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尽管现行WTO规则体系中并无统一的国际反规避立法,但从GATT反倾销法的历史和实践看,欧芙在国际贸易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以及欧芙反规避立法的完善决定了以欧芙意见为主导的反规避法迟早会被纳入WTO统一的反倾销协议中。我国加入WTO后系统构建反规避立法不仅极为必要,而且应根据WTO反规避立法动向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尽可能地增强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2.
反规避法律是反倾销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适用有助于维护反倾销法的实施效果,但它也容易被用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手段,对各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反规避法律比较完善且影响较大的有欧盟和美国的反规避法律.分析欧、美反规避法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完善我国的反规避立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规避措施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发展,已演化成一种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建立我国的反规避法律制度对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利益具有巨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反倾销条例对反规避问题作了相关规定,但内容简单且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对欧美国家的反倾销立法考察和借鉴,尽快完善反规避的法律制度,使其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在国际贸易中真正起到维护国家及企业合法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出口商通过改变贸易方式、生产方式等来规避反倾销税征收的做法日益增多。这种规避行为架空了反倾销措施,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反规避措施。本主要介绍了反倾销立法比较完善的欧盟和美国的反规避措施,对两的具体制度进行比较和评析,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反规避--国际反倾销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避是国际反倾销的产物,反规避是国际反倾销措施的新趋势。为规避反倾销.中国企业必须遵守和利用国际贸易法规,规范企业管理和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并尽快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规避立法。  相似文献   

6.
孙健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1):137-139
反倾销(anti-dumping)之规避(circumvention)是国际竞争手段更加隐蔽、竞争形势更加激烈的产物,而反规避(anti-circumvention)制度是国家加强对外贸易管理,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在深入分析欧美反规避制度立法与实践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之下统一反规避制度的可行性,并结合我国实际讨论完善我国反规避制度及如何应对外国反倾销主管机构针对我国企业发起的反规避调查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反规避措施是当前美国及欧盟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中反倾销法的新发展.反规避措施有助于消除倾销,但在另一方面被用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的非关税壁垒手段.本文根据当前欧美等国反规避措施不断发展的现状,力图从反规避措施的概念、范围及规避行为的确认等角度,对这一新生法律现象进行粗浅的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消极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结合我国的外贸实践,提出了该法律现象对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借鉴意义和对外贸易实践的警戒意义.  相似文献   

8.
规避是国际反倾销的产物,反规避是国际反倾销措施的新趋势。反规避调查条款,是20世80年代初由欧美从反倾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自我国加入WTO以来,遭遇反规避调查的案件呈增多趋势,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了不良影响。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反规避调查这一国际贸易新壁垒。  相似文献   

9.
反规避制度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发展,它是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和国际投资活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出现的。随着各国反倾销制度的日益完善,新的规避手段将不断出现。规避与反规避问题将成为反倾销领域的主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相关立法,将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发达国家反倾销法律的成功经验,与WTO反倾销规则相衔接,应对我国反倾销法律进一步完善。应制定专门的《反倾销法》,提升立法档次。在反倾销法中,应明确对新建产业或未建立起来的产业“实质阻碍”的标准,明确“相似产品”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反规避措施,区分实质损害与实质损害威胁的审查标准,引进并强化“公共利益”条款,对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同时反倾销法要密切关注实践的变化,增强预防性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反倾销法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本是保护国际公平竞争、使进口国产业免受外来不合理侵犯的合法措施,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其越来越多地成为隐蔽的贸易保护工具,而中国就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反倾销立法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对我国受反倾销损害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发展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我国反倾销应诉的现状出发,着重从四方面探讨了反倾销的对策。反倾销不仅要企业自身端正态度.积极应对,更要发挥行业协会和政府作用,在国际贸易中有效保证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正确利用国际贸易中的法律法规保护我国出口企业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3.
产业法在宏观上调整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协调产业组织的关系。竞争法在微观上给竞争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机制。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保障经济的健康运行。反倾销法是产业政策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延伸和实现,它吸收了竞争法的公平竞争理念、维护公平竞争。但在全球自由贸易盛行的背景下,它又转而走向公平竞争的反面,成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遏制竞争。这不论与本国产业还是他国产业都有冲突,因此。要加强三者的协调。但在国际上.不论从竞争法还是反倾销法角度作出的协调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缺憾.出于维护我国利益的考虑,我国在完善这三部法律时要加强三者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世贸组织主张在全球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 ,因此提出禁止不正当竞争———倾销。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往往滥用倾销以设置贸易壁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如何应对倾销和反倾销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所允许和认可的隐蔽性较强的非传统的NTB(非关税壁垒)形式.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也是用来对付非公平竞争的必要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己成为各国反倾销进攻的重点目标之一。我国政府应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支持体系,明确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调整出口导向政策;建立国家反倾销的咨询机构和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方面的措施。国内企业也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调整产品出口经营策略;学会运用国际贸易法规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经贸关系中,绿色壁垒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贸易保护形式。它表现出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涵上的广泛性和保护方式上的隐蔽性,对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和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要加快建立绿色预警机制,开发绿色产品,加强和完善我国在环境保护和贸易方面的立法工作,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标准。  相似文献   

17.
倾销同产业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必要条件之一。然在因果关系认定标准上,现有的国际反倾销规则并不明确。若解释为一般原因标准,则过于宽松,容易导致反倾销泛滥盛行,而表征为主要原因标准,又失之过严,难为各成员方所遵守。因此,从反倾销的贸易保护功能及WTO贸易自由化宗旨协调出发,比较现实的是将WTO《反倾销协议》中的因果关系定位为重要原因标准。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我国应坚决反对一般原因标准,力主重要原因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贸易纠纷。2003年中国企业遭遇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已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争端、技术壁垒、宏观经济政策的摩擦也呈上升之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并且积极面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入世五年来,中欧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然而,中欧贸易摩擦也随着贸易额的增长不断升级;中国政府将采取有选择的鼓励进口和适当限制出口等措施改善对外贸易环境,这必将对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和新的挑战,而构建学习型企业,是企业保护自己,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和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过程中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