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笔者参加了浙江省五城区第四届小学体育教学研讨活动并执教了水平二四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第一课时片段课(25分钟),现将课的设计思路与环节安排一一阐述,以期与同仁分享,共同探讨。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要点,明白传球的动作、路线和接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2.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初步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传球时蹬腿、  相似文献   

2.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比赛中最常用的战术配合。在掌握了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后,直接进行行进问教学,学生们容易出现“走步”违规现象,而自己却意识不到。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年来从事篮球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教学步骤,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篮球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运动,而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技术教学的重要起点,并且其练习的过程较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出现接球不当球打伤人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教材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传球不及时、不准确、不到位,接球后手脚配合不协调,出现“带球跑”的违例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强化基本技术,分解关键动作,循序渐进练习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步骤如下:一、打好基础作铺垫在讲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时,我重点强调传接球的手型,使学生在传接球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手法,以达到用力均匀、传球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21,(2):4-6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研究了表象训练法在高中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实验表明:表象训练法能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学生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蒋玲 《体育教学》2008,(11):36-37
一、教学设计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力、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选用了从熟悉球性练习——抛接球游戏——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学习——合作探究——传接球等诸多游戏比赛内容,按篮球技术技能掌握和发展规律层层递进,创设篮球学习和练习交流有效学习情景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篮球意识。结合教学评价,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正>一、案例:双手胸前传接球(一)指导思想学生能说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要领,8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做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在练习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对篮球练习体现出较高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信自强、愿意展示自我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教学步骤1.课堂导入(1)语言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各种不同的熟悉球性的玩法。(2)通过变换不同的玩球方法,多次进行练习使学生更加熟悉球性。导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相似文献   

8.
曹强 《体育教学》2010,(4):39-40
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是篮球技术动作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但是传接球动作规格相对较低,在比赛中规则对传接球要求不高,根据这一特性在教学中采取了"先练后教"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1年"案例互析一",通过对杨文能老师编写的"篮球传接球教学设计"讨论得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物体在空间的传接方法",教材选为"篮球胸前传接球"。这个结论的教学意义体现在:第一,以"物体在空间的传接方法"为教学内容、双手胸前传接球为教材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学习能力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正>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常赛”,就需要赋予“赛”更多的形式和功能。基于学情与学练需要,应多样性、趣味性地组织比赛,促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及掌握技能。本文以《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一课为例,阐述各教学环节中递进的“常赛”安排。一、技术学练之“赛”赛前,学生仅有运球及日常积累的篮球经验,教师根据学情设问“2人相互传接球时,怎么传、传至队友身体哪个部位最稳、最舒服”来引导学生尝试体验传接球,而后进入“揭示问题答案,教授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并练习”环节,让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知进入泛化阶段。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快速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传接球配合方法,是篮球技术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其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对身体协调性有较高要求,学生难以完成任务。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仅用1学时,没有  相似文献   

12.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初中一年级的教材。在篮球运动中快速准确的传接球,是加快进攻速度和进行战术配合,以达到突破对方防守取得进攻机会的重要手段之一。传接球的种类很多,随着对方的位置和战术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传接球方式。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中短距离传接球也是初学篮球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教材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将球由自己的胸前准确地传到对方(同伴)的胸前。动作的重点是翻腕拨指,难点是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接球的重点是翻接,难点是迎接、收的协调一致。初一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20,(10):22-24
<正>篮球项目的课堂教学有2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先教篮球技术,待技术掌握后再教篮球战术,如,先教学生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等篮球技术动作,待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再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比赛的篮球战术;在教授篮球技术的同时渗透篮球战术意识或战术,即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篮球技术与战术,领会教学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提出了"学练三个一"课堂教学新结构,  相似文献   

14.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教材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传球不及时、不准确、不到位,接球后手脚配合不协调,出现“带球跑”的违例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强化基本技术,分解关键动作,循序渐进练习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  相似文献   

15.
<正>在区"水平四八年级: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第一课时)"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两位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获得了观摩教师的高度评价。在结束后的研讨中,大家对两位选手的教案进行了分析,对其中学习目标的撰写进行了讨论。教师一:"1.学生知道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2.85%以上的学生能基本做  相似文献   

16.
<正>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器材功能,整合不同器材并加以运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笔者以一节"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  相似文献   

17.
<正>本次活动共展示了3节课,评课点是围绕"教材三个一组合练习、准备兼体能"进行探讨,在此,笔者针对《篮球:曲线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方法》一课进行剖析,探讨本课教学的主要亮点与可参考借鉴之处。一、教材理念呈现篮球运球与传球是篮球教学中最基础的技术动作之一,学好篮球的运球和传球技术,能够为其他的技术动作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执教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篮球运球与传球技  相似文献   

18.
<正>一、单个技术动作教学的利弊分析在常规教学中,一般采用的练习方式比较单一,通常注重单个技术动作教学,下面是按照单个技术动作教学设计的篮球单元教学计划(见表1):从以上篮球单元教学计划内容来看,学习篮球单手肩上投篮之前,先学习运球与双手胸前传接球,前后共6个课时。其中运球主要先学习单一的原地高低运球,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行进间高低运球的教  相似文献   

19.
这次带五年级学生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时,我苦思冥想反复琢磨出一个好办法。此方法是把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拟人化,传球喻为送出"客人",接球喻为迎接"客人",缓冲喻为"家"。教学时教师示范如何把"客人"送走送出(传球姿势),"八"字持球,两肘自然下垂,两臂由屈到充分伸直,抖腕拨球将球送出到对方的胸和腹部之间。出门迎接"客人"(接球姿势)两臂及早伸出呈"八"字手型,两肘自然下垂,等候客人的到来时手顺势接球。"客人"如何接回到  相似文献   

20.
按国家器材标准安排少儿篮球教学内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对国家器材标准下少儿篮球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研究。认为:小学1年级学习原地运球及运球走技术,2年级学习行进间运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3年级学习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4年级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5年级学习持球交叉步突破、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6年级学习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初中阶段学习进攻基础配合及小学阶段学习的进攻技术在配合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