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玉泉 《物理教师》2004,25(11):8-20
本刊2003年第12期发表了《滑动摩擦力教学要抓住“三个条件”和“四个无关”》一文,阅后深受启发.在高一静摩擦力的教学中,笔者也抓住了静摩擦力产生的“三个条件”,方向、大小的“五个无关”,因而轻松地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陶行知的教学观看当代教师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宣成 《教育导刊》2004,(3):107-109
陶行知的教学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取得理论上的三个突破:第一个突破是教学合一,改“教授法”为“教学法”;第二个突破是教学做合一,创立了生活教育的理论;第三个突破是要求教师向学生学习,倡导民主教育。其理论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当代教师把自己角色定位为学生是社会的需要、个体的需要和职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赵松波 《贵州教育》2010,(10):40-41
在新课改大力开展的今天,有效教学已成为教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实现有效教学呢?我认为要在教学中“小而实”:即教学目标定位小而准确、教学手段和方法要落到实处。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一些初步认识,我以苏教版《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观察水”的教学内容为契入点,在同伴的帮助下,以“一(个教学内容)拖三(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方式先后上了三次研讨课,在“否定之否定”的“磨课”过程中。开始了自己“痛并快乐”的有效教学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4.
近日,宣武区教委完成了第三届“走进新课程一京城杯”六城区小学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为期三天的“京城杯”交流活动,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实效”的主题。在开幕式上,我区教委高子忠主任致开幕词。六城区的教委领导及教师们参加了本届教学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分析了有关“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学科理解,构建了追求理解的结构化教学设计框架,并将其应用于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单元教学设计,探讨基于“实验证据、数形结合、真实数据、定量分析、科学规律和辩证思维”等多角度、多途径与系统化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学科理解视域下单元教学的结构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高中信息科技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02年8月第三版)第二篇为“C语言的算法和程序设计”,这一内容不同于以往的FrontPage、Excel等应用软件的教学,相对而言。应用软件的教学比较容易:教师以任务为驱动,学生结合教材通过自学或同学之间讨论等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基本任务。疑难之处由教师分析讲解,学生学会操作、学会应用即完成了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泪珠与珍珠》是一篇很精致的散文,作为散文教学,从宏观上讲,应当着重体现散文雅致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及深刻的思想。因为,散文是一种凝结了作者生活体验,集中体现了真、善、美的文体,是需要用情感投入去理解的文体。《泪珠与珍珠》这篇文章收录在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从单元的教学要求看,所选的文章服务于“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这个总体教学目的,鉴赏的教学内容是: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因此,怎样具体落实“鉴赏”这个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的突破口就成了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有关植物生理基本知识的一节内容,如何开展教学及使教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呢?笔者经过实践,通过“找水”、“分析图片资料”、“解读实验数据”、“评诗、改诗”、“角色扮演”(萎蔫的菊花、沙漠中的仙人掌)、“给萎蔫的菊花浇水”、“了解家乡的水资源以及植被分布情况和缺水地区极其珍贵的水资源”等一系列探究、主体活动,  相似文献   

9.
“两课”教学正面临着网络技术的挑战。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第三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从局域网到国际互联网得以实现,给“两课”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0.
读了陈爱娟与蒋红森老师的商榷章(《如何引导初中生开展创造性阅读》,《中学语教学》2004.4),笔觉得陈老师“请蒋老师认清”的“几种现状”中的前三条(分别从心理、阅读和阅历三个方面对初中生进行了学情分析),应当说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问题出在第四条对“创造”一词“含义”的阐释上。在  相似文献   

11.
卢:您讲座的第三个话题是“新历史教育观对历史教学的指导”,我的理解是,前面谈的理论落脚点就是“教学指导”,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2.
笔者读了《物理教学探讨》2006第五期吴法勤老师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科学探究的教学设计”一文受益匪浅,但吴老师认为学生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比较好的设计方案中前三个方案是错误的,笔者不敢苟同,现摘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社会》第三册课文学习了公元纪年,《社会》第四册课文和我国现在印制的日历一样,其中均涉及到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如第四册第七单元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的“甲午”,第四课戊戌变法的“戊戌”,第五课中的《辛丑条约》和庚子赔款的“辛丑”、“庚子”,第六课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辛亥”等。我认为,应让学生了解干支纪年知识,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并加以应用。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1郾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1)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2)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2郾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将十天干和十二地…  相似文献   

14.
日本教育家稻川三郎通过多年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经典理论“三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灌输教科书知识的教学,谓之“第一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学科探讨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诱导,提高学生的学力,谓之“第二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借助自主学习形成学力,发展独特个性,塑造高尚人格,谓之“第三教学”。  相似文献   

15.
贵刊2005年第12期刊载了《关于摩擦力教学的难点突破》一文。读后受益匪浅.摩擦力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摩擦力的三点特性,即摩擦力的矢量性、被动性和突变性.本文想针对摩擦力的突变性。结合平时教学设计的一些情景,对摩擦力“突变”问题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教育革新》2005,(5):F0002-F0002
甘肃省第三届中小学“青年教学能手”评选,在逐级推荐、选拔的基础上,经2005年7月21日省评委会审定,酒泉市第二中学齐玉芬等566名同志为甘肃省第三届中小学“青年教学能手”。  相似文献   

17.
刘金广 《山东教育》2002,(25):42-43
《军神》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和本课教材的特点,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一是落实本组重点项目“速读”的训练,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是继续强化前面学习的“体会句子含义”的训练,体会“军神”的含义;三是感受“军神”的形象,受到坚强意志品格的教育。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军神”的含义,感受“军神”的形象。为此,可以这样安排教学过程:一、切入重点,感知坚毅本课教材故事情节简单,重点突出,便于进行速读的训练。教学伊始,就要注意引导学生速读课文,…  相似文献   

18.
杜明利 《政治课教学》2002,(3):22-22,23
素质教育主张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广泛地让学生参与教学、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两年来我借鉴了江苏洋思中学先进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大胆地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了“三段五步”教学模式。 “三段五步”中的“三段”,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五步”即:第一步,揭示课堂教学目标;第二步,进行自学前的指导;第三步,加强督查;第四步,帮助学生解疑;第五步,当堂训练。本文拟谈谈在政治教学中运用“三段五步”模式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第三章“三角形”第8节“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在本章乃至整个平面几何教材中都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这也是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公理的完成。本文立足于教材的教学内客,在常规教学中渗透“创设数学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一提出问题”——“动手实践—归纳问题”——“解决问题”——“应用发展”——“巩固练习”——“变式训练”等6个教学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操作、想象、观察、思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付泽林 《云南教育》2002,(13):41-4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将“三角形内角和”由选学改为必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确立了“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教学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就不能简单地教给学生结论,而应着眼于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据此,确立三项教学重点:1.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含义;2.会用实验的方法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规律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