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探讨冬季兰州城市大气中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于2011年12月5—12日采集兰州城市大气PM2.5样品,利用DRI-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量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浓度.结果显示:EC和OC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48μg/m3和22.71μg/m3.降雪是EC和OC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EC和OC的相关系数达到0.98,表明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来源相对简单且基本相同.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是3.26μg/m3,仅占OC含量的14.4%,揭示出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OC的主要来源是直接污染源.对碳气溶胶8种组分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冬季兰州城市大气PM2.5中碳气溶胶的污染有最主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RTV防污闪涂料因其憎水性及憎水迁移特性,能有效抑制污闪的发生,在电力系统已经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兰新客专盐湖区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简要介绍了RTV防污闪涂料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情况,对比了防污闪涂料的技术指标,分析了防污闪涂料的运行机理及影响因素,并介绍了防污闪涂料现场喷涂工序及注意事项,为重污染区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防污闪提供新思路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厦门市大气气溶胶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4年~2005年采集厦门市三个代表性季节大气气溶胶PM10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离子色谱、热光碳分析仪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 气溶胶的化学成分浓度呈现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二次离子SO42-、NO3- 与NH4+ 占到近40%;总碳TC浓度占21%;Al、Si 、Ca和Fe等地壳元素仅占总质量浓度的13%;海盐离子占7%,二次离子污染是影响厦门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随着有机复合绝缘子在电网运行中的日益推广和近20年来国内外用硅橡胶做外绝缘复合绝缘子运行经验的逐渐丰富,用硅橡胶做外绝缘生产的复合绝缘子在架空线路应用上异军突起,迅速以其优越的电气性能、耐老化性能和其独特的憎水性而得以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激光雷达对北京2005年4月26—30日大气气溶胶进行了连续观测,对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讨论了大气污染物气溶胶和沙尘气溶胶的垂直分布,以及沙尘气溶胶的传输和沉降过程。因此,激光雷达是研究阴霾天气和沙尘天气特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冻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针对青海的气候环境条件及施工实践,提出了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预防冻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们利用美国多波段太阳辐射计(MICROTOPII)测量了西藏拉萨200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研究了拉萨气溶胶光学厚度日变化、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等问题。结果表明,拉萨晴天气溶胶光学厚度很小870nm通道大气溶胶光学厚度仅在0.016~0300之间,平均值为0.067。拉萨干季气溶胶光学厚度比湿季略高,月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比北京小四倍以上。然而,数据显示,在观测的时间里拉萨气溶胶光学厚度成逐渐波动放大现象。拉萨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季节风沙,宗教烧香、周边水泥、采石等活动。  相似文献   

8.
魏刚 《华夏星火》2011,(2):45-45
2010年我国生猪市场整体呈现前弱后强的趋势,年初受供应增加的影响,生猪价格持续呈现下滑,下半年受冻肉收储和季节性消费影响,生猪价格出现反弹。2011年猪价在成本上升和存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地面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通过对1978年以来的TOMS气溶胶指数分析,揭示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长期演变规律,并结合地面辐射资料分析了沙尘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地区3、4月份大气气溶胶指数有两类高值区,一是沙尘源区,另一是影响区.影响我国沙尘天气的境外初始 源区大气气溶胶指数的峰值集中在0.2附近,北路源区绝大部分气溶胶指数区域面积强度集中在0.3~0.4 之间,西北源区和南疆盆地区的峰值集中在0.4附近,整个北方地区气溶胶指数的区域面积强度的峰值集中在0.3附近.沙尘暴天气发生和影响期间,随气溶胶指数出现峰值地面太阳总辐射和入射辐射相应出现低谷,源区两者之间有比较好的负相关关系,而影响区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说明在影响区大气气溶胶来源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10.
干香菇复水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水工艺条件直接影响蔬菜的复水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于脱水蔬菜干燥工艺对脱水蔬菜复水性的影响,而对复水条件的研究比较少[1-3],本文以干香菇为原料,主要研究了温度、料液比及时间对干制香菇复水性的影响,先通过对某因素在一系列变化条件下的干香菇复水性的测定,求得该因素对其复水性的影响,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测定温度、时间、料液比对干香菇复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81-2021年柴达木盆地11个国家气象站日平均温度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累计距平、Arcgis等方法,研究了气候变暖对冬季采暖期长短及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 a柴达木盆地显著增暖,采暖初日推迟、终日提前,年采暖期长度缩短,采暖强度显著下降。1997年以前为相对冷期,1997年后进入相对暖期。采暖期长度空间上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递减,各地平均采暖期在185 d~262 d之间。近40 a来,随着平均温度升高,柴达木盆地采暖强度显著下降,其线性变化趋势为100℃·d/10 a,采暖强度在空间上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的分布态势。采暖节能率介于6.7%~15.4%之间,大值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部和东部地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冷湖、乌兰、都兰等地,节能率普遍低于8.4%;最小值出现在冷湖地区,节能率为6.7%。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制定柴达木盆地冬季采暖计划和规划、合理安排供暖能源储备、实现冬季采暖的节能减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全球气溶胶监测网(AERONET)观测资料,借助平面平行辐射传输模式,计算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香河站和太湖站多年晴空条件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结果表明,SACOL、香河和太湖地区大气层顶气溶胶日平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7.2±7.1)、(-11.7±9.5)和(-14.9±8.3)W/m2,地表处分别为(-21.9±12.2)、(-36.5±29.5)和(-42.2±21.0)W/m2,大气中分别为(14.7±9.7)、(24.8±23.0)和(27.3±16.5)W/m2.香河站和太湖站气溶胶对地表的降温和大气的增温大于SACOL站.地表和大气中辐射强迫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敏感,而大气层顶处敏感性较弱.沙尘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大于所有气溶胶的平均值,且对地表降温和大气增温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4年6月-2015年5月布设于杭州市区的太阳光度计(CE318)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杭州市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ngstorm波长指数(α)和浑浊度系数(β)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时间段内杭州市AOD年均值为0.65±0.31,与全国年均值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夏季均值为0.84±0.42为全年最高,春秋两季次之均值分别为0.64±0.28和0.65±0.26,冬季最小,均值为0.56±0.26。β年均值为0.28±0.13,说明杭州市空气较浑浊。α年均值为1.16±0.24,说明杭州市气溶胶主控粒子为粒径较小的烟雾型粒子,从频率分布看,α处于0.5~1.5范围占比97.49%,处于1.1~1.5范围占比53.63%,说明杭州市气溶胶类型为大陆型气溶胶和海洋型气溶胶的混合类型。AOD、α、β三者日变化较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化曲线呈凹形,早晚时段出现峰值。研究了AOD与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AOD与能见度呈负相关关系。利用Hysplit风场轨迹模型研究各个季节风场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地区全年主要受偏东风场、西北风场、西南气旋系统影响,夏季受偏东风场和浙西南内陆气旋系统影响,AOD最高,秋季受北方高压影响空气较清洁,冬季受西北风场影响,对空气有清洁作用,AOD最小,春季受西北风场影响空气中沙尘粒子增多。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开都河和玛纳斯河流域1950年代末以来的气象和水文资料,本文应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近50年积温(〉0℃)、降水量和径流深在年和季节尺度上的变化趋势以及日积温和降水对出山口日径流深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分析表明近50年玛纳斯河流域仅年积温和秋季积温显著增加,而开都河流域除冬季外其他季节积温和年积温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除开都河流域冬季降水量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外,两流域年降水量和其他季节降水量变化均不显著。两流域出山口年径流深增加趋势显著。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显示两流域日积温和日降水对出山口年、春季、夏季和秋季日径流深均有极显著直接影响。两流域日积温对年、春季和秋季日径流深的直接影响大于日降水。积温和降水是出山口径流产生的重要驱动因子,但积温的驱动能力要大于降水的驱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气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硫酸盐气溶胶的影响最为突出。南京地区工业比较发达,SO_2污染严重,由SO_2转化的硫酸盐气溶胶相应较多,导致了对流层大气中硫酸盐气溶胶浓度的增大,因此研究硫酸盐气溶胶对南京地区气候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文章根据我国SO_2的排放情况,分析SO_2对气候和环境的直接影响和硫酸盐气溶胶对气候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我们使用拉曼一瑞利一米激光雷达系统探测南京地区硫酸盐气溶胶的回波信号,然后通过去除背景噪声、滑动平均对回波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后的有效信号进行反演,得出了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采用假设边界值的方法分析了边界值对消光系数的影响,得出使消光系数廓线最接近于真实值的边界值,最后介绍了消光系数在夜间的变化趋势和南京上空气溶胶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对朝阳市1965年~2020年热岛效应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朝阳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始于1990年,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热岛强度呈激增趋势,近10年热岛强度增幅放缓,平均为0.81℃/年;热岛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热岛强度最强,春季最弱;热岛强度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日间弱、夜间强,日间甚至出现"冷岛"的现象,且日变化随季节和年份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特点,冬季热岛强度日变化最为显著,有明显的正值中心和负值中心,近5年日间热岛强度负值时段有一定缩短。  相似文献   

17.
将NASA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AOT与北京市清华园PM2.5质量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AOT和PM2.5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二者的日均值相关性在冬半年要明显低于夏半年,说明二者受到季节的显著影响.利用相对湿度和气溶胶标高等气象条件进行校正后,AOT与PM2.5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MODIS AOT可以作为监测PM2.5分布以及传输的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59年至2008年石羊河流域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石羊河流域气象站点1959年-2008年的逐日、逐月、逐年的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kendall法分析研究区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复值Morlet小波法分析研究区日照时数的周期变化,并在ArcGIS环境下分析了研究区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近50a来流域年日照时数呈现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变化趋势(β)值为1.78;四季日照时数均为增加趋势,其中以春季增加为主;②日照时数变化存在25a的主振荡周期和5~8a左右13a左右的次振荡周期;③日照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北部城区日照时间长,南部山区日照时间短,中部走廊平原的日照等值线大概和纬线平行;④暗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区日照时数的变化,气溶胶、降水量、排放物等的变化以及地形因素的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域日照时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林玲  赵子健  曹聪丽 《科研管理》2018,39(12):45-52
从理论上来说,波特弱假说涉及双重外部性问题,即大气污染的负外部性和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环境规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才能予以切实彻底解决,而后者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本文认为,波特弱假说需要考虑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以SO_2排放控制技术为例,本文运采用2000-2013年省际省份面板数据,结合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波特弱假说的作用。结果发现,当知识产权保护较弱时,环境规制对大气科技创新具有呈现负向影响;。只有当知识产权保护较强时力度超过一定阈值时,环境规制才会对大气科技创新产生正向影响,波特弱假说成立。此外,环境规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大气科技创新的交叉效应主要出现在企业,而非科研院所和个人,创新主体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上来说,波特弱假说涉及双重外部性问题,即污染的负外部性和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环境规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才能予以彻底解决,而后者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本文以SO_2排放控制技术为例,采用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结合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波特弱假说的作用。结果发现,当知识产权保护较弱时,环境规制对大气科技创新呈现负向影响。只有当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超过一定阈值时,环境规制才会对大气科技创新产生正向影响,波特弱假说成立。此外,环境规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大气科技创新的交叉效应主要出现在企业,而非科研院所和个人,创新主体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