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尧艳玲 《职业圈》2008,(14):1-3
目前,中国企业正在一步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是现代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形式。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以及国外跨国公司成功并购的案例,提出了可供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参考的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趋势下,跨国公司为加强其国际竞争地位和推行全球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并购浪潮。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也越来越深地卷入跨国并购的浪潮之中。中国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并购,是我国加快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形式和强大动力,是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加入世贸组织、跨国经营主体的逐步形成和通信交通等基础条件的改善,也为实施跨国并购创造了条件和环境。然而,目前中国企业对跨国并购的理解、参与程度还远远不够,企业对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也缺乏充分的准备。中国企业面临的各种宏、微观因素都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跨国并购理论,分析跨国并购的发展和现状,对指导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参与世界竞争,以及中国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剩余3531字)  相似文献   

3.
薛韬 《职业圈》2006,(5):24
随着国内各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都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海外进行跨国经营.然而,也有许多中小企业对此却显得不太关心,似乎这是大企业的专利,跨国经营离自己太遥远.事实上,跨国经营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中小企业也有中小企业的有利条件,只要注意扬长避短,中小企业一样可以跨国经营.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经济实体日益壮大,开始将经济发展的目光聚焦于国际化,部分企业为了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在结合自身优势及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开始面向国际发展并购经营模式,以此扩大自身的原有经营范畴,提升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跨国并购工作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文章研究中选择企业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这一内容展开深入性的分析,识别风险的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希冀借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就开始走向国际实施跨国并购,但相对于拥有并购"专利"的发达国家企业而言,我们才刚刚起步.在跨国并购历程中,中国企业呈现出了自身的特点,但也面临着太多的问题和风险.文章就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文化整合与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的关系、模式选择、文化整合的流程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石油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文化整合与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的关系、模式选择、文化整合的流程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石油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春节前夕,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部共同主办的2018年中国·尼泊尔跨国春节联欢晚会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隆重举行。今年在尼泊尔举办"2018跨国春晚",是中央交给云南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安排,是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建  相似文献   

9.
余洁 《职业圈》2007,(21):23-24
企业国际化日趋复杂,跨国并购方式日益多样,并购利益各方博弈力量不断增强,这些因素表明识别、评价、化解文化差异因素产生的风险,对企业掌控深层次文化风险、把握跨地域并购脉搏、实现短、长期双赢目标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是中国经济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指引下实现"走出去"发展的重要一年。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1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598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对外投资10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攻城略地必然引发铅火争鸣,《日本经济新闻》年底盘点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时就报道称"迅速迈向大国的中国也在世界上引发摩擦"1。这些摩擦,有不同主义的政治考量、有不同主体的经济盘算,也有不同文明的文化冲突。为了顺利推进"走出去"发  相似文献   

11.
自2000年底中国政府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持续增长期,然而,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大都以失败告终。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的关注。本文对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方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中国企业如何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提供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党的十八大之后,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更有大量的国有企业走出国门。他们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冲突和管理的困难,不少"走出去"的企业遭遇了新情况新问题,给企业在海外的存在与发展带来了困扰。因此,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与国际化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为"走出去"战略提供保障,已经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强调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要以多种途径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化产业国家竞争力弱、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产品贸易逆差大、文化传媒国际影响力低。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培养文化人才,增强文化人才创新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我国文化产品质量;加强文化传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扩大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建设文化强国,需多渠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能让民族的文化瑰宝养在深闺。"自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强调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要以多种途径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结晶,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这些壮举谱写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壮丽篇章,为中华文  相似文献   

15.
正从某种程度上说,"本土化"策略本身体现的是"市场分化策略",即根据特定语言文化市场提供"定制化"服务。美国跨国媒体本土化策略的使用,通过减小"文化折扣"来吸引更多受众,或者在保留适当文化自主性的基础之上减轻西方或者美国媒体被认为所带有的负面影响,从而使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文化、媒介)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感到"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Maxwell,1996)。本土化的内涵是中国媒体机构在"走出去"过程中需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目标,河北省也在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进一步发展中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为更好促进河北省文化"走出去"工程的实施,应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重视双平台建设,同时突出文化创新与国际推广,并将投入与收益相结合,实施品牌延伸战略,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下,油田企业如何以和谐发展的理念,形成整体优势,发挥合力作用,是当前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机关与基层、一线与后勤、上级与下级、内部与外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要充分考虑到赞比亚通胀率高、货币贬值严重,两国运输距离长,运费高等不利因素和风险,有实力的企业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应根据自己的优势,经过考察和可行性研究,趋利避害,努力开拓赞比亚市场,为进一步发展中赞经贸互利合作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需要“走出去”,中国必须“走出去”,这是中国的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国“走出去”的战略中,不仅人要走出去,文化要走出去,思想要走出去,更基础的是企业要走出去,品牌要走出去,产品要走出去。  相似文献   

20.
出口信贷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方式.买方信贷顾名思义就是由贷款银行直接向国外买方提供贷款,使国外进口商得以即期支付本国出口商货款的一种融资方式.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以及我国资本性货物出口的迅速发展,出口信贷业务作为增强我国货物出口及对外投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早已经成为各大银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