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自女性走出家门从事社会职业,新闻界恐怕是女性较为集中而又干得较为出色的行业之一。据一项网上调查显示,目前最适合女性做的几大职业中,记者排在第二位。从目前活跃在媒体的众多优秀的女性工作者可以看出女性在新闻工作中的职业优势。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在这个行当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劣势仍然存在,它意味着女性取得与男性同样的成绩,背后付出的艰辛将更多、更多。女性群体悄然崛起女记者女编辑在中国清末就已有之,干得出色的也不少,但在以男记者为主的行列中毕竟只是凤毛麟角。即使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女性在新闻媒体的遭遇仍与大多数行业的…  相似文献   

2.
记者的职业需求与人的公共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的天职是追寻新闻,捕捉新闻,挖掘新闻,发现新闻。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去“追”、去“捉”、去“挖”、去“发”,是记者的职业需求。记者在履行职责、尤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因为要“追”、要“捉”、要“挖”、要“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磨擦,激起一些波澜,甚至引起一些矛盾,遭到一些白眼,但记者只要出于公心,行为举止符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规范,社会受众都是理解、支持、拥护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全国记者队伍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某些媒体对记…  相似文献   

3.
岳婷婷  保战 《新闻窗》2009,(2):52-54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年记者加入到新闻队伍中。青年记者思想活跃、热情高、行动快、冲劲足,为新闻队伍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也有一些青年记者因缺乏工作经验而不慎误闯“职业法律雷区”,不仅自己吃了官司,也给供职的媒体增添了麻烦,特别是这种情况近几年有增多的趋势,引起了新闻界和司法界的高度关注。那么,当前记者所面临的“职业法律雷区”究竟在哪里?作为青年记者,如何免踏“职业法律雷区”,避免新闻侵权,做好新闻工作呢?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对青年记者新闻侵权的案例做了认真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人们了解新闻的途径更加便捷,视频直播正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新闻传播中,这也对视频新闻出镜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新闻视频直播中出镜记者的优势与挑战等方面探讨提高出镜记者职业素养的途径,为相关媒体从业者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闻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个广阔的平台上你可尽情释放你的激情,展示你的才华,在付出之后,它会给你带来成就感,你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实现;新闻工作又是一个辛苦的职业,在这个领域里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受到特别的恩惠,相反,你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荷,因为要负重前进,所以取得成绩更不容易。据统计,全国15万人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中有三分之一是女性,地市报人中近一半是女性。女新闻工作者创造了诸多不凡业绩,在全国地市报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女新闻工作者,她们中有全国新闻“百佳”,有省“新闻名人”、“双十佳”等。正值“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本刊特约“河北省新闻名人”、《秦皇岛晚报》副总编辑李宏伟,湖北省从记者成长起来的作家、《荆州晚报》新闻编辑室副主任王芸,“福建省新闻双十佳”、闽南日报社记者林艺群撰文,畅谈对新闻工作的感受。同时,也祝贺全国地市报女新闻工作者节日愉快!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女之命运,是个很大的题目。尤其是20世纪,有写不尽的变化,写不尽的可歌可泣。唯有无数的可歌可泣,才换来今日六亿五千万女同胞命运的可喜与可书。 中国女记者,是“六亿五”中颇具特殊影响的一群。这特殊影响,源于职业的特殊性质,出于职业的必需素质,也是职业赋予的权利。 从秋瑾至云环 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大陆数十万新闻工作者中20%为女性。而在编辑记者的专业队伍中,约有33%为女性。 在中国近百年史中,做新闻工作的第一位知名女性当数秋瑾。这位成长于浙江绍兴、反对封建清王朝的革命者,1906年为抗议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  相似文献   

7.
赵建科  左燕妮 《新闻窗》2008,(3):117-118
做好时事政治的报道是主流媒体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也是主流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是由时政新闻在各类新闻中所处的地位及社会影响力所决定的。因此,时政记者在主流媒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所在媒体时政新闻的水平,关系到媒体报道的时政新闻是否对社会有利,还会影响到媒体自身的安危,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成为优秀记者。  相似文献   

8.
李竞 《青年记者》2001,(1):49-50
老同志做好“传帮带”,这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觉得有必要对这一老话题再次提出探讨,进行重新认识。“传帮带”这是新闻战线的光荣传统,它就像接力赛,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许多新闻战线的老前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良好的工作、采访作风,传给青年一代,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新闻工作者;许多新闻战线的年轻人,也就是在“传帮带”中,受到启发,学到知识,得到锻炼,获得成功,使新闻战线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相似文献   

9.
“无冕之王”,这是社会送给记者的称号,在公众眼里,记者职业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是世事变化的记录者和宣传者,是社会的良心,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然而,近些年来,“记者”这一行业内自身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渐暗淡。在智联招聘新近完成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认同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说法。“新闻民工”,这是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对自己所处的或尴尬或窘迫的职业角色的自嘲。正像李希光教授所忧虑的那样:“在今天,当我们的媒体市场化后或者产业化以后,中国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正在陷入严重的工作和生活窘地。在一个饥肠辘辘的中国商业化媒体环境里,中国的记者正在变成一个整天为自己生活奔波养家糊口的人。”健康的社会依赖健康的媒体,而媒体的品格依赖于记者的职业素质。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无论在公众的眼中,还是在记者们的心中,“记者”两字都已不再像以前那样风光、神圣。当社会不断质疑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时,作为媒体中人,我们思考的问题应该很多。  相似文献   

10.
“跑线记者”离不开所跑战线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有行业会议,战线中的一些日常或动态性工作等等,可如何跑好战线,让战线中的新政策,以及贴近百姓生活的工作“变成”新闻,相信所有媒体的“跑线记者”都会思考。我认为,要想把战线中的这些工作“变成”新闻,“跑线记者”必须要有理性的思维,要在跳出“事物性”报道的同时,从中找出不同点,然后再通过认真思考,才能在所跑战线中找出新闻来。一、行业会议是“跑线记者”寻找新闻的“起点”应该说,任何一名“跑线记者”因“跑线”年头不同,他们对事件的观察、思考和认识都会不一样,可是要想把战线…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初,中宣部等五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布置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段时间以来,记者走基层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鲜活的新闻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2.
高音子 《新闻世界》2012,(5):232-233
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让更多的女性走进社会参与竞争,因此一些职业领域的成功女性受到了媒体广泛的关注。比如女总裁、女记者、女警察等等。但是媒体对她们的事迹进行报道时,过分强调其女性的性别身份,而非其职业能力。记者玛丽‘科尔文逝世后,媒体对她的报道则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2011年8月初,中宣部等五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布置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段时间以来,记者走基层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鲜活的新闻让人耳目一新。曾几何时,新闻记者跑基层的脚印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工作在新闻采访第一线的记者,深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专项教育活动,不仅对全国新闻战线和媒体从业人员很有必要,而且是个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近来,中宣部等五部门统一部署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是全国新闻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三贴近"、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更  相似文献   

15.
作为记者,集体行动,大兵团作战的时候很少,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独自行动,单兵作战。单行独走,流动作战,难以监督,这是记者工作方式的一大特点,也是记者工作的职业特殊性。建设高素质的新闻队伍,不能不考虑到记者工作的这一职业特殊性,除了一般措施外,还要根据记者独立工作,无人监督这一特殊性,提出针对性、制约性很强的严要求、硬措施。对于记者来说,除了平时注意学习,加强修养,打好"五个根底",发扬"六种作风",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外,还要苦  相似文献   

16.
一、记者职业道德概念新闻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指记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活动中所应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基于新闻工作的特点而对记者提出的特殊要求。新闻记者的职业特征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人",交游广泛,经历丰富,生活内容多变。记者的双重身份(公  相似文献   

17.
方胜 《新闻知识》2012,(6):12-13,5
随着媒体新闻线索的竞争加剧,涌现出"职业新闻报料人"这一特殊的人群。本文提出了职业新闻报料人的定义,归纳了其以获取媒体奖励为目的,经常向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线索,为媒体记者采访提供各种便利,以及和新闻媒体、基层群众都有密切联系的特点,分析了其对媒体新闻采编工作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媒体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近日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从现在起到明年年底,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使各级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弘扬职业…  相似文献   

19.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素;真实,也是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但随着社会环境、媒体竞争环境的变化,新闻界虚假新闻,或者说是夸大其辞的报道,并未就此销声匿迹。那么,作为工作在新闻战线上的一名记者,就应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0.
“走转改”是新闻战线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新闻报道“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新闻工作是上情下达的桥梁、下情上达的通道,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切切实实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本是个老话题,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许多媒体工作者对新闻工作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认识不足,或者日渐淡漠,也没有在实践中去自觉地践行.从根本上说,是缺乏对“群众路线是媒体生命线”这一论断的深刻体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