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传统上普遍采用"王朝分期法"或者"三古七段"式结构,结合作家作品风格流派进行讲授。随着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深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融入地域因素有了更多的条件和可能。地域性教学的开展要考虑地方文化、院校自身优势等诸多条件。在设计过程中要灵活多变,既要体现地方文化主题,也要构建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环境、鼓励课外调研,还要能够做到多学科交叉互渗。  相似文献   

2.
以文学为本位,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建立文学研究的背景与框架,《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以地理、作家、文本三者的关系为研究枢纽,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中国古代文学的地域性特征与民族风貌。其研究拓展文学地理学的格局,创建文学地理学的内在理路,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与新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型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学急需当代性转换。当代性转换的内涵为树立面向现代、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确立服务职业、满足事业的教学思路,构建以知识为基点、以精神为灵魂、以思维为根本的培养模式。这种转换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复合性、针对性等特点。在转换过程中应避免理念性误区、方法性误区、前沿性误区、范式性误区。  相似文献   

4.
古代文学教学已有 2 0 0 0多年的历史 ,但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陈相因 ,创见不多 ,究其原因是古代文学教学理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面临新时期 ,古代文学教学理念亟待改革 ,应该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古代文学教学理念 ,搞好古代文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是文学与历史相融合的学科,是文学作品在时间与空间中动态演进的文学历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需要重视三个维度:一是历史维度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二是作为文学教育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三是东亚文献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史实、诗心与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实践教学理念实施的平台,以探讨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为立足点,从名篇朗诵是古代文学实践的基础、剧目表演是古代文学实践的再现、作品赏析是古代文学实践的提升、专题讨论是古代文学实践的深化、研究综述是古代文学实践的综合等几个方面积极构建探索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本校古代文学教学现状,探索推行教育信息化,通过建立阅读资源库打破“以史为本”的教学模式,建立艺宛资源库加强古代文学教学的时效性,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提升古代文学教学的亲和力,考核评价信息化.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以此提升古代文学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9,(1):82-86
2018年6月23日召开的甘肃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河西古代文学与文化研讨会,其特征及成果有:地域性突出,选题角度丰富多元,涉及学科和研究方法有文献实证、文学理论、文化学、逻辑学、美学、教学方法、书法等多种,数量多,选题新,视野开阔,新见迭出。体现了本次年会的研究实绩。  相似文献   

9.
试论多媒体手段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普遍缺失的现状,论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多媒体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优势等问题,同时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不当可能给古代文学教学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文中也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10.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困扰,在于古代文学传统备受当代文化的冷落,无法深入大众,难以参与当代文化建设。建立"现代意义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解决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困境的根本出路;而要建设好这一学科,就必须做好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对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研究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已使众多学者投入其中。然而目前,利益充斥着整个社会,人文精神日益萎缩。古代文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资源逐渐被大众所遗忘。如何充分利用古代文学所蕴育的精神来弘扬人文精神,本文作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重要范畴的意境美,是联系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注重贯穿意境美这一元素极为重要。这对于解决高等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教学中的困境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通过探讨意境美的教学方法,实现美育的目标,并且在古今文学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古代文学教学实现它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教育形式下,中国古代文学学科面临许多危机。如何改革高校本科古代文学教学,使之与当前教育形式相适应,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古代文学"德教"与"智教"之外,提出了对"能教"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落笔洞文化作为古人类遗址列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在文学、旅游、民俗等方面有着可以发掘、研究的余地。洞壁古诗文研究,探讨落笔洞洞名由来,发掘其在当地民俗文化中的地位,这些都是落笔洞文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课堂教学是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基础,以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互动对话为基本特征的开放式、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它不仅符合我国教学改革的实际,使高校学课程教学与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有效地衔接,焕发出学课程“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勃勃生机,而且能够促使师生破除封闭式的心智模式、构建未来学习型社会所需要的“自我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16.
曲艺音乐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但新世纪以来,地方曲艺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受到极大冲击,将其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对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有积极意义。青田鼓词是丽水民间曲艺中较为独特的一种说唱艺术,将青田鼓词引入当地高校音乐教学,可以凸显高校音乐教育的地方特色,有助于完善民族音乐的教学,充实和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结合本土民间音乐的特色,探索出更好的教学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教育的振兴。城镇化浪潮下的乡村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教学内容缺乏乡土元素,乡村学生与乡村生活渐行渐远;新生代乡村教师乡土情怀淡漠,乡土资源与学校教育日益疏远;学校管理模式城市化,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明显隔膜。传统耕读教育在新时期具有多重意蕴:劳动教育功能,创新劳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全面育人功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方联动力量,连通古今联动家庭学校社会。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耕读教育作用的路径:深入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耕读教学元素;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创建生动、活泼的耕读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can be considered the primary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s it provides an ontological way to think about what it means for higher education’s long-term development. Given the widespread concern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t’s urgent to interpret and deconstruct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from indigenous and original perspectives. By drawing on the wisdom from Chinese ancient education philosophy which provides unique enlightenment for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armonization of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light of the connotation of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paper also constructs a dynamic model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aim is to initiate more philosophical dialogues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education, and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conceptualizing Chinese ancient education philosophy in the postmodern times.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总结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认为借助多媒体优势,将古代文学代入真实历史;有效音视频添加,为古代文学融入审美体验;绘制结构性图表,使古代文学呈现发展轨迹等教学手段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守望中国书法》一书对"书以载道"这一问题的论述相当深刻,不但论及中国书法承载着中国社会的文化精神,而且提出中国书法承载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意志。本文表示赞成,并且认为无论是书法的"道",还是文章的"道",指的都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因此,所谓"书以载道"、"文以载道",简言之,就是中国古人以庄重的书法和典雅的古文来表现中国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