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象征浅说     
“象征” ,综合起来 ,有下列三种意思 :第一 ,作为一个词语“象征”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本义指“一个木板分成对半 ,双方各执其一 ,以保证相互款待”的信物 ,在这里象征有代表符号的意思。在中国大约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 ,曰 :“杂占者 ,纪百事之象 ,候善恶之征。”象为物象 ,征为征兆 ,讲的是远古先民占卜的方法 ,也有暗示预兆的意思。可见这时象征不论中外都只是一种生活实用方法 ,尚未进入到文学艺术中去。第二 ,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则稍后于前一意义 ,并为古今中外作家艺术家广泛运用。就我国看 ,从《诗经》直至当代 ,象征向…  相似文献   

2.
文本含义扣作品意味是文学意义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文学意义的接受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理解和解释、阐释与批评。理解和解释是对文本含义的揭示,阐释与批评是对作品意味的诠释。文学意义以文本含义为中心,文本含义以一种逻辑统一性或整体性制约着文学意义的显现。作品意味不可能是文化的漫无边际的驰骋,也不能是语言符号无始无终的能指游戏,文本含义使这一切都包括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散文诗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它不仅可以吸收散文和诗的表现手法,还可以吸收其它姐妹艺术的表现手法,可谓集文学表现手法之大成。 1.象征象征是用以代表或暗示某种事物的,由理性的联系、联想、约定构成,或者偶然性而非敌意的相似而构成的;特别是以一种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示看不见的事物这样一种艺术手法。由于象征手法在不同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在我国文学研究领域,象征艺术以其特有的瑰奇玄妙色彩吸引了广大文学探测者的注意力,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象征”一词源出希腊文,本指“一块木板分成对半,双方各执其一,以示友爱”的信物,后来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或符  相似文献   

5.
象征解读:小说审美分析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是文艺创作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的内容在特定经验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具体直观的表现.就小说文体而言,严家炎先生认为象征性小说就是以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某些观念、哲理或情感,即人们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那类作品.  相似文献   

6.
象征主要是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它用一事物去暗指另一事物,用某种特殊事物来 类比一个与该事物有着相同或相近特征的事物,从而表达相关情感。电影艺术产生后,象 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影中,一个建筑物、一个动作、一个字眼儿,甚至是主人公身上的一 个装饰物都有着深刻的象征含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了象征这个角度去理解文学的审美表现形态,把文学视为一种象征形式。文学与整个人类精神的关系是一种象证性的表述关系,文学形式象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象征活动,使作家隐秘的内心感受化为作品的对象形式,同时也意味着文学作为符号同作家情感的象征关系。  相似文献   

8.
象征主义和象征修辞格是基于象征符号的两个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象征主义文学是一种现代派文学思潮,而象征修辞格则是一种传统文学修辞手段。混淆这两个概念会在文学与修辞学的教学和欣赏上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9.
象征就是用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来代表或暗示抽象的精神世界。象征是具体的意象。中英诗歌创作重视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象征手法,主要是局部象征和整体象征两大类。  相似文献   

10.
古人认为石是一种载体和大地文化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石头"是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意象,是一个承载着极其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审美蕴涵的特定文化符号.曹雪芹对这一意象创造性的成功运用,使得<红楼梦>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终结性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我们研究文学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首先应阐明文学的一般含义及其特点.简言之即文学与其他事物和现象有何区别.文学,这个词来自于拉丁文,系指人们用文字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书写和印刷的作品的总和,统称之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俄文中对文学的解释有两个意思,即文学和一般文献.凡遇到艺术文学以外的著作时,一般都要译作“文献”从以上对文学这个词总的解释,我们可以这样说明,文学不是一个人创造的,也不是十个人或百个人创造的.而是全体人民,整个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因此,文学是全体人民,整个人类社会的财产,也可以说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2.
“象征”,综合起来,有下列三种意思: 第一,作为一个词语,“象征”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本义指“一个木板分成对半,双方各执其一,以保证相互款待”的信物。在这里象征有代表符号的意思。在中国大约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曰:“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象为物象,征为征兆。讲的是远古先民占卜的方法,也有暗示预兆的意思。可见这时象征不论中外都只是一种生活实用方法,尚未进入到文学艺术中去。第二,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则稍后于前一意义,并为古今中外作家艺术家广泛运用。就我国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些人常把比喻和象征混为一淡,还有的把象征误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我想就此谈点自己的意见。比喻修辞中的借喻与象征有相近之处,它们都是借用某一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但借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类不同事物,只在某一方面打比方,意义比较具体明确。而象征体和被象征体之间的意义则不十分明  相似文献   

14.
张波 《文教资料》2007,(24):114-11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擅用暗示手法而著称文坛。《一个已婚男人的故事》是她的一部残篇。在这部作品中,她使用了许多象征手法。笔者在文中对这部作品中的一些象征手法进行剖析。在剖析了象征符号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的同时,笔者也结合原文的部分片段,指出了小说中的一些象征符号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双桅船     
舒婷 《阅读与鉴赏》2009,(11):46-46,39
象征是指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虽然甲事物本身只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但也要给予充分注意。这首诗中的“船”和“岸”就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一般把它们解读为情侣关系。  相似文献   

16.
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不应是象征体本身的那个具体形象,而是它所暗示的约定俗成的普遍性意义,或者是非确定性的其它意义。德国哲学家卡西勒认为,象征就是在知觉符号和某种意义之间建立起隐秘的联系,并把这些联系显现于我们的意识当中。知觉符号即作品中具体可感的形象(意象)。从黑格尔关于象征型艺术的论述中我们已经认识到,由于“意义”或“理念”“本身还是抽象的,未受定性的,所以不能由它本身产生出一种适合的轰现方式,而是要在  相似文献   

17.
象征意蕴是指文艺作品中形象或意境的深层意味。文学作品的象征意蕴是由文学话语含义的丰富性、文学作品的符号性以及读者理解作品的差异性等原因而形成的。《老人与海》的象征意蕴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类的精神风貌,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态度、生存心态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8.
一、符号世界与客观世界 罗素说:“如果A引起B的‘观念’.A就是B的符号。”这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只要能用来标识、指称另一事物.能引起关于另一事物的观念,能在观念中充当另一事物的替身,它便是另一事物的符号。它怍为另一事物替身的资格,或者说它所标识的含义,是主体的人所赋予的。也就是说,人是通过神话、宗教、语言、艺术、科学、历史等符号形式来认识客观世界的,客观世界也是通过这些符号形式而为人所认识的。  相似文献   

19.
典型人物是具有多层次的象征功能的能充分地激发欣赏者的多种审美鉴赏能力的社会性象征符号。这从以下几方面的论述可得到证明。一、典型人物是审美鉴赏的社会性象征符号 1、典型人物的符号性按照符号学的观点,典型人物既是一种表示作家某种观念形态的符号,又是一种寄托读者经验和情感的符号。这是由于典型人物的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的差异性所决定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是两种方向相反的审美创造过程。按信息论的观点,文学创作是从  相似文献   

20.
象征是以特定的具体形象表现或暗示某种观念、哲理或情感,运用到创作上就是一种托物取喻以言志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象征主义手法是指整部作品都充满着象征,它不是个别词句的象征,也非段落部分的象征,而是整部作品的形象体系都具有象征性,它隐喻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象征主义手法与象征手法虽有一定的继承性,但在本质上却大相径庭,强调整部作品的象征性,直接表达主观感受,象征的内涵较虚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