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陈丹 《新闻大学》2002,(3):29-32
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个案,通过分析1994-2001年《人民日报》“世界艾滋病日”期间(11月30日-12月2日)有关艾滋病议题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取向,探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报纸如何呈现与建构艾滋病相关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为基础,以批评性语篇分析为方法,以《人民日报》对“热比娅”和“世维会”的报道为分析对象,在解构文本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人民日报》的报道倾向与价值取向,透视中国主流媒体报道社会安全事件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方式,探索意识形态对现实实践的指导和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3.
吕蕾 《视听》2018,(11):160-161
艾滋病作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的党政喉舌,其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基本反映了社会主流媒体对艾滋病议题的价值取向。本文以新闻建构理论为基础,选取《人民日报》在2010-2017年"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及其前后各一天(11月30日-12月2日)发布的艾滋病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期揭示出新闻内容背后其对艾滋病议题的建构方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1949年至1959年的中苏友好时期,《人民日报》通过大量的报道向国内宣传苏联的文学形象。然后,《人民日报》对苏联文学形象的宣传存在简单化报道的倾向。这一现象的产生是规范新中国文学的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无产阶级文学榜样的树立以及"双百"方针的影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以对《人民日报》如何在宣传基调上回应当时社会有一个大体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媒体艾滋病报道内容分析:一个健康传播学的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我国“艾滋病议题的媒体建构”为研究课题,通过对《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四家报纸在1988年、1995年、2002年中艾滋病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研究,观察以这四家媒体为代表的国内媒体是如何建构与呈现艾滋病相关议题的,以及这一建构方式在15年中的演变,并对不同媒体对艾滋病议题的建构方式和特点加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周岩 《当代传播》2012,(4):45-48
媒体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本文运用媒介框架理论,将《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和《朝日新闻》三家媒体网站对"7.23动车事故"的报道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建构了不同的报道框架,各报网站在报道主题、关键词使用与消息来源的选择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各媒介框架建构或明或暗地体现着各国对外传播的立场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在意识形态方面有很大分歧,报纸作为统治阶级最有效的舆论工具之一,其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各自意识形态、集团利益等影响。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包括海外版)及台湾《中央日报》对"陈江会"的不同报道,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报道量、报道形式、报道内容等方面入手,试图找出两岸报纸的异同,为两岸间的信息传播进步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郭勇 《青年记者》2015,(6):32-33
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是中国传媒系统内的首要议程设置者。《人民日报》刊发的重要文件、重要社论被全国性的广电媒体转播,也被地方性媒体(尤其是地方党报)转发。《人民日报》宣扬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向全国的党员和群众传达官方对一些国内外重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件的看法,及时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中国政府的政策和决定。《人民日报》的重要性得到基层干部和民众认可,其报道内容与宣传走向  相似文献   

9.
章文宜 《今传媒》2014,(5):59-61
新闻建构社会现实,不同的媒体建构活动不同。本文利用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就"美国政府关门"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人民日报》的新闻框架单一集中,强调事件经济影响和显现的制度缺陷,带有明显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色彩。《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框架复杂多面,且直面政府和国会的问题,呈现的事实较为客观立体。  相似文献   

10.
基于框架理论下的国庆60年阅兵中外报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选择中国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都市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英国的《泰晤士报》、《卫报》、《镜报》来做对比分析,研究中外报纸对中国国庆阅兵事件的报道,通过框架理论来分析不同的媒体是如何设置报道框架的,从而挖掘中外不同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1.
引言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中国大陆媒体(报纸)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建构艾滋病议题,以及这一“建构方式和特点”随时间的演变过程。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河南日报》、《南方周末》四份报纸中艾滋病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从1988年至2002年,重点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三个年份中12月1日前后各一个月(11月1日~12月31日)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包括议题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量化和质化分析两方面入手,对《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关于天津爆炸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认为《人民日报》侧重对事件和救援的客观报道,而《中国青年报》把人物作为报道重点,具有悲情色彩。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朝日新闻》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特点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市场化的冲击、受众多元信息需求的出现,在传统意义上作为意识形态工具并代表官方话语的党报,开始调整功能定位,通过媒介融合策略寻求与民间话语的沟通。本文利用框架分析方法,通过对人民日报的三个媒体平台——《人民日报》、人民网以及人民日报微博核电议题报道的考察,探究传统党报如何通过平台融合寻求官方话语空间的突破、与民间话语空间产生交叠,并实现官方话语分化与媒介平台融合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赵盛 《青年记者》2012,(14):14-15
关于三家报纸艾滋病报道样本的内容分析 (一)艾滋病报道的数量 一篇文章就是一个计数单位,如若遇到系列报道下含几篇文章的情况,则分别计数.统计发现,从2010年3月1日到2011年3月1日整整一年时间内,三家报纸有关艾滋病的相关报道总共为255篇,其中人民日报的报道数量占据一半以上,共有137篇,人民日报海外版其次,共有69篇,而京华时报相对来说数量上最少,为49篇,大致为人民日报数量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夏珺 《传媒》2014,(14)
正《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党的理论和主张、引导社会舆论、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创刊66年来,《人民日报》真实记录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密切关注世界风云变幻,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日报》品牌的特殊性——金字招牌在中国,没有一张报纸像《人民日报》这样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与主流意识形态如此密切相关,没有一张报纸像  相似文献   

17.
刘蔚然 《今传媒》2015,(1):37-38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去城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导致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近年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人民日报》2003年至2012年有关留守儿童的报道作分析,从报道的数量、选用体裁、报道立场等方面考察《人民日报》对留守儿童问题报道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而梳理《人民日报》留守儿童报道的特点,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人民日报》、《广西日报》对北部湾经济区都予以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实现了联动报道。2008年2、3月份统计数据表明,《人民日报》涉北部湾报道立足高度高端,以广告为主,但报道量少、报道方式较单一。《广西日报》将涉北部湾报道常态化处理,在报道策划与说服策略上具有连续性、多样化特征,但亦存在滥用"北部湾"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版次、选用体裁、报道题材等方面,对1978-2008年的《人民日报》涉及台湾问题的报道进行研究,从其发展变化情况探寻《人民日报》涉台报道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涉台报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5):11-15
本文借助新闻建构论,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人民日报》自"中国梦"被提出以来的相关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运用了多种报道策略完成了对"中国梦"的意义建构。但同时,在如何实现报道的通俗化、人情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