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比较成本”学说是李嘉图在发展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论的基础上,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的产物,是整个李嘉图经济思想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学说史上的传统观点一直认为西斯蒙第具有双重历史地位,他既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又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作者对此首次提出了质疑,认为西斯蒙第不能成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本文一方面根据马克思有关思想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过程,认为马克思并未在真正含义上把西斯蒙第列入资产阶级古典学家之列;另一方面依据西斯蒙第本人的理论认为他的贡献和错误都属于那个时代的小资产阶级性质。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学说史上的传统观点一直认为西斯蒙第具有双重历史地位,他既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又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作者对此首次提出了质疑,认为西斯蒙第不能成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本文一方面根据马克思有关思想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过程,认为马克思并未在真正含义上把西斯蒙第列入资产阶级古典学家之列;另一方面依据西斯蒙第本人的理论认为他的贡献和错误都属于那个时代的小资产阶级性质。  相似文献   

4.
前 言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最卓越、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对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特别是大卫·李嘉图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对他们学说中所带有的资产阶级局限性、不彻底性以及若干庸俗成分,也作了全面的批判。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在彻底地批判十九世纪前半期庸俗经济学各个流派的斗争中,科学地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并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胜利地完成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5.
政治经济学是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揭示各个社会形态中物质资料生产及分配的基本规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十七世纪下半期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亚当·斯密、李嘉图在一定限度内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某些矛盾,具有一些科学的成分。但是,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资产  相似文献   

6.
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说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首先把劳动引入经济学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古典经济学家。然而,早期的古典经济学粗糙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并没科学地回答:其一,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其二,劳动如何创造价值;其三,劳动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价值。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形态具有二重性的观点出发,发现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回答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无法解决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7.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英国杰出的经济学家。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名著之一,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同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本文主要试就《原理》所阐释的价值学说、分配学说和自由贸易学说等作一些粗略的介绍。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出生于英国一个犹太人的富有的交易所经纪人家庭。由于婚姻问题陷入宗教纠纷,因而仅受过两年商业学校教育的李嘉图被逐出家门,不得不自谋出路。他利用其父的关系成为交易所的经纪人,到二十五岁左右时成为巨富。于是,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干投入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地质的学习和钻研。1807年,他成为至今仍存在的地质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开始同著名的科学家、哲  相似文献   

8.
亚当·斯密(1723-1790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他在1766年发表的《关于国民财富的本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一次系统地说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劳动是社会财富源泉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劳动二重性学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运用这一学说,马克思成功地解决了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廓清了一百多年来困扰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价值理论的种种迷雾,从而确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正因为这样,马克思强调指出:“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创立的基础,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键。讲好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首先要理清劳动价值理论从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及二者的异同,其次要系统阐释构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范畴及结构层次,再次要紧密跟踪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1.
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受其资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影响,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具有二元性。在本专题教学中,应从斯密的社会观和方法论出发,正确理解他的劳动价值理论二元性以及受其影响的分配理论的二元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批判地总结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上所走过的历史道路,并且吸取了黑格尔《逻辑学》中的合理成分,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今天,学习马克思的这一科学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内容和体系,而且对深入探讨我国四化建设中的若干经济理论问题以及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有着直接的、巨大的指导意义。一、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建立理论体系方法上的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13.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是指原始实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换比倒的决定法则,它必然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商品价格决定和变动相抵触.斯密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矛盾,但没有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李嘉图同样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却坚持劳动价值论的普遍适用性,结果留下了被论敌攻击的口实.马克思解决了李嘉图学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剥削的结果。但是,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息和地租时,就模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并产生了这样一种假象:似乎雇佣工人的劳动只创造自己的工资,而利润(或利息)和地租则是由资本(即生产资料)和土地各自生产出来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的功绩在于试图透过经济现象的外表。寻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他们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由此揭示了利润、利息和地租不过是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增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就为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所代替。庸俗经济学家抛弃了科学地认识资本  相似文献   

15.
西斯蒙第是法国近代著名政治经济学家。①19世纪初,当他出版《论商业财富》一书时,曾经也是一位斯密的信徒,而当1819年他撰写《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时,已经是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反对者和理论批判家出现了。以马克思后来的经济学定位,西斯蒙第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终结者,也是为全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画上句号的人。“如果说在李嘉图那里,政治经济学无情地作出了自己最后结论并以此结束,那末,西斯蒙第则表现了政治经济学对自身的怀疑,从而对这个结束作了补充”》。西斯蒙第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马克思以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建成了一座巍巍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大厦。自四十年代初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算起,至此已化费了二十余年的心血。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还没有完成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工作,也没有完成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创建,所以,这一时期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早期阶段。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研究所获得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发挥异化劳动理论,发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经济规律;改造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并孕育着剩余价值理论的萌芽。下面,我们对这几方面分别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是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吸收并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一个创立了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许多思想对以后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都可以从他那里找到思想渊源。就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教育经济学而言,其中的许多问题,亚当·斯密早在200年前就做过考察并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  相似文献   

18.
《管子》最早提出教育的经济价值观韦石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1723~1790年),于1776年发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把劳动者的技能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他认为学习一种技能,须受...  相似文献   

19.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重农学派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其理论使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对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劳动价值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英法古典经济学拥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但其也有着许多不同,正确认识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及贡献,更好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