育技术研究新视野。一、论坛主题报告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作了“思维复杂性理论与创新性突破”的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两个问题:“灵感”或“顿悟”的酝酿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始于2003年,是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重点项目。第六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由东北师范大学承办,于2010年11月13-14日在长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授、青年教师和博士生100余人参加本论坛。论坛以"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技术创新研究"为主题,  相似文献   

6.
燕林 《电大教学》2010,(6):28-28
由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教育技术博士生论坛,11月13~14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顺利举行。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技术创新研究”。由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以宁敦授等主持,并邀请了日本北海道大学伊藤直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  相似文献   

7.
第三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将于2007年10月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承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勇攀高峰——做教育技术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开拓者、探索者,旨在使博士生论坛成为本专业持久性的、规范化的、以博士生为主体的自  相似文献   

8.
第五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17所大学的数十名专家、学者以及近百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论坛的主题为:IT与教育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杨宗凯教授参加了论坛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23日,由福建教育学院、福建省教育学会、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2011年度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论坛在福建教育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时期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论坛得到广大教师的热烈响应,共征集到论文2968篇,评选表彰了206篇优秀论文;有5276名教师参与福建基础教育网的网上论坛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2006年12月22日~2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高校形象建设论坛”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搞好高校形象建设,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的领导和专家教授70余人参加了论坛,共收到论文50余篇。与会者分别  相似文献   

11.
11月2日,“基础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创新与教育现代化战略论坛”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论坛以“推动教育技术装备与教育教学走向融合”为主题,论坛演讲分为认识篇、推进篇以及关键篇3个篇章。  相似文献   

12.
《远程教育杂志》2009,(4):22-22
第五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ETDF2009:IT与教育创新)是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承办,将于2009年10月17-18日在武汉召开。本次学术论坛为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博士生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帮助博士生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和学术交流能力。会议期间除进行论文交流外,还将邀请国内外教育技术等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同时邀清知名企业展示他们的前沿技术,组织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会议将评选出优秀论文10篇,并向国内核心期刊推荐发表,欢迎教育技术及相关专业博士生积极参与,踊跃投稿。现将有关征文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大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2年10月14日至16日,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是全世界比较教育学者的一次盛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化与教育改革”。来自五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共收到论文98篇。大会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化教育》2011,(7):83-83
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平台,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将于2011年11月中旬在南京举行,论坛主题是“教育技术——未来与使命”。本次学术论坛设置大会报告、分会场论坛以及师生对话等多种学术形式,研讨领域内热点话题,明确学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历史使命,总结博士生培养经验并探讨进一步提升培养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04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军队)”于11月5日-7日 在国防科技大学举行。这是2004年八个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之一,也是全军博士生的首次学术盏会。 军队系统第一次博±生学术盛会 2004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军队)经国务院学位办和军 队学位办批准,由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承办。从5月中旬开 始,国防科大就制定了相当完善的工作计划,开始了论坛的宣 传工作,向全军博士生培养单位寄送了征稿通知,同时在相关 媒体、同站上进行了宣传报道。截至10月中旬共收到来自全 军博士生培养单位的博士生论文225篇。经过专家组的评审, 录用104篇论文并编辑成册,最后评出了12篇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27日,2007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开幕。本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主办,主题为“勇攀高峰——做教育技术创新理论与创新实践的开拓者、探索者”。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郑萼出席了本次会4.3L。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27-28日,来自各高校学前教育学的博士生导师、在读博士生、高校教师及学前教育主要刊物的编辑齐聚古城南京,一同参与全国首届学前教育学博士生论坛。此次论坛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部联合主办,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提出问题、生产思想”为宗旨。  相似文献   

18.
以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论坛的论文主要涉及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经验、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政策选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三个方面的内容。从借鉴、反思、重构三个维度对博士生论坛做了论文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博士生跨学科研究状况,以跨学科研究为切入点,将“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博士生交叉学科创新论坛的主题“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挑战与使命”视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各篇入选论文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一个研究选题,对博士生跨学科研究的状况进行计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所收集的论文在总体上跨学科研究特征不明显;具有高分值的研究论文分别来源于7所重点大学,这些论文的作者体现了一定的跨学科研究素养;跨学科研究论文涉及7个学科门类,但所涉及的学科分布不均.在知识、技术等方面与社会的互动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时代,打破学科壁垒,增强博士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在进行跨学科研究中坚持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对独立性;避免盲目追求“热门”学科对高等教育进行透视等将有助于增进不同学科之间对高等教育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研究生》2009,(7):F0002-F0002
2009年5月9~10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和力学与工程科学系(航空航天学院筹)共同举办了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之“航空航天”篇,论坛以“现代力学在航空航天中的作为——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为主题,深入探讨现代力学如何服务于航空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