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渐渐进入"寻常校园里"。手机媒体功能丰富,寓教于乐,给高中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快乐和便捷,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尤其是手机滥用、错用对高中生正确价值观、合理行为规范和正当交往方式的形成构成了很大威胁。当下如何理性分析手机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采取相应对策,是摆在每一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高中生手机使用的现状,指出了高中 生使用手机的现实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然后分析了高中生 对手机使用情况的不同认识,像利与弊的认识、自我约束力的 认识以及实践行为的认识等。最后提出了教师采用多样化的 引导方式,家校合作把握教育良机的策略来提升高中生对手机 使用的认识。这对高中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临沂市高中生假期使用手机调查研究表明,高中生假期玩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且他们主要用于娱乐为主,并存在使用时间过长、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学习下降、正常社会交往的弊病。原因在于高中生自身的自控力较差、手机自身的优点和父母的管教不严所致。要教育高中生摆脱手机的掌控,需要学校、父母和高中生三方努力。  相似文献   

4.
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也逐年增加,手机多兼具通信交流、娱乐视听、学习管理等多样化操作功能,影响逐渐扩大。高中生使用手机的人数逐年增加,其学习生活也受到了诸多影响。本文主要从高中生使用手机的行为入手,探究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手机功能具有多元性。对于高中生而言,手机不可或缺。然而一些学校担心学生沉迷于手机影响学习,于是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学校采取"一刀切"之方法不可行,如何让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才是新命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逐渐成为公众普遍接纳的一种沟通方式.作为引领短信文化发展的主力,高中生的成长和社会化进程深受短信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中生对手机短信的依赖情况,认为高中生对手机短信依赖程度较高,并对其人际交往、情感发展、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应采取必要的干预策略: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手机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手机短信在学校管理和高中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政府加快相关法制建设进行和监控技术的完善,规范管理;建立社会、家庭、学校联动的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原由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变成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信息交流工具.但手机对于主要任务是学习的高中学生而言,的确是一大"祸害".现在的手机简直就是一台微型电脑,上网、聊天、游戏、影视等等一应俱全,它对高中生的诱惑是巨大的.而高中生的自我控制力比较差,有的学生上课就偷偷玩手机,不认真听讲,长期下去致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学生晚上不好好按时休息,拿出手机聊天、游戏或者看电视剧,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有一些学生甚至在考试时利用手机作弊等等.由于手机更新换代非常迅速,学生之间还会形成一股新款手机攀比风.所以进行一次"高中生不带手机进校园"的主题班会是十分必要的,不带手机进校不仅有利于端正校风、学风,更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手机也悄然地走进了中学校园,成为高中生必不可少的联络工具。作为一把双刃剑,手机在给广大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目前,国内的中学教师普遍认为手机对于高中生而言弊大于利,多数学校采取“禁止在校内使用手机”的一刀切式的管理模式,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如何引导高中生在校园内合理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中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手机等通讯工具的日益普及中,人们的生活不断地快捷化,而人们所处的环境也逐渐复杂化.心智发展不够成熟的高中生,极易受到各方面的诱惑.素质教育,对高中生知识、能力方面的高要求等,都向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个个新问题.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高中生正处在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特殊时期,可以说是"长大但未成人".在这样一个时期,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但是又不是真正的、全面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不再是普通的通讯工具,它成为了人们生活、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此同时,高校学生手机成瘾现象也日显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从学生"手机控"现象出现的原因、大学生"手机控"症状的主要表现和应对措施的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高校管理者的管理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手机通讯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加强手机通讯服务中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些侵权行为主要有欺诈、强制交易、骚扰等几类,应从安全权、隐私权、安宁权等方面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本文论述了手机通讯服务中的侵权责任及手机通讯服务中侵权行为的法律应对.  相似文献   

12.
手机通讯软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其市场占有份额也必然成为互联网巨头们争斗的战场。NHN Japan推出的手机通讯应用Line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全球用户突破2.3亿人,80%用户来自于日本以外的国家和地区。Line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本文将盘点Line敢"叫板"微信的几大法宝。  相似文献   

13.
关于“手机依赖”的研究是目前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高中生是手机的主要拥有者之一,研究高中生手机依赖现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调查发现,高中生几乎人人拥有手机,并且一部分人开始出现手机依赖现象。高中生心理发展程度、生活环境、人格及个性等因素是导致手机依赖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如何减轻或消除青少年手机依赖是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正确引导、强化监管,高中生应加强自我约束,才能从根本上减弱或消除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智能手机的诞生将传统手机仅有的通话和短信功能拓展到通过移动网络了解新闻时事、导航、交友、购物、阅读电子书、看视频等,手机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与此同时,一些人也越来越不能脱离手机,沦为"低头族",成为了手机依赖症患者,初中生便是其中一个群体.本文就初中生手机依赖症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干预手机依赖症提出了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手机作为便捷的通讯工具,已经大量涌进校园。现在手机已经越来越智能化,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资费越来越便宜,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新宠。在校寄宿的中职生几乎人手一机,甚至对手机产生了严重依赖。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不仅仅把手机当成通讯工具,而且是当作个人电脑使用。手机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那么,我们应如何加强学生手机的管理,怎样化弊为利、发挥手机的正能量呢?一、手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中职生的学习任务轻,压力小,他们渴望了解新事物、新信息,求知欲强  相似文献   

16.
手机的普及推动了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成为一种高效可行的学习模式。通过对基于手机移动的学习定义和内涵剖析,结合远程开放大学教与学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必须充分结合手机的通讯功能、联网功能和计算机存储功能。当前,手机移动学习在远程开放大学中的应用模式有手机通讯的学习、手机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等。  相似文献   

17.
徐建 《考试周刊》2013,(76):179-180
信息社会,大多数高中生都有手机,近年来作者就高中生手机的用途及管理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总体来说,高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教育者要在管理上转变思想,变堵为疏,重在引导,强化监管机制,对违规手机暂代保管.  相似文献   

18.
集电话、短信、上网于一身的新型媒体——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手机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人性化的特征吸引着大学生。手机作为一个现代的通讯工具,打破时间、区域的限制,改造原有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方式,帮助大学生扩展自己的社会网络,它的信息输入(如接收通知、上网看新闻等)和输出(告知他人信息、编辑文字等)功能,使得大学生能与他人和外界进行很好的互动。而大学生凭借学习能力,很快就发挥出手机通讯技术在扩展自身的人际网络的作用。本文结合现在国内的关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论述了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对人际互动方式的改变,及对大学生内部群体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手机通讯网络对技校生思想政治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提出了新形势下学校应采取的对策,充分发挥手机通讯网络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时下最普及的通讯工具,并且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之所带来的"手机依赖综合症"危害困扰着许多学生。人文科学系开展的"举头望未来,低头拒手机"的无手机课堂主题活动,在全校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从"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氛围""教师以身作则,师生共同监督""以点带面,齐抓共管"三个方面来探索该系学风建设的新途径,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校的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