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强 《阅读》2006,(5):6-7
100多年前的一个夏日的午后,在遥远的菜园,在美丽的泰晤士河边,有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和她的两个姐妹,正缠着一个年轻的叔叔,听他讲一个边想边编的有趣故事。粼粼波光,映射出太阳的七色光芒,缤纷灿烂,令人遐想…… 这个年轻的叔叔名叫刘易斯&;#183;卡洛尔,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名叫爱丽丝&;#183;利德尔,这个边想边编的有趣故事就是后来风行世界的《爱丽丝漫游奇境》。 不朽的爱丽丝是世界上最令人喜爱的孩童形象;《爱丽丝漫游奇境》陪伴无数人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感谢卡洛尔,是他,让孩子的心灵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相似文献   

2.
书虫法兰西     
法兰西 《阅读》2006,(5):8-8
你们看过《爱丽丝漫游奇境》吗?这可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姑娘,讲的是爱丽丝做的一个梦,这个梦很神奇。里面有会笑的猫,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只猫的特点了,它的特点就是会笑。还有会说话的老鼠、花草、纸牌园丁、纸牌士兵等等。  相似文献   

3.
马前卒 《阅读》2023,(19):58-59
<正>当一只穿衣服的兔子出现在你面前,你一定要紧追不舍。说不定你也能找到一个兔子洞,然后无止境地坠落,来到一个无比绚丽、充满魔幻色彩的童话世界。是的,在这部由迪士尼出品的《爱丽丝梦游仙境》(2010)中,观众再一次跟随着爱丽丝来到了仙境。幻想性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爱丽丝喝了药水缩小,吃了神奇蛋糕就能变大。这是对儿童审美心理的隐喻。  相似文献   

4.
《阿丽思中国游记》及《阿丽思小姐》均以《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续集形式书写阿丽思的故事。但这两部作品在风格、旨趣上与原作有很大差异。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无意思与有意思两方面展开对三部作品的比较,并从时代精神与作家情结方面探究其差别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阅读》2005,(9)
翻开新的一页,踏上又一级台阶,新的学期又开始啦。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收获,新的成长!噢,亲爱的同学,你渴望长大吗?你拒绝成长吗?长大和不长大会有些什么理由呢?1904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为全世界的孩子创作了一个充满童真的可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跟随这个神奇的小天使,我们将获得无尽的快乐和嬉戏,也更加懂得成长的必要和意义。拥有纯真幸福的童年,珍惜茁壮成长的每一天,这就是叮当姐姐向你推荐《彼得·潘》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玲玲 《阅读》2024,(17):56-59
<正>这是一部非常温馨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恐龙世界的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故事简介影片的主角是一只名叫哈特的小恐龙,他从小和慈母龙妈妈、哥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长大后,哈特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其实是只霸王龙。善良的他担心自己会伤害到“家人”,于是选择离开。一天,哈特发现了一个恐龙蛋,一只可爱的甲龙宝宝从蛋里滚了出来。甲龙宝宝扑向哈特并叫他“爸爸”。就这样,哈特和小甲龙“很好吃”渐渐建立起了父子般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7.
《阅读》2007,(10):6-8
同学们,《苦儿流浪记》是一本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小朋友欢迎的小说,作者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艾克多·马洛。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雷米的小男孩的流浪故事。这个可怜的孩子,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贪婪险恶的叔叔丢弃,离开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后来他被一个名叫巴伯兰的工匠带回了家,到了八岁那年,他又被巴伯兰卖给了江湖艺人维太利斯,从此,雷米和维太利斯老公公踏上了流浪之旅。他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但是雷米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论环境多么恶劣,雷米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凭着顽强、坚韧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想知道雷米在流浪路上遇到了哪些事情吗?那就打开这本书,慢慢用心体会吧。  相似文献   

8.
《阅读》2005,(10)
十月,金色的时节。金色的阳光,金色的田野,多么像我们金色的童年,鲜艳、灿烂,激荡着欢欣、喜悦!然而,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笔下,曾诞生了一个孤苦的孩子——奥立弗·退斯特。这个出生在济贫院,后来在雾都伦敦辗转流浪的孤儿的悲惨遭遇,打动了世界上无数善良人的心。走进奥立弗·退斯特苦难的童年,你会在深深的悲哀和同情之中,懂得幸福、快乐生活的来之不易;也会在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之中,明白善良、博爱情怀的可爱、可贵。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小说《简·爱》,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向往自由,爱憎分明,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新女性而蜚声文坛。 小说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深受我国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简·爱》通过一个孤女简·爱一生的故事,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提出了妇女平等权利的问题。通过一个普通妇女的命运,对当时英国社会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相似文献   

10.
《活着》写于1993年,本书荣获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香港《博益》十五本好书奖,意大利格扎纳·卡佛文学奖。 《活着》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小说的写法。作者用第人一称“我”和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在田头树下的交谈,按照从现实到往昔又从现实到往昔的顺序来结构全篇。通篇即不靠离奇的故事支撑,也没有曲折的情节铺展,有的只是千千万万个  相似文献   

11.
苗锐 《阅读》2023,(67):32-37
<正>看到这个书名,你是不是会联想到自己的班长?你是不是觉得这本书讲了一个与班长有关的故事?其实《班长下台》是一本由十五个充满童趣的小故事组成的故事集,主要讲了一个名叫“阿桂桂”的孩子在小学和中学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Winter Wind     
木槿  安培 《阅读》2007,(12)
同学们,认识Winter Wind吗?他可真是个顽皮的孩子哦,活泼又可爱——喜欢在严冬里与小动物们开玩笑,到了晚上却主动讲故事给他们听;在小鸟们举行的冬日音乐会上他心甘情愿地为他们的演唱伴奏;春天来临时,小家伙会依依不舍地与大家告别。快来读一读《Winter Wind》吧!读完了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上故事的主人公Winter Wind的。  相似文献   

13.
Winter Wind     
木槿  安培 《阅读》2007,(12)
同学们,认识Winter Wind吗?他可真是个顽皮的孩子哦,活泼又可爱——喜欢在严冬里与小动物们开玩笑,到了晚上却主动讲故事给他们听;在小鸟们举行的冬日音乐会上他心甘情愿地为他们的演唱伴奏;春天来临时,小家伙会依依不舍地与大家告别。快来读一读《Winter Wind》吧!读完了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上故事的主人公Winter Wind的。  相似文献   

14.
综合练习 认真听短文(附后),边听边记边想,完成练习。 (一) 1.打井人因为 ,所以他要自己打井。 2.井打好后,打井人说的“我家打了一口井,好比多了一个帮工”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句话后来竟被说成是: 3.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二) 本文主要告诉我们内容:,它包括个 附短文 (一)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用水要跑好远的路去挑,经常忙不过来。后来他自己掘了一口井,用水就方便多了。因此,他高兴地时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好比多了一个帮工。”这话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厉害,最后竟被说成:“…  相似文献   

15.
李慧 《阅读》2006,(10):6-8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一定知道《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吧。1997年以来,罗琳几乎每年都要为她的女儿写一本关于“哈利·波特”的新书。当被问到这个系列最终会是几本的时候,罗琳的回答是七本,因为她的母亲曾让她读过一个关于“纳尼亚”的故事,那套书就是七本,是由英国文学家C.S.刘易斯创作的。《纳尼亚传奇》被视为奇幻文学与儿童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七部作品各自独立的故事串联起纳尼亚王国的千年兴衰史。这些故事向我们传达了爱、希望、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牺牲与尊严。其中的《最后一战》赢得了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内基文学奖”。是的,只要捧起《纳尼亚传奇》,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投入故事之中,而有一口气非看完不可的冲动。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不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一九四一年他发表了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轰动了文坛.四六年六月他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同年,脍炙人口的长篇小立《围城》在《文艺复  相似文献   

17.
叮当的话     
《阅读》2013,(11):6
"从前有个霍比特人,住在地洞里。"这是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在批改考卷时,信手在学生交来的白卷上涂鸦出来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在此后长长的岁月里,将很多很多人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那是魔戒的世界;那是幻想自由飞翔的世界。这个牛津大学的教授名叫托尔金。从《霍比特人开始》,他的《魔戒三部曲》在此后12年相继问世,成为开启幻想文学的划时代的文  相似文献   

18.
明年是门立功先生的“耳顺”之年.多年来,他一直担负着沉重的古典文学的教学、学校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学报的编辑出版任务.因工作出色贡献卓著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省级科研先进个人;所编学报社科版为省优秀期刊,理科版为国家教委优秀期刊;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元代部分》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材;他的教学成果在十三处师专推广,在多家刊物登载;他是曾宪梓教育基金高等师范教师奖获得者.他的传略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家辞典》、《中国当代高级人才系列辞典》、《中国艺术界名人录》、《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家》、《世界名人录》、《山东作家辞典》;1996年12月,他的传略又被收入韩国庆州专门大学编写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辞典》.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多萝西·洛·洛尔特的教育诗中这样写道: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吹毛求疵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争斗和反抗;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接受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爱惜这个世界。那么,一个孩子在充满真诚与关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又会学会什么呢?2002年秋,我新接手了一个一年级,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新学期开始不久,班上就接二连三发生怪事,今天“他”的铅笔丢失,明天“她”的文具盒不翼而飞,后天“你”的新本子又不见…  相似文献   

20.
《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孚罗诺是作者着笔最多的一个人物,一般都认为他是纵欲主义者,但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这个人物。他身上既有人性的善良、温情,同时,更具有由于天主教残酷无情的制度将其优秀品质异化成为人性丑恶的东西:自私,虚伪和狠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