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寻求教育学研究生课程自身形态上的突破,本着"以‘学习科学’之名,行‘学习科学’之实"的理念,研究者扎根于N大学教育研究院"学习科学导论"(双语)研究生课程的现实情境,试图以学习科学代表性方法论设计研究为指导,历经近三年的三轮迭代循环,应用已有研究成果形成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框架,逐步建构和完善参与式学习环境。参与式学习环境是一种促进学生通过参与真实实践活动而实现有效学习的支持性环境,学生作为"共同设计者"与教学团队协作设计和实施教学,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参与式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多机会以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并发展其专业身份。为了探明参与式学习环境的有效性,研究者综合采用课堂观察、视/音频记录、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的演变过程及学生在其中的表现与体验做出详细记录,并收集学生在参与式学习环境中所生产的各类产品(如反思周记、教学方案等)以了解学生在参与式学习环境中的发展。研究结果显示,全体学生表示出对参与的积极态度,认为这种参与在教育学研究生课程中是必要的体验;通过参与设计实践,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科学的相关知识,增强了专业实践技能,并且提升了对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认识;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式学习环境也获得了持续性改善,由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程体验,形成更符合学习者需求的课程;学生参与受到时间与精力、学习观念、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学习共同体内部的人际/组间互动与协作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参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与现状进行研究,以湘西德夯苗寨为例,进行实地调研,一方面从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几方面入手,对其正面影响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以"人"为中心,树立参与式的发展理念,务必增强对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初等数学研究"课程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和建构主义观点为依据,对"初等数学研究"课程的教学实施参与式教学法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所谓参与式教学,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马斯洛创办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这种学说认为"教育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高度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主张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亲身体验和自我评价,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非指导性教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又出现了一些理论,例如"建构主义学说"、"多元智能理论"等,这些都可以说是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参与式教学进入我国,并得到了国内学者的研究和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参与式教学在我国中小学课堂上的运用已经趋于成熟,并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学思结合,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是新课改提倡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参与式教学课堂活跃,学习氛围浓厚;学习交流过程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充分结合,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我将从高中语文古代论说文的教学现状、参与式教学在古代论说文教学中的实践、参与式教学在古代论说文教学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参与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论说文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要实现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应用参与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案,创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参与式教学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注重日常中与学生的互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式的理想化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一、参与式教学的特点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作为出发点,在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原则下开展的自觉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非常强,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参与式教学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为了明确参与式教学的作用机制,为参与式教学改进提供依据,以"卫生管理学"的课程教学为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Bootstrap方法的中介效应分析,得出了"教学过程质量在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参与式教学的条件,提出了完善参与式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美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1995年到2004年产生的935篇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这些年,美国教育技术博士论文较少关注理论研究而主要关注应用研究,以解决微观问题为主,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设计"与"应用"范畴,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领域,追踪并研究不断出现的新媒体及其教育应用,关注群体多样,学校教育领域中的研究注重针对具体学科展开深入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业逐渐向电子方向的结构调整,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更注重专业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参与式学习与行动模式以学生为本位教育理念,在实验教学课程中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使用电子手段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和商务信息的搜索、加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业逐渐向电子方向的结构调整,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更注重专业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参与式学习与行动模式以学生为本位教育理念,在实验教学课程中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使用电子手段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和商务信息的搜索、加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教育田野研究具有情境性和生成性的特点,情境性与生成性的和谐统一是教育田野研究的必然走向,情境生成也成为教育田野研究的独特视角。田野研究中的情境生成主要包括问题情境化、方法生成化以及结果认同化三个方面。从学科传统上看,具有人类学学科背景的研究者更注重研究的整体主义视角,注重与当今教育现象的整体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相契合;而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研究者更注重研究对象的生存境遇,赋予其更多的教育情感和人文关怀。情境生成的视角有效规避了不同学科立场"以方法为中心"的研究倾向,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定是注重多学科视角的合作与融合且"以问题为中心"。对教育田野研究成果的信度评估要基于其自身独特的价值情境,更多地尊重研究者在特定情境中的研究立场、经验事实和理论解释;对其效度评估则要以真实的情境为评判标准,直面研究情境中的具体对象,为读者提供理解与沟通的可能性,进而产生情境共鸣,以达成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