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袁伟 《航空模型》2005,(2):44-45
国际级橡筋模型滑翔机(F1B)的飞行可以分为动力爬升和滑翔阶段。动力爬升阶段是指模型滑翔机以运动员事先绕紧的橡筋为动力,用橡筋释放所产生的能量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使模型飞机以小半径右盘旋上升。当模型滑翔机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橡筋的能量已释放完,螺旋桨停止了转动,这时爬升阶段结束;而后模型滑翔机自动进入平稳的下滑阶段,也就是滑翔阶段。完美的爬升轨迹需要机翼的好扭与螺旋桨的右拉力线之间配合恰当;而滑翔阶段也需要模型飞机的机翼有一定的好扭,以使其具有良好的滑翔性能和“吃”气流性能。  相似文献   

2.
DLG(Discus Launch Glider手掷遥控模型滑翔机)是集娱乐休闲、运动健身和操纵技巧于一体的一项航模运动。其比赛内容主要是留空时间:先通过人体的力量把模型飞机抛到空中,使它进入滑翔状态;再通过遥控使它搜寻到上升气流,以进行长时飞行。由于低空的上升气流较弱,为使模型飞机在能量损失最少的情况下,在上升气流较好的空域中飞行,因此对操纵手判断气流的能力和操控技术都是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袁伟 《航空模型》2005,(6):16-18
这架二级橡筋模型飞机(P1B-2)是以橡筋材料提供动力,由固定翼产生升力的航空模型飞机。其最小飞行重量80克,动力橡筋最大重量8克。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遥控模型滑翔机是航空模型项目的一个分项,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动力装置,在空中靠自身重量在飞行速度方向的分量推动前进,并依靠固定机翼在气流中产生的空气动力支持重量,从而实现滑翔飞行的重于空气的模型飞机。其起飞方法一般有5种;手抛起飞,橡筋弹射,人力牵引,绞盘车牵引和模型飞机牵引,如P3T,P3B,F3B等项目。另一类为带动力装置,利用动力起飞,升空后关掉动力,称之为动力模型滑翔机,如P5B,F5B等。  相似文献   

5.
设计背景 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航空飞行器转弯时都沿用当年莱特兄弟开创的基本操纵模式,即左右压坡度加推拉杆的控制方式。从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到目前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机,其性能潜力已被发掘到极致。使用这种传统控制方法,飞行员改变飞机航向时,首先要操纵副翼,给飞机一定的滚转角速度,达到所需坡度为止;再拉杆以增大迎角来调整升力,使飞机产生改变航向的速度(若发生侧滑,则要操纵方向舵抑止);达到期望航向后,反向操纵副翼,使机翼恢复至水平状态。如此飞机要反复倾斜,需要一定的时间,就会导致明显的反应滞后。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都梦想能够亲自操纵飞机在蓝天翱翔,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实现愿望。像真模型飞机便可以帮助人们体验飞机,从另一角度感受飞行的乐趣。像真模型飞机是一种以固定翼真机为模型,按照一定比例制作的航空模型(图1)。相比其他模型飞机,  相似文献   

7.
陈鹏  云飞 《航空模型》2007,(3):58-59
①模型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有两个基本动作:整架模型的移动和绕重心的转动。为讨论方便,可假设模型飞机是绕三根通过重心且互相垂直的“轴”转动的:贯穿模型左右的轴叫横轴(Z轴),绕横轴的转动就是模型的俯仰,由升降舵控制;贯穿模型上下的轴叫立轴(Y轴),绕立轴的转动就是模型的方向偏转,由方向舵控制;贯穿模型前后的轴叫纵轴(X轴),绕纵轴的转动就是模型的滚转,由副翼控制。  相似文献   

8.
恒春雨 《航空模型》2009,(11):26-30
说起教练机,老玩家大都会把25~40级的油动练习机介绍给初学者入门使用,因为此类模型飞机舵面小、机翼面积较大,通常使用升力较高的平凸翼型,加之基本都是上单翼结构,并带有一定的上反角,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滑翔性能。  相似文献   

9.
茶中 《航空模型》2005,(3):62-64
近年来电动模型机(包括飞机、直升机)的进步惊人。在飞行场上,人们玩电动模型飞机的兴致一点也不亚于油动机。在油机能抗住的风中,电动模型飞机也能很好地飞行;如果仔细用心的话,它还能在续航的30~40分钟内做特技动作。  相似文献   

10.
因为构造简单,所以微型模型飞机仅用5个小时就能制作完,并且还很结实。这是把性能优良的无尾翼机与强力CD-ROM改造的电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超级模型飞机。该机翼展600毫米;飞行重量180~220克(由于电池不同而略有差异)。虽然是超小型模型飞机,但即使在强风的天气,它也能奋力飞行。  相似文献   

11.
胡齐  刘宇 《体育科学》2020,(3):54-63
目的:探讨环境风对跳台滑雪空中飞行气动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数值模拟预测了不同环境风下跳台滑雪空中飞行空气动力学特性,并探究了水平方向环境风、竖直方向环境风以及侧向环境风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将跳台滑雪运动员与滑雪板看成一个多体系统,建立在空中飞行某一种普遍姿态下此多体系统的精细化三维几何模型与网格模型,采用部分时均(partially averaged Navier-Stokes,PANS)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提取多体系统的受力及力矩情况,直观地显示多体系统周围的流场信息。数值预测涉及的水平方向风风速包括-4 m/s、-2.5 m/s、-1 m/s、0 m/s、1 m/s、2.5 m/s、4 m/s等工况;竖直方向风风速包括-8 m/s、-4 m/s、-2.5 m/s、-1 m/s、0 m/s、1 m/s、2.5 m/s、4 m/s、8 m/s等工况;侧向风风速包括1.5 m/s、3.0 m/s、4.5 m/s、7.5 m/s、10.5 m/s、13.5 m/s等工况。结果:1)水平方向环境风下多体系统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变化明显,与风速呈现近似线性关系,同时水平逆风情况下力学特性数值结果的增长速度大于水平顺风情况下力学特性数值结果的减小速度;2)在竖直方向风速较小时(小于2.5 m/s),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增加缓慢,在竖直方向风速较大时(大于4 m/s),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开始相对快速增加,同时,竖直向上环境风使得升力、阻力、俯仰力矩增大,竖直向下环境风使得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减小,而且竖直向上环境风情况下增长幅度明显小于竖直向下环境风情况下减少幅度;3)侧向环境风产生偏航力、偏航力矩、翻滚力矩,同时,侧向环境风对运动员的升力、阻力以及俯仰力矩产生影响。在风速较小(小于3 m/s)时,这些力和力矩很小,在风速较大(大于4.5 m/s)时,比较明显。结论:1)水平方向环境风对跳台滑雪空中飞行气动特性的影响非常明显,相较而言,竖直方向环境风和侧向环境风对空中飞行气动特性的影响小很多,但侧向环境风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对多体系统产生较为明显的偏航力、偏航力矩、翻滚力矩;2)环境风对跳台滑雪空中飞行气动特性的影响机理能够为比赛临场预判与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持,也为运动员空中飞行稳定性控制与技术训练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动模型飞机越来越多样化,以及大城市能飞大型油动模型飞机场地越来越稀少,电动模型飞机几乎成了一部分模友唯一的选择。在有限的飞行场地,要尽情地享受电动模型飞行的乐趣、不断提高操纵水平,就需要有合适的模型。这种模型应该符合以下条件:便于携带;需要的飞行场地较小;安全性好,在人相对较多的地方也能玩;价格相对便宜。  相似文献   

13.
俞敏 《航空模型》2010,(7):18-23
无线电遥控模型展区 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操纵手在地面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操纵其舵面,利用空气动力改变模型的姿态、航向和高度而获得机动飞行。  相似文献   

14.
(三)动力模型飞机的上升 1.旋转的螺旋桨对模型飞机平衡和安定性的影响 动力模型飞机,包括装有橡筋和活塞式发动机的自由飞模型飞机,在动力爬升时,由于螺旋桨拉力和气流的作用,其飞行速度和状态与无动力飞行时有很大区别。旋转着的螺旋桨对模型的影响主要有四方面,即:螺旋桨的反作用力矩、螺旋桨的滑流、相对气流与螺旋桨旋转平面不垂直引起的附加力和力矩以及螺旋桨的陀螺力矩。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胡飞 《航空模型》2004,(2):6-11
对于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来说,操纵者仅需通过两根连接在模型内部操纵机构上的钢丝,就能操纵模型完成多种特技飞行动作。这个项目的发明者可谓匠心独具,通过如此简单的操纵机构,仅控制一个舵面,就能使模型飞机在一半球面飞行包线内实现飞行姿态的三维化积成。线操纵特技模型飞机深受人们喜爱,一直是各类重要航模赛事中的传统保留项目。  相似文献   

16.
室内模型飞机,顾名思义就是能在室内飞行的模型飞机(图1)。为此,这类模型飞机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航空模型》2013,(12):26-31
一、项目及竞赛规则简介 遥控手掷模型滑翔机常被模友们称为DLG(Discus Launch Glider),由操纵手通过固定在模型机翼上的手柄销抛掷升空,依靠作用在机翼上的空气动力产生升力滑翔飞行。这种模型滑翔机没有动力装置,依靠地面操纵手用无线电遥控器操纵控制飞行。  相似文献   

18.
朱林 《航空模型》2004,(4):22-22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遥控模型飞机的飞行控制理念在不断更新。特别是微型喷气发动机的出现,使模型飞机的速度和高度增加,简单的飞行操纵已经不能满足飞行的需要。普通的遥控模型飞机机动性强、频繁受扰,操纵起来也比较复杂。这对于~般爱好者来说,意味着大量的时间要花费在操作训练上。因此,我们考虑在模型直升机上加装飞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刘畅 《航空模型》2007,(3):21-23
近年来,随着无刷电机、无刷电调、锂聚合物电池等技术飞速发展,一度价格昂贵的电动模型飞机放下了身价,再加上具有干净、环保无污染、启动方便、振动小、低噪音等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模型爱好者所接受。电动花式模型飞机,动作灵活而夸张,能做出悬停等静态动作;对场地要求较低,能在篮球场大小的场地完成各种花式动作,甚至能在室内飞行。笔者因而也加入了电动花式模型飞机爱好者的队列。  相似文献   

20.
螺旋桨的桨叶角与产生拉力的大小很有关系。图1表示了同一桨叶剖面桨叶角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迎角a相同,相对气流速度相同,产生的升力也相同,但若桨叶角越小,那么升力向前的分力即拉力便越大;反之,如果桨叶角越大,螺旋桨产生的拉力便越小(图2)。这就是为什么竞速模型飞机必须使用高转速的发动机,以用小桨叶角的螺旋桨来产生足够拉力的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