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当前,我国出版社大多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经济效益成为主要经营目标。因而一些出版单位通过将利润指标落实到人的方法来对编辑人员进行考核管理,即编辑的收入与编辑策划图书所获利润挂钩,该书所获利润越多则编辑的奖金越多。这种方法虽简单易行,立竿见影,可有效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但也隐藏着深层次的矛盾,反映出短期行为严重、不利于出版社长期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笔者仅就利润考核管理办法的利弊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科学的编辑考核管理体系。实行利润指标考核管理的好处可归纳为三点:(1)增强了编辑策划选题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本文介绍了作者所在社建立并实行的图书各项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思路及做法。该做法将出版社实行的图书质量责任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提高了图书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2011年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出版社在实行了30多年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后,回到了原点——企业(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新成立的出版社都是企业)。在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完成之前,甚至在出版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之初,如何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问题就已经摆在出版社负责人的面前。但是,由于出版社大多还是事业单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还羞羞答答。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  相似文献   

4.
略谈图书质量的全面管理图书质量在出版社的出版经营活动中是第一要素,它决定着出版社经营活动的成败,决定着出版社的命运。一、出版社图书质量管理的要求出版社的图书生产过程是一个串联的系统工程,图书质量管理一定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正如新闻出版署新出图(199...  相似文献   

5.
徐益民 《出版参考》2015,(Z1):10-12
考核的理念和方法与出版社亦已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否顺应,将决定考核能否获得大部分员工的认同,能否实现考核的工具功能,能否促进出版社与员工的共同发展。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完成和应对市场竞争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员工绩效考核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中出版社考核的方法多彩多姿,这既体现出版社发展水平和需求的现实差别,也反映出版社管理者的管理与考核理念。面对考核的  相似文献   

6.
国家新闻出版署提出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要实行由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高的阶段性转移,改变出版产业粗放型增长的弊端。这既符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对全国经济工作提出的方针,也切中出版工作的实际。过去我国出版社的体制大多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的模式,是比较典型的单纯生产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改观,各出版社都在原有建制的基础上,普遍调整了内部运行机制,实行了社长负责制。最近,“策划编辑制”叫得比较热,而且广东某地一些出版社已经实行起  相似文献   

7.
项目负责制是近年来出版社普遍推行的一种编辑管理制度。我们浙江大学出版社实行一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谓项目负责制就是出版社把总目标(总的选题计划)分解成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确立各个子项目的负责人,负责人再实行自由组合,各自成员通过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来完成出版社的总目标和任务,出版社根据各个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数量给予相应的报酬的一种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曹建 《编辑学刊》2006,(6):15-19
由于图书内容的特质化很强,编辑出版涉及的环节较多,生产流程与市场环境十分复杂,出版社用工人员构成和人事编制又有多种情况,所以出版社的管理和考核非常复杂,难度也很大.又由于绩效考核工作涉及到出版社诸部门和全体员工个人的利益,所以考核方法一直是出版社内备受关注的敏感问题.正因如此,出版社在自身业务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建立适当有效的考核办法,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随着出版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按照关键绩效指标量化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即"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实行绩效管理和考核,并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9.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出版领导机关历来重视图书质量,早在1952年10月,便对出版社作出了必须实行书稿三审制的规定。从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十几年间,曾开展了多次全国性的图书质量检查活动。80年代以来,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署、中宣部等领导部门,又不断重申要加强图书质量管  相似文献   

10.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决定性环节,也是图书生产的中心环节。三审制是国家规定并长期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也是一种科学的保证图书质量的制度。本文针对目前出版社三审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初审工作粗糙、三审工作程序走形式、审稿报告简单、审稿管理混乱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三审制是为保证出版物质量而实行的审编稿件的制度.1952年,国家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中规定:“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审稿制度.”1980年,由国家出版局制定、中宣部批准施行的《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又重申了这一制度.多年的实践证明,认真坚持这一制度,出版物质量就能得到保  相似文献   

12.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给出版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出版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多出、快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图书,促进两个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出版社要懂经营、会管理,获取好的经济效益,以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努力提高图书质量,是适应这一形势要求的关键,其中的核心是出版社应对图书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版社自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以来,都比较注意讲究经营,强化管理,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在确保出版物质量的前提下,无论在出书门类、品种和印数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增长,大大促进了出版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扩大了出版社的影响和声誉,并相应地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今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出版社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毕竟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一些新的问题。当然,过去那种只  相似文献   

14.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也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下简称建工社)成立60年来,一直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重视图书的质量管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考核上引导编辑多做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图书质量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不是有所提高,而是有所下降,这已经成为我们出版界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自全国部分出版社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以来,出版社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图书的品种、数量也有明显的增长,但是质量却没有相应地上去。有的由于只重视经济效益,而  相似文献   

16.
企业是靠利润说话的,出版社的发展也不例外,其利润是出版、编辑、发行,财务等部门共同完成的。有不少出版社将利润指标落实到编辑个人或细辑室,年终进行结算,客观上刺激了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在出版社,利润成为考核编辑工作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图书质量问题的存在有诸多原因,编辑人员由于某种缘故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是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许多出版社的编辑质量意识薄弱,而金钱观念相当强烈,加之单位实行目标管理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责编必然要增大发稿量,加快发排节奏;特别是对有可观发行量的书稿,尽管没有达到出版要求,编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也往往迁就发稿,从而导致图书质量不佳的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版社在经营决策上应该把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落在实处。出版社要强化编辑的精品意识,放宽高层次精品的出版条件,实行对出版精品书的鼓励政策。…  相似文献   

18.
审稿既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专有出版权的核心所在。合作出版与买卖书号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出版社是否对书稿认真履行了审稿权。出版社在与民营书业的合作中,必须坚持"三审"责任制,加强出版流程管理,实行全程监控,确保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今年第二批少儿出版物质量检查结果,太白文艺出版社等10家出版单位的10种少儿图书的编校质量为不合格。总局依据相关规定,对上述10家出版社分别处以警告的行政处罚;并责令10家出版社全部收回不合格少儿图书……这些质量问题确实令人汗颜,令出版社自省。从2013年实行"出版物质量保障年"到2014年的"出版物质量专项年",都表明总局对出版业从以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向以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转变的态度,以及对出版质量问题决不姑息严惩以怠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出版改革莫忘图书质量第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是出版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本属老生常谈。今天之所以郑重其事地提出图书质量问题,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情况。这主要是我们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之进行了突出市场取向的出版改革,出版社转制,发展出版企业。若问当前图书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要而言之,利益驱动是客观原因,重利轻义是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