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副产大量碳四烃,对其进行综合利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但目前国内对碳四烃的化工利用率还很低。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这些副产资源,进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将碳四烃资源从低附加值燃料变成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张秉宏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6):429-432,415
能源危机以及由于大量燃烧碳及烃类引起的环境问题,正在对现代社会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本文根据我国的资源实际,提出了发展液氨(LSA)燃料的设想,并与烃燃料和氢能源进行了比较。同时,对发展LSA燃料与推广洁净煤技术的结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济南地区不同功能区的表层土壤及沉积物中饱和烃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其来源。结果表明,饱和烃主要有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环烷烃等组成,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n-C10—n-C34,类异戊二烯类主要是姥姣烷、植烷及甲基C13—C17烷等,同时还检出烷基环己烷,甾烷、三萜烷及藿烷等环烷烃。饱和烃总体含量分布为北高南低,北部化工区、高速入口处等饱和烃主要来源于原油或成品油等化石燃料及其燃烧产物;南部山区、水库沉积物及农田土壤等饱和烃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及高等植物。  相似文献   

4.
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但同时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碳氧资源。减少CO2排放甚至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世界性课题,本文通过介绍CO2作为碳氧资源在合成大宗基础化学品、燃料和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化学利用,说明CO2的规模化利用是积极应对CO2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不仅有利于减缓大气中CO2浓度的上升趋势,而且CO2可作为新型的石化和能源资源,大幅度降低石化和能源领域对化石资源的依赖程度,为实现化工和能源资源的原料来源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胡建兵  顾新一 《科学学研究》2006,24(Z1):286-290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为此,解决我国企业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是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效利用企业规模提升,重点实施清洁生产,全面提高我国企业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黄国勤 《资源科学》1997,19(5):64-70
我国南方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分布广的特点:目前,南方作物秸秆资源主要用作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但其利用上明显存在“三低一重”的特点(即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今后,开发利用南方作物秸秆资源,必须做到:1、充分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2、扩大秸秆生产,增加秸秆来源;3、充分利用秸秆,避免一切浪费;4、合理利用秸秆,提高转化效率;5、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分布广的特点;目前,南方作物秸秆资源主要用作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但其利用上明显存在“三低一重”的特点(即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和环境污染严重)。今后,开发利用南方作物秸秆资源,必须做到:①充分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②扩大秸秆生产,增加秸秆来源;③充分利用秸秆,避免一切浪费;④合理利用秸秆,提高转化效率;⑤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8.
1952年我从浙江大学毕业后来到大连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工作。50年代主要从事人造石油的研究,1960年大庆油田开发给我国石油工业带来生机,我及时转入天然石油的研究。当时我国航空煤油来源紧张,大庆油含蜡高不能生产低冰点航空煤油。我们吸取国外低碳烃临氢异构化的经验首次研究煤油馏分临氢异构化制取航空煤油取得成功,1964年获国家发明二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特色文献资源收藏丰富而分散,缺乏有效的合作共享机制.特色文献属于低利用率文献的一种,结合我国特色文献的分布与收藏的现实情况,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外针时低利用率文献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的适合我国的分布式特色文献合作储存模式,以此作为实现特色文献资源合作共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LNG作为一种新型的汽车燃料,减轻了能源消耗的负担。作为一种深冷型的液态烃燃料,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会吸收周边的热量,所以在其加气站的管道设计上需要保证科学合理。本文主要对于LNG汽车加气站的工艺管道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让砂粒燃烧     
有史以来,人类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多产生于200多年来的工业革命,由碳及其化合物煤、石油、天然气构成的燃料,作为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促成了蒸汽机、内燃机的大发展、大应用,使人类社会步入了工业化社会。紧接着还是在它推波助澜作用下,人类跨进了电气化社会、信息化社会,碳燃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和繁荣的契机。令人遗憾的是,也正是在碳燃料的导演下,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大气污染、酸雨接踵而来。地球上的生灵,又陷进水深火热的环境灾难之中。麻烦事还不止这些,因为科学家已经看到:石油、煤、天然气等碳化合物燃料已经…  相似文献   

12.
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是典型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包括钍基核燃料、熔盐堆、核能综合利用三个子系统,系统研发的战略目标是利用储量丰富、防扩散性能好、燃料利用率高和产生核废料更少的钍基燃料以解决核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需求,在技术链条上熔盐堆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与核心,目前已经发展了液态燃料和固态燃料两类熔盐堆概念.高温熔盐作为冷却剂,具有高温、低压、高化学稳定性、高热容等热物特性,无需使用沉重而昂贵的压力容器,适合于建成紧凑、轻量化和低成本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相似文献   

13.
沈颖颖  吴放  姚广  缪桢敏 《科技通报》2019,35(9):123-128
在烟草公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传统的主从模式的分布式数据库资源运用已经存在较多的瓶颈问题。Docker容器作为底层云平台虚拟化技术,对集群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和资源实时合理调度,构建弹性集群,保证各种云服务平台低成本、高效、稳定的运营,大大提高云平台的资源利用率,更加有效的应对网络峰值,提供高吞吐率和低延迟的服务。我们致力于研究以Docker技术的云技术在我国烟草行业内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力资源是石油化工生产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为保证石油化工企业的稳定发展,GIS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成为当前石油化工变电站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重点分析了GIS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其石油化工技术的创新改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使得石油化工生产的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很好的提高了原油的利用率,使其经济成本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通过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石油化工技术创新改进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十年来,传统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利用引起了诸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发既不依赖化石燃料也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巴黎协定》承诺在21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我国政府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未来几十年能源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氢能是全球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燃烧后无污染的特点,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能源燃料,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页岩气近年来已经成为北美最为重要天然气来源。尽管一些勘探资源的比较经济的方法取得进展,但是地层评价仍存在很多原则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总储量。由于页岩中有机质不仅生烃,还可以保存,要想解答总储量,精确估算总孔隙度(有机孔隙度和无机孔隙度)是关键。其中一个最大的未知量,干酪根或者有机质密度在估算过程产生较大的误差。结合低比重的颗粒密度(LPP)和总有机碳的测量实验日工测量有机质密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过C5馏分可以得到很多化工原料,主要包括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的浓缩物、双环戊二烯。这些化工原料是进行香料、杀虫剂、固化剂等相关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料,具有高度的生产附加值。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要重视石油裂解C5馏分活性组分的化工综合开发利用问题。从C5馏分的分离、C5馏分分离后的化工综合利用、各国对于石油裂解C5馏分的综合利用现状以及我国C5馏分的综合利用前景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由一个碳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天然气、煤层气、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甲烷的水合物是可燃冰。甲烷再地球上含量丰富,并且可以再生,所以甲烷可以成为石油的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20.
1,黑龙江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既不以破坏农业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又要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经济高效、发展持续的目的。作为粮食主产区之一的黑龙江省,大多数农业县份普遍存在着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低和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低,减灾、防灾、抗灾能力低的“四低”现象,农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黑龙江省县域农业,既是全省农业的基本力量,也是全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可见,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