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作文教学的误区,其主要表现是“重主宰,轻主体;重写作,轻阅读;重练笔,轻练口”等低效益、费时多的无效行为。针对上述作文教学的无效行为,我着重在引导学生过“三关”上下功夫,即过“写作关、语言关、听说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文难,作文难,听说作文就心烦”目前,作文教学处处都听到一个字——“难”。诚然,作文难写,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心声。要想将作文教学的“高耗低能”转变为“低耗高能”,让学生“乐”写作文,让教师“轻松”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但是,学生们一听说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勉强写出的作文也是空洞无物、生编乱造、东拼西凑、思维混乱.完全背离了“诗言志”的作文实质。对老师来说,读这样的作文判这样的作文是一种折磨,同时感到这是作文教学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2000年版的“九年义务制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特点。笔者理解,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理”和“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所体现,在写作教学中更不可忽视。注重写作教学中的“人文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潜能,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让每个学生写有所得,写有所长。同时,也可促使教师突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作文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部分小学从1987年秋季开始“作文定格训练”实验 ,至今已13年了。实践证明 ,“作文定格训练”是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增强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意识性、计划性小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 ,以这样的传统模式存在 :一组教材依照编排顺序进行阅读教学、基础训练 ,最后才以基础训练中的作文题进行作文指导。这样的教学顺序说明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意识性与计划性不强。“作文定格训练”是以小学语文课本为例 ,从一年级开始相机安排目的明确、内容具体的说写训练内容 ,立足于练好“一招一式”之功 ,然后融汇贯通 ,形成作文能…  相似文献   

6.
一、“后”作文教学的弊端 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后”作文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开始提笔作文之“后”开始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对小学生作文心态的调查中,我们深深感到,改革以“文”为本的旧作文教学机制已刻不容缓,改变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如何化消极为积极?让学生从消极心态的“阴影”中走出来,走进“阳光”?我们的思路是:以人为本,从“怡情”、“沟通”、“松绑”、“实践”、“积累”五个维度构建作文教学框架。 一、怡情 将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作为作文教学的灵魂。在操作上,一是充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作文教学应当是“鱼与熊掌”兼得,高三学年的作文教学还承担着直面高考语文卷挑战的现实任务。为此,我们迫切需要研究作文教学,在高三这一年紧紧抓住“倡导个性色彩”“重视读写沟通”“突出‘细部’剖析”这三个着力点,以促进作文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富有成效性。  相似文献   

9.
郭根福 《四川教育》2002,(12):38-39
习作教学的价值观: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我认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将会怎样去写”。这两个问题是构成完整的习作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习作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也…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不少学校的习作教学仍然采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作文指导是教师讲,学生听;作文过程是教师看,学生写;作文讲评是教师评,学生改。产生“一言堂”现象,原因在于教师把“作文活动”理解成学生个人掌握作文知识和能力的活动,即强调作文活动的“个体性”和“认识性”。这种理解无疑是片面的。对“作文活动”的科学理解应该是:第一,  相似文献   

11.
“绿色作文”是一种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 ,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绿色作文”教学的艺术在性于营造气氛 ,创造心灵的共振 ,拨动心灵的琴弦 ,做好空间的文章 ;“绿色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追求思维的创新 ,提高习作的效率 ,做好时间的文章。“绿色作文”的教学应力求做到情感交流零距离 ,师生互动零差距 ,作文评价零功利 ,指导优化零损失 ,读写结合零脱节 ,情趣开放零约束。一、情感交流零距离“绿色作文”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 ,这种情感交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共鸣是课堂气氛是否和谐的主…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作文教学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 作文教学,流派繁多,异彩纷呈,在二十几年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总结中。涌现了许多对作文教学有着极高指导意义的思想.如张化万的“生活作文教学”、李吉林的“情境作文教学”、贾志敏的“小品表演作文教学”、于永正的“言语交际作文教学”、丁有宽的“仿写作文教学”、窦桂梅的“创意作文教学”等等.对我国的作文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仍有大量的作文教学思想却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语文教学总课时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学生厌学、教师怕教是目前作文教学较普遍的现象。近几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层层下达的“减负”令下,许多学校将“减负视为目的,认为只要学生的书包轻了,作业少了,就实现了“减负”。这就太片面理解了“减负”的含义“减负”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某些过重的负担应“减轻”,但不足的负担应给“加上”。在目前仍不尽如人意的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减”与“加”的手段实现增效,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作文教学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核心,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却“流派迭出纷纭而莫衷一是,方法层出不穷而徒劳无功”。几年来,笔者返观传统的作文教学,细读《语文课程标准》,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认识到:传统的作文教学多以教师、知识为本位,关注的是教师的“习作指导”与学生作文的“分数”,多在教师的“教”上探索,而缺少、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认识与关注;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确立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理念,引导教师找回了失落的学生主体意识,关注了学生的生理、心理机制。因此,笔者认为,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记性”,引导学生的“悟性”,追求学生的“灵性”,这是开启现代作文教学的一张金卡,是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作文教改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邱云 《小学生》2011,(1):46-47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普遍存在“听说作文,如见猛兽”的心态,我觉得,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立足于教法和评改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是相当一部份小学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只好求助于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结果《作文精选》《习作指导》《作文大全》《获奖作文》《描写词典》之类的书汗牛充栋,塞满了学生的书包。学生作文抄袭成风,程式化、成人化、泛政治化倾向严重。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不信任感,挫伤了学生学习母语的积极性,这也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林一萍 《广西教育》2008,(20):63-63
《大纲》指出:“教材……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的中学语文教材实质上更是一部作文宝典。长期以来,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脱节,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之间少有关联。学生在课余的作文练习中只是向各类“作文宝典”问计,却忘记了比任何“作文宝典”、“优秀作文选”都要经典的课文。  相似文献   

18.
解读新课标,探索新实践。作文课程的整体改革,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深入分析、探讨作文课程的特殊性——“目标的规定性与动态性”、“资源的整合性与创生性”、“方法的模式化与个性化”与“评价的终结性与发展性”,不仅是我们反思传统语文教学作文训练体系弊端的逻辑起点,而且是我们“改革并创新作文课程体系”、“优化并创新作文教材体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现实终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作文教学指导仍然偏重于“教”,对学情关注不够,作文教学指导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生态作文教学采用作文学案取代传统的作文本,倡导全程学习、全员参与、全息交流,写作过程指导更加扎实高效,以其自主性、有机洼、网络性,构建立体对话情境,从而提升作文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发下作文本 ,偶然我发现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睛都紧紧盯住作文的评语 ,时而露出惊喜 ,时而露出感叹 ,时而露出失望……我顿感作文评语的神奇力量。想到平时 ,大部分学生一听说写作文 ,总是无话可写 ,提不起半点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 ?我决定从作文评语上下功夫。须知 ,教学是双边活动 ,它不仅体现在教师“教”的过程中 ,还体现在学生“学”的活动中 ,而最能体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是学生的作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语 ,应短小精悍 ,对症下药 ,使评语起评价作用、导向作用、点拨作用、教育作用。好的评语犹如一盏指路灯、一把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