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失独老人问题是我国人口领域存在的严峻问题。失独老人的产生与我国长期以来严格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总和生育率两个指标反映出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规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明显降低了个体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为失独老人群体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失独老人在养老保障和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完善立法,强化法律执行,建构有针对性的法律救助体系;建立失独老人养老保险;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参与失独老人养老工作,从精神和物质双向维度加大对失独老人的扶助和关爱是解决现实困境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失独群体是近年来社会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经济、健康、心理和社交的多重难题。目前,各地非政府组织对失独群体已展开救助活动,主要通过失独群体自发形成自救组织、学界精英创设专业帮扶机构和政府购买NGO帮扶服务等三种途径展开。总体而言,目前非政府组织在救助过程中面临着政府重视不足、资金与人才匮乏、信息不通畅、组织建设低能等多重困境。因此,强化政府支持,建立与完善政府购买NGO服务机制,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是破解救助困境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3.
失独者是我国实行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一种特有群体。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公众等多方面的帮扶和关怀。文章旨在社区服务的角度如何给予失独者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失独者走出心理阴影,积极生活。  相似文献   

4.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独生子女家庭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承担了子女成长的高额风险,意外或疾病等必然导致失独家庭的出现,失独群体的日渐扩大已成不争的事实。失独群体面临着精神孤寂、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等一系列老年困境。在基层社区工作中,如何对待这一群体,尤其是关于这一群体情感归属的心理救助机制的建立,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也体现着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失独老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人口群体,其养老问题是我国人口领域迫切需要审慎思考、应对和解决的问题。失独老人养老不得不面对物质基础薄弱、缺少精神归宿与寄托等现实性困境。缺少完备的立法和养老保障体系、家庭养老支柱缺失、新时代下的生育观念等是造成失独老人养老困境的主要原因。加快失独老人社会保障法律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的养老功能,完善社区护理机制,在全社会营造热心慈善、关爱失独老人的良好氛围及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的力量等,是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纾困之道。  相似文献   

6.
国内失独家庭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中有关"失独家庭"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这里运用成果分类方法将成果分为期刊论文、科研项目和学术专著三大类,运用词频分析方法归纳出各年的热点关键词,运用主题分析法分析失独家庭的概念界定和规模估计,阐述失独家庭的困境主要是经济窘迫、养老危机、心理障碍和社交困境,其产生原因主要有计划生育政策、风险社会和传统养老观念,并且从宏观政府政策层面,中观社会保障层面和微观个案研究层面归纳出学术界对失独家庭的对策。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在心理建议专业性缺乏,失独群体互助的关注程度低以及帮扶主体多限于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工的帮扶研究较少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需要在失独家庭的研究领域中引入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范畴,促成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失独家庭群体建设和互助的理论研究,并且能够开拓出除了问卷、访谈和个案研究之外更新的研究方法,希望为后续研究者研究失独家庭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失独家庭面临着经济、心理、精神等多重困境,得到政府的经济扶助是失独家庭较为迫切的需求,对失独家庭的特别经济扶助包含了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保险三重性质。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对失独家庭的经济扶助力度不断加大,对缓解失独家庭的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失独家庭经济扶助制度的完善需要从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改善政策服务水平、完善扶助方式、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失独家庭应对失独的策略的基础上,针对采取回避策略的失独家庭,运用叙事疗法进行心理干预,以达到提升失独家庭使用积极应对策略总体水平的目的.结果表明:使用叙事疗法对失独家庭进行心理干预是有效的.并在分析干预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对失独家庭积极策略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给我国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不足,独生子女的不幸离世后导致失独群体的产生。失独群体由于自身的原因和法规政策的不完善,导致失他们面临着重新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去很困难。但是通过建立公共的交流平台让失独者相互慰问和帮助,再通过政府机构等的帮助让失独者再次重新融入到社会中去,从而再次获得正常的社会人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失独老人所面临的养老、经济等问题越来越严峻,他们面对内外的双重压力,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有研究发现,失独老人的消极情绪偏重,从而导致老人一些诸如自杀等偏激行为的发生。以"心家圆"关爱失独老人项目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观察访谈的方式对失独老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失独老人消极情绪的产生与他们所面临着的经济、社会、生理、心理等压力的关系,进而探讨应对失独老人消极情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失独家庭"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整理国内关于"失独家庭"现状、面临的困境及帮扶对策等相关研究,发现现阶段对于"失独家庭"帮扶解决途径并没有在"失独家庭"的心理问题上提供好的解决办法,而是一味追求政策的支持.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合、整理,提出了帮助摆脱"失独困境"对策,并就个人的理解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失独群体"的形成不仅是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曾被忽略的群体,正在进入公众视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代生存安全隐患、中国传统的养儿育女思想、国内养老制度不完善、社会救助不健全等都是导致失独群体难于走出空巢的困境。为了使失独群体走出中年丧失子女的困难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失独群体在经济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打击,主动与社会、家庭、社区合作,同时还需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与失独群体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也要吸收相关教训,营造合力,帮助失独群体摆脱晚年困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失独者群体越来越庞大,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亟待社会给予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该群体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失独者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失独者群体越来越庞大,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亟待社会给予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该群体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失独者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5.
据资料统计,中国目前“失独家庭(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达一百万个,并且每年新增7、6万个左右.这些曾经的“爸爸”和“妈妈”失去子女后,心理可能陷入难忘的回忆和万分的痛苦之中.因此,走进失独者家庭,对失独人群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失独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失独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敏感而严重的社会问题。结合安徽某市实证调查,通过失独女性社会再融入评价体系研究发现,失独女性由于生理、心理、家庭关系及社会地位等弱势性,存在主观融入困境和客观融入困境,再融入状况总体差于失独男性,呈现高脆弱性。解决失独女性社会再融入困境,需从体现性别差异性的客观支持和主观建构两方面来促使失独女性重拾生活信心,再融入社会生活。这是实现中国梦,构建和谐社会的应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养老问题凸显,"失独家庭"的老人,正面临养老困境,如何使"失独家庭"的老人,能安度晚年、乐享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针对失独家庭养老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失独父母的养老困境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研河北省石家庄市的300户失独家庭可知,失独父母的养老面临诸多问题。可以通过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失独父母自立互助能力等途径,解决失独父母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分析国家政策关于帮扶"失独"群体方面的现状,认为帮扶政策存在着"失独"群体权利保障立法空白、帮扶力度有限、帮扶制度落实不够到位等方面的不足。提出通过以下方式来完善帮扶政策:明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相关规定、制定关于"失独"家庭的专门法律法规、完善经济扶助制度、建立监察"失独"家庭扶助制度落实情况的评估制度,以期让"失独"家庭得到更好的关怀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戴维斯J曲线理论模型,在梳理总结近几年失独群体在集体维权行动中所表达的利益诉求及政府对此的回应基础之上,认为失独群体对政府的价值期望水平较高且呈持续上升趋势,而政府回应的能力水平较低且呈缓慢增长趋势,二者之间的差距正日益扩大,可能导致失独群体产生强烈地相对剥夺感,进而积累较高的集体行动风险。因此,只有降低失独群体对政府的价值期望,提升政府回应失独群体的价值能力,才能降低失独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及集体行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