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清末民初,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冲击下,书法艺术面临新的抉择。在清中期金石考据学的影响下,以康有为为代表受到西方艺术思潮影响的学者在书法艺术上形成了新兴的碑派。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尊碑卑唐”。在中国书法史上掀起了一场书法审美的大变革。书法理论、创作基于对传统碑帖的融合,给近代书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荣明 《文教资料》2001,(3):42-46
书法艺术,诚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相继千载的瑰宝。但至清末傍随国势而衰败,得康有为、吴昌硕、沈曾植等大师的挽颓走向中兴,康有为大胆批评“馆阁体”是“作仕途之车”。他著《广艺舟双楫》就推陈出新摒弃了当时书法暮气,突破樊篱,卓然一格。谢无量承继并开拓,一跃而为这个时代的书法巨擘。 谢无量的书法,正是当今振拔书风的典范。曾有方家的推崇,领袖的首肯,或称宗师,或喻泰斗,行家仰景,独创一格,世称“孩儿体”。存世作品,经过整理出版的有《谢无量自写诗卷》、《中国历代书风系列·谢无量书风》、《历代名家书法──谢无量》…  相似文献   

3.
毕节,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内蕴深厚,代不乏人。进入当代,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既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又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毕节当前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由于书法实用功能的弱化,书法基础逐渐萎缩;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艺术精神日益淡薄,继承不足;因功利思想的驱动,脱离汉字和书写的基本法度,浮躁的创作风气盛行;书法教育意识、批评意识淡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文化元素缺失等。因此,从繁荣传统艺术、弘扬时代精神和保护民族文化、提升毕节文化竞争力的角度,毕节书法的发展,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加强理论学术研究,重视书法教育,书法活动形式多样,把书法和城市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而历史悠久,古时就有练习书法能使人平心静气的心理思想。练习书法陶冶性情与情操中带给人艺术美的享受,让练习者浸润传统熏陶文化,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养和素质。书法练习中汉字兼具任何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这种独一无二性通过书法艺术得到酣畅淋漓的表现,博大精深而兼具神韵,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5.
陈其铨少年时期在潮州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求学期间得名师指点,一生钻研书法艺术。他几十年书法实践笔耕不辍,遍临名碑名帖,笔力雄浑,至晚年独创综体书法,对书学史和书法美学也有着深入的研究,著述颇丰。除自身的书法实践,他还以传播书法艺术为载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构筑了一个立体式的书法教育体系,是当代台湾书法教育的推手。他的书法作品刚健古朴,技法娴熟而自然多趣,是多年积累和妙悟所得,其书学艺术集中体现了“儒、禅、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运用笔墨纸砚,以文字作为艺术表现形式,通过书写,在组织安排点、画、线、形的间架结构、节奏旋律、气势变化等方面,抒情写意,营造意境,使其具有一种含蓄蕴籍之美.中国书法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思想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7.
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中、小学开展书法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人才培养,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给中小学书法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高师的书法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师的书法艺术教育应该走在学校书法教育的最前面。本文就高师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高师书法艺术教育的学生书法基础、书法专业师资队伍以及高师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开展好高师院校书法艺术教育提出了夯实学生书法基础,提高师资队伍书法基本素养和加强书法艺术教育的软、硬件建设等三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书法批评应运而生,这是书法创作繁荣的需要和反映。但就目前的批评来看,仍处在比较低的层面上,基本上是传统书法品评的简单延续,而缺乏严谨的、科学的品质。此状况已经影响和制约了书法艺术的深入发展。历史与现实要求我们应当建立现代意义上的书法批评学科。拙作所谓“批评的批评”,正是想通过对中国传统书法批评的反思、观照,继而阐发现代书法批评的原则和要素,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性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标准都是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与文化思想,书法艺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独特艺术。是民族文化、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所显现的文化现象。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表现中,体现出“写”的恣意与天成,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应表现人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书法对修身养性、陶养情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书法艺术看作是一门纯粹的艺术形式,更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否则,书法会失去它的民族性、独特性,也就会失去它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艺术中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对于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博大精神,对于学习书法,开拓中国书法艺术新的发展空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