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港口物流实践与理论研究表明,将港口融入供应链体系将成为港口物流研究的新课题.论文综合港口及港口物流理论,提出港口物流供应链概念,分析港口物流供应链实施柔性化运作的内在规律,进而从供应链运作理念、组织形式以及运作流程三个方面构建港口物流供应链柔性化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财务供应链管理的财务流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中禾  王斌  颜宏亮 《软科学》2007,21(2):80-82,87
通过引入“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提出了财务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具备的动态财务平台和五个功能模块,分析了新型财务流程的四大优势,为企业优化财务流程,提升动态财务能力,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方向,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要求对其领域有更系统的了解。在分析传统质量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理论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进行了探究和重新界定,并从战略和领导、流程集成与管理、交流和伙伴关系及最佳实践等方面分析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基于合作和非合作两种情形对供应链最优质量策略和合同设计进行重点探讨,并构建了供应链质量控制与协调分析框架,最后从流程导向和重组、供应链质量管理模型和方法、供应链质量绩效评价和供应链质量保证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企业流程设计是一定的社会、技术环境下管理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验证与体现,竞合战略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管理理论的突破;管理理论的发展,使得企业流程设计模式出现了区别于传统模式的重大变革;文章分析论证了在竞合战略模式下,企业流程设计模式的变革,包括流程设计跨组织、合作伙伴的选择是战略构建的重要内容、流程设计的动态性、流程设计与整合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撑等几方面的内容,为我国企业构建竞合战略及流程设计与重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贺  李岩  牟鸿兰 《情报科学》2005,23(2):264-267
本文从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推动作用入手,简单介绍了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目前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建立一个三维的、能支持更好决策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并利用Internet、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电子商务等相关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了一个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6.
论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创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对传统商务方式和传统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电子商务中,物流是商务流程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物流管理的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电子商务使现代物流管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作为在工业社会业已存在的物流行业,其管理也必然要随之进行变革和创新。随着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的兴起,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已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物流管理,成为一种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之上的集成化的运作模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创新需要通过物流管理技术化、信息化、柔性化和一体化等途径得以实现。而目前的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配送以及第四方物流联盟等各具特色的物流管理模式都凸现出管理创新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刘军元 《内江科技》2013,(10):27-28
<正>文章对精益供应链的思想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成品油物流应用精益供应链管理思想进行优化和构建的成品油供应链的思路,从组织、流程、人员和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推进精益成品油供应链的措施。精益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用系统的整体思维看待企业,消除供应链中一切不必要的活动(包括库存、运输距离、等待时间等),简化供应链的流程,增加灵活性,用尽可能少  相似文献   

8.
刘小群  马士华 《科研管理》2007,28(2):152-159,151
顾客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和全球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企业开展基于敏捷物流运作的快速客户响应。借助最优生产技术和价值分析,提出了敏捷物流运作的基本原理:供应链整体响应时间的压缩。在对敏捷物流运作的典型方法---供应链流程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延迟物流进行剖析后,指出供应链关系管理和信息共享是敏捷物流运作的重要支撑。最后,结合一个制造业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支持敏捷物流运作的流程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管理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管理为适应环境的变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从集权到分权,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从机器管理到人本管理,从细密分工到流程再造。管理逐步走向人性化、知识化、柔性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0.
洪雁 《科技与管理》2008,10(2):118-120
针对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供需不均衡问题,结合供应链思想,通过与一般供应链形态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的观点,进而构建了石油企业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模式。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的构建程序主要包括社会需求分析、企业内部现状分析、流程设计和整体设计4个步骤,而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的框架结构则由人力资源供应系统、人力资源需求系统及供需系统之间的管理平台3个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1.
基于柔性能力的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三方面研究密切相关: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供应链柔性和随机能力规划。在对制造柔性、供应链柔性和柔性能力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柔性能力应急研究及与上述三方面研究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回顾,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从供应链视角出发的柔性能力应急研究;鲁棒优化方法在柔性能力应急研究中的应用;柔性能力应急问题优化目标的调整;不同类型柔性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和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在企业供应链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穗珊 《情报科学》2001,19(12):1292-1294
本文介绍了新型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作用,探讨了供应链中的信息与传统物流信息的差异和供应链信息的特点,并介绍和论述信息技术BAR CORD、EDI、EOS、POS、GPS、GIS对供应链管理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几个决策问题,针对这些决策问题,本文提出一个供应链智能集成模型,加强了供应链的信息集成,实现了对供应链的智能协同管理。由多Agent组成的信息集成模型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避免交互负载,采用联邦多Agent结构,以本体论作为交互基础,有效地支持供应链的决策。
Abstract:
Several decision problems in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 are discussed.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lligent integration model of supply chain,which enhances th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of supply chain and realizes the intelligent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supply chain.The multi-agen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odel is highly dynamic.In order to avoid the burden of interaction,the paper uses the federation multi-agent architecture and uses the theory of ontology as the basis for interaction,which will support the decision of supply chain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协调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供应链范围内的部门之间和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协调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供应链协调的内涵进行分析,从供应链协调绩效评价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基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柔性4个方面的供应链协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建立了相应的量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德惠  李刚  孙林岩 《科研管理》2013,34(6):129-137
供应链风险问题日益凸显,相关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基于对中国制造企业调研的176份数据,利用层析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基于不确定性的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能力及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确定性的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能力并非完全是负面影响(供应风险负向影响产品质量、交付可靠以及流程柔性三种竞争能力,需求风险则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可靠,技术风险促使企业提升流程柔性);同时,流程柔性可以直接促进运作绩效和财务绩效,而产品质量和交付可靠则是通过运作绩效来间接提升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16.
以国内外贸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贸企业供应链管理要得到成功,比较大的因素取决于"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协调"、"供应链柔性能力"和"信息系统的建立与使用",相对较次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供应链业务流程优化"和"高层管理者的理念、态度和支持".国内传统贸易公司可以此作参考借鉴,从而制定出适合自身公司情况的供应链管理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走出去"企业的汇率风险决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走出去"企业的经营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汇率风险就是其中之一。在"走出去"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实施怎样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策略以降低供应链风险对企业整个供应链的影响,是我国众多"走出去"的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将汇率风险纳入企业供应链的决策模型中加以考虑,提高企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运作效率是"走出去"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本文建立了基于汇率风险的企业供应链决策模型,并进行实证,为"走出去"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供应链集成化管理理论与军民融合供应链理论,界定了军民融合供应链集成化管理的概念,构建了以管理集成为核心,要素集成和职能集成为支撑的军民融合供应链集成化管理概念模型,详细分析了管理集成、要素集成和职能集成的内涵,探讨了实施军民融合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基础和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供应链集成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Cloud computing is a popular outsourcing solution for organizations to support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uring the life cycle of digital information goods. However, outsourcing management with a public provider results in a lack of control over digital products, which could produce incidents such as data unavailability during service outages, violations of confidentiality and/or legal issu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distribution model of digital products inspired by lean supply chain principles called CloudChain, which has been designed to support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uring digital product lifecycle. This model enables connected networks of customers, partners and organizations to conduct the stages of digital product lifecycle as value chains. Virtual distribution channels are created over cloud resources for applications of organizations to deliver digital products to applications of partners through a seamless information flow. A configurable packing and logistic service was developed to ensure confidentiality and privacy in the product delivery by using encrypted packs. A chain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enables organizations to keep tighter control over their value chains, distribution channels and digital products. CloudChain software instances were integrated to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a space agency. In 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CloudChain prototype was evaluated in a private cloud wher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supply chain principles to the delivery of digital products in terms of efficiency, flexibility and security was reveal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