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辉英 《职业圈》2008,(20):163-164
对等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当前翻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在各种翻译理论繁荣的今天,仍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存在价值和应用意义。文章就奈达翻译对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其局限性做了粗略评述。  相似文献   

2.
J.R.R.托尔金,英国作家、语言学家,其最著名的作品是奇幻巨著《魔戒》三部曲。《魔戒》自1954—1955年出版以来,风靡全球,已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1998年首次出版中文版,至今已有五批译者的十版译文。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视角,选取实例对比分析丁棣、朱学恒、邓嘉宛三版最流行的《魔戒》中文译本的地名翻译策略及效果,以期得出对奇幻文学专有名词翻译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翻译理论是在文学翻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传统翻译理论框架下形成的翻译策略往往只注重词汇层面的翻译技巧,忽略了翻译背后的文化本质。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文化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本文从翻译的文化本质入手,以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依据,从功能对等的概念出发,提出翻译的对等实质,即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找出最为对应的功能对等模式,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4.
《圣经》是一部璀璨的经典性文学宗教著作,它影响深远。其译本多达上千种,汉译过程对中国文化而言意义重大。《诗篇》作为圣经中最为耀眼的篇章,包罗大量绚丽诗歌,享有至尊荣耀地位。依据尤金·A·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译者努力追求目的语对译文读者的影响和源语言对原文读者的影响对等性。基于此,笔者对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诗篇》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性个案研究,以求达到"最贴切的自然对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然而,在戏剧中占有相当比例的文化负载词有其民族特有性和异域性,为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基于许渊冲所译的《西厢记》,依据奈达对文化元素的五种分类,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角度,分析其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以期得到通过翻译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报服”是《丧服》中的重要条例之一。本文通过总括《丧服》经传中所有对等相互为服的条目 ,全面考述“报服”条例 ,探求其背后所隐含的宗法制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以往经典电影和近年来极受欢迎的英文片名的翻译案例,对比归化理论和异化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应该遵循的四个原则,并试图找到一种符合中国人心理、文化接受能力和语言习得的翻译策略,从而探讨翻译理论和技巧在大众传播领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标准是评价译作良莠的准绳,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有着积极指导的作用.要成为合格的译者,就必须熟悉翻译的标准.文章对中西方翻译标准的理论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译者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作为翻译的语用效果评判标准,笔者对喜剧《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进行了语用对等的评析。以搜狐视频和百度视频作为语料,在语料对比的基础上,在格莱斯的会话原则以及会话含义视角下,探讨特殊性会话含义所产生的语用幽默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汪洋  王宏志 《文化学刊》2023,(1):206-209
从模糊修辞的特点、类型、运用等方面对吴冠中先生的散文进行探讨,并以常式模糊修辞和变式模糊修辞两个层面下的多种模糊修辞手法为例,赏析张培基对吴冠中散文英译本中的翻译处理,结合汉英语言差异及东西方文化差异,从效果对等的角度归纳总结相关的翻译经验,为进一步研究模糊修辞的翻译方法以及我国文学作品的外译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郁文 《职业圈》2008,(6):111-113
文章通过分析以往经典电影和近年来极受欢迎的英文片名的翻译案例,对比归化理论和异化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应该遵循的四个原则,并试图找到一种符合中国人心理、文化接受能力和语言习得的翻译策略,从而探讨翻译理论和技巧在大众传播领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新闻翻译中,众多译者均遵循关联理论翻译观进行翻译工作。而网络新闻翻译与传统新闻翻译相比存在一定特殊性,要想证实关联理论是否也同样适用于网络新闻的翻译过程,就必须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基于此点,本文在概述关联理论翻译观的基础上,以20位网络新闻翻译者为访问调查对象,对关联理论在网络新闻翻译过程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于丽丽 《职业圈》2007,(11):134-134
翻译句子是考试中分量很重的部分,翻译的好坏也是检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和体现.要做好翻译,除了要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翻译理论和技巧并多做练习外,了解英汉差异更重视,因为这是前提.英汉最大的差异是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有了解了这个差异,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吴旭 《对外大传播》2009,(5):31-32,54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约瑟夫?奈教授在20多年前最早提出了"软实力"这一概念。如今,"软实力"可谓大行其道,已经由一个政治学象牙塔里的抽象理论框架,变成了媒体评论和大众沟通中的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典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民族整体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孔子家语》今译为例,基于"语内翻译"理论探讨了典籍今译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出了典籍今译的四个原则,即目的原则、忠诚原则、对等原则和接受原则,总结出了"语篇分析→注释补偿→译文呈现"的典籍今译三阶段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翻译界的大多数学者认为直译和意译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可行的翻译方法.文章从信达雅的角度对直译和意译进行比较,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直译和意译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 但是意译更符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学派最重要的理论。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试论电影片名在维吾尔语中的翻译,在积极探索电影片名翻译的同时,提出电影片名在维吾尔语翻译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在电影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对电影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深度翻译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翻译策略。2014年,美国华裔历史学家、耶鲁大学金安平教授的《论语》英译本由企鹅经典出版,该译本所蕴含副文本的元素,呈现出典型的深度翻译特征。本文以其为个案,归纳译本中的序、前言、附录和文献目录体现出的深度翻译特征,并通过分析译文的评注,探讨深度翻译时的译者角色,以及结合译文中的注释,尝试总结深度翻译时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华典籍翻译和学术外译,带来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地方文化的翻译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确、规范地翻译地方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是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该文从大庆地方特色文化词汇日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结合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探讨译者如何结合日语的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合理利用翻译策略将地方文化词汇...  相似文献   

20.
《尘埃落定》中的众多文化负载词,不仅是其文学魅力的体现,也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这些词汇深刻反映了藏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其翻译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外语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度。葛浩文先生在其英译本Red Poppies中的一些翻译选择,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传达了原文的意境,但在处理某些关键的文化负载词时,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可能导致目标语读者对原文文化内涵的理解出现误差。该文旨在分析葛浩文的英译本中这些关键词的处理方式,指出其中的不足,并结合当前的翻译理论和策略,探讨如何更准确地传达这些深植于文本中的文化元素。该文将考察不同翻译策略对于保持原文文化风貌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效果,力求在尊重原作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翻译方案,以期为《尘埃落定》的英译提供改进建议,并为其他中国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