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等教育评估话语的缺失是高等教育评估实践中不容忽视的现象.文章从"话语"的语辞分析入手,对高等教育话语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厘定,对高等教育评估话语缺失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归纳.同时,运用高等教育学的有关原理,从高等教育评估主体、客体和环境三个维度入手,构建了高等教育评估的有效话语.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回炉”上技校,是高校职能缺失的表现,是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回炉”教育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从高等教育自身来说,高等教育的结构错位、价值迷失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产生的原因。高等教育若欲对此现象有所为,需要从各类型的大学合理定位、各司其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责任与问责作为管理的必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却被漠视了。文章揭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责任缺失的现状,以期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问题上做出有益的探索。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责任问题具体表现为:质量主体模糊、管理主体错位、责任主体缺失。它们是造成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责任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运行的基础性条件缺失.它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教育主管机构的信息不准和错位、作为消费的学生及其家长信息缺失以及作为高等教育提供者的院校内部的信息沟通不畅三个方面.要建构一个有效的信息流通体系,政府部门必须舍弃市场主导者的位置,转向市场公平竞争的维护者和信息流通的推动者;积极鼓励独立部门进入高等教育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以确保信息的质量和客观性;同时,作为高等教育服务生产者的院校内部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从上至下的激励信息沟通的机制,以确保高等教育市场的有效竞争.从而达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文缺失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的动机错位、办学者的责任缺位和管理者的引导失位。正确的行动选择是再造成人高等教育人文关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之间的合作是实现"首都地区"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首都地区"高等教育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合作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在合作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首都地区"高等教育协调机制,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合作,集中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京廊津海、京保石和京唐秦三条高等教育走廊,立足本地实际,实现错位发展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求真"与"求用":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琍 《江苏高教》2008,(3):8-10
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始终是沿着学科建设与问题研究这两条有所交叉的并行轨道前进的,体现了"求真"与"求用"的合目的性。但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存在"偏离",即盲目追踪热点问题和研究价值错位,由此,本文指出高等教育学科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应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偏离现状进行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8.
论地方本科院校的错位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错位发展的基本内涵是指一种差异化战略与合理定位战略。地方本科院校的错位发展缘于外部社会环境对大学新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克服院校本身的运行困难;而高等教育政策环境、院校本身的现实条件和大学的分类框架等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错位发展的可能性。错位发展的实现过程涉及制订战略规划、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内部治理、开展院校研究等步骤和环节。  相似文献   

9.
马庆兰 《中国培训》2002,(12):51-51
就现有的情况来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依然面临三大问题: 一、定位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层次,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目前,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错位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为高职是高等教育中的“次等教育”,是在水平上低于其他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具体说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站在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的角度,从人才培养目标、实践环节、专业建设、继续教育等5个方面阐述了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高等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提高高校“两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正视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的现状,提高对“两课”教学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实抓好“两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金课"是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高质量课程的统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手段丰富化、实践环节精彩化三个方面入手,来打造高职思政"金课"。  相似文献   

13.
理论是一种人为的建构,其目的是解释现实或揭示出隐藏在现实背后的机制。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释高等教育现实,基于高等教育本体的理论建构相对匮乏。高等教育研究需要问题驱动,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政策驱动,但无论高等教育研究还是高等教育实践都需要"高等教育理论"引领。所谓"高等教育理论"不是从其他学科移植来的"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而是从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出发所建构的基于高等教育本体的"理论"。"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是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资源,"高等教育理论"则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一定比例的一个标志。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快速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上我方面的现实意义。但去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以来出现了一些影响教育健康发展的问题和困难,对这些问题急需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运用微课视频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也能够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文章对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的微课视频创新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总结高职教育中所采用的微课视频教学方式,提出全新的应用策略,明确微课视频在高职院校教学创新中的实际作用,这样才能够全面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及其启示   总被引:80,自引:7,他引:80  
“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各个国家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尤以信息技术发达的美国为代表。美国在制定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之后,续而又在2000年制定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该文主要介绍“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我国目前高校计算机课程的理性思考和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决策,高等教育既是国家教育体系框架中的关键节点,又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载体。高等教育学"捉摸不定"凸显出"硬实""软性""柔情"的层级序列。高等教育学的"硬实"彰显于学科的嬗变历程与逻辑进路,源于学科地位、研究成果、研究队伍与学术精英等结构谱系。高等教育学的"软性"显露了弱化危机,涉及学科逻辑紊乱、解码能力内隐、发展潜力匮乏,外显在主体自我迷失和学科功能异化上,内涵式发展可谓举步维艰。高等教育学的"柔情"始终以"人"为核心进行教育向度的意义生成,促成学科想象力,继而凸显文化情怀和学科魅力。高等教育学的迷惘体现于无坚实的学科"根基",用物性逻辑代替学科逻辑,出现了价值回溯和实践流弊的倾向。高等教育学要正视其研究领域的"多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弥合动态嵌套的层级序列系统,在高等教育的价值证成和通达路径过程中实现学科重构。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在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在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广泛多样化的责任,并与区域发展政策密切相关。作为芬兰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不仅为其输送了大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而且在其中扮演着知识创新者角色,并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同芬兰大致相同,基本属于政府驱动型发展模式。因此,深入探究芬兰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对于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升教育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能力,既是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路径。通过分析高端人才在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贡献及实现路径发现:高等教育通过培育高质量人才,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高等教育显著促进了中低技术、高技术行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价值链攀升,同时理工科领域以及经管法领域的高等教育人才在价值链攀升中贡献较为突出;高等教育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这一路径对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产生正面影响。本研究证实了高等教育对中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贡献,对未来优化高等教育层级、类型和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规格,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进行教育创新、知识创新和人才创新,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应使“职业性”和“高等性”达到高度统一,从而使“高等性”的要求成为不同职业领域创新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