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正>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本条记载了孔门高足曾参的言论,他说的是自我反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不断检查、反省自己呢?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对它的成员是有所要求的,如果某个人的行为触犯了社会的规则,别人就要来纠正他。  相似文献   

2.
一、《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相似文献   

3.
<正>《论语》首篇《学而》中有这样一段经典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集中告诉我们如何加  相似文献   

4.
《家长》2015,(3):10-1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表现吗?老师教给我的知识复习了吗?曾子(名参)在孔子学生中并不是最聪明的一个,其智远不如颜回、子路等人。曾参虽拙了那么一点,其实并不是笨,只是人比较老实,不太说话,喜欢一个人安静下来反思。不过,后来嫡传孔子学说的反而是他。他著了《大学》,而著《中庸》的孔子的孙子子  相似文献   

5.
诚信与立人     
裴智慧 《班主任》2004,(5):21-23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孔子的传人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相似文献   

6.
《中文自修》2024,(7):63-64
<正>[相关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拿破仑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  相似文献   

7.
1[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吾:我。日:每天。三:多次。省(醒):检查,反省。传:老师传授的知识。[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灌水是否敬业?交网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上网实践?”  相似文献   

8.
彦氏 《小学时代》2016,(8):38-39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跟孔子汇报自己的修身心得,他的方法是:每天都要提醒自己好几次是否把三件事做好:帮别人做事是否忠诚?和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老师传授的学问是否认真复习了呢?  相似文献   

9.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体味这句话,确实道出了人格完善和进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做对了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进行自我反省:替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传授的知识自己是否熟悉了解?"曾子认为这些事是  相似文献   

11.
自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先秦]《论语·学而》  相似文献   

12.
曾子有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作为一名教师,我把它稍微修改一下:"吾日三省吾教:为生谋而不尽乎?与同学交而不信乎?授不省乎?"意思就是:教师每天需要再三反思自己的教学,为学生谋划教学是否尽力?与同学交往是否守信?传授的知识  相似文献   

13.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覬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會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謀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习乎?”子曰:“君子食无求飽,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子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学也已。”  相似文献   

14.
李建业 《语文知识》2005,(10):13-14
《论语》中不少地方用到了数词,它们意思各异,用法有别。本文拟对此作一些简要分析。一、表示虚指数词不表示实际的数目,而表示“多次、很久”之类的意思。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用系数词“三”“九”表示虚指①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相似文献   

15.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①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是孔子最小的学生,小孔子46岁。他性格内向,处事谨慎。三:确数,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三省:即从三  相似文献   

16.
《湖南教育》2007,(8):7-11
叶澜先生认为,一个教师反思三年,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反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反思从词义看是内省(内心反省)、反省(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  相似文献   

17.
片段选读之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考虑,尽了心没有?交朋友,有没有不信实的地方?所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实践过吗?”  相似文献   

1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之后经常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友  相似文献   

19.
在一般人的眼中,"反思"似乎与"反省"或"内省"意思最近,都含有自我省察之意.<论语.学而第一>中有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思通过内心活动指向自己的言行,反思的主体和对象在这儿就合二为一了.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7,(3)
经典名言1.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鲁迅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言乎?传不习乎?——《论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