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审美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形成创作潮流,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在当下娱乐当道的媒介环境下,这一"主旋律"电视剧如何才能吸引观众,赢得市场?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别从现实主义审美、浪漫主义审美以及消费主义审美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明清王骥德、李渔有“世之腔30年一变”之说,当代戏曲音乐家也认为越剧形成后100年内声腔平均十几年一变。这是因为,音乐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新的音乐跳动着新时代的脉膊。由于时代的前进,人们对戏曲艺术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戏曲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欣赏情趣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广播戏曲不同于舞台戏曲,无直观形象,属声音艺术。所  相似文献   

3.
1920年代中国电影最主要的美学特点是审美的通俗性。这种通俗性审美特点是在新旧文化碰撞交融的上海,以电影商业化制作发行为根本,在观众接受、大众传媒和文人参与电影制作形成的互动"场域"空间中形成和发展的。大众传媒培养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电影商业运作又迎合了市民休闲需要,文人参与电影制作又使得电影具有教化意义,对"场域"参与者关系的互动分析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1920年代中国电影的审美通俗性。  相似文献   

4.
论余笑予的戏曲导演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笑予是新时期以来真正开拓现代戏曲导演艺术的功勋卓著者,也是最早明确提出戏曲的创作、演出“应该确立导演的主导地位”的戏曲导演艺术家及当代台湾戏曲导演艺术的引领者.他虽然作为在解放初期就系统受过斯坦尼导演体系思维训练的极少数的戏曲导演艺术家之一,但他的戏曲现代戏的导演思路却处处都可见出他对他所非常熟悉的传统戏曲的表现性元素的借鉴痕迹,而与百年来戏曲变革的魔咒——话剧+唱——若即若离.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追寻其根源就在于他自觉地寻求古典戏曲与现代戏曲观众审美需求的最佳契合点,这构成了余笑予戏曲导演艺术的最主要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楚剧这种地方花鼓戏的一些活泼自由的东西注入比较古老而规范的京剧中去”;二是“寻觅与建构新的演出样式”;三是追求具有当代审美意识和剧场效果的“当代戏曲”;四是在剧目选择和导演处理上尊重彰显剧种特色;五是以对流派创始人独创精神的学习来反对“流派隔离”;六是以强化戏曲导演的中心地位来最有效地凸显表演艺术家的才华;七是坚守技艺的表演与趣味的呈现并重的导演理念.为此,他反复强调他所提出的“拆墙”观念.  相似文献   

5.
陈雅新 《文化遗产》2016,(4):96-103
《聊斋》名篇《胭脂》情节精彩、富于戏剧性,以此为故事蓝本改为戏曲作品有其自身优势。但由于时代精神、作家身份和观众群体的不同,旧的题材总会有不合时宜之处,戏曲改编应以当下的道德观念、审美意识为准绳,寄托当代人的所思所虑。此处,为发挥剧种的艺术优长,毫不吝惜地修改故事蓝本的情节和格调,以达到"质"与"形"的统一,否则难以产生基于剧种特性的审美愉悦。戏曲的审美精神以"主观表现"和"抒情写意"见长,对情节合理性的追求要适度控制。本文以"胭脂"故事的戏曲改编为个案,探讨相关的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金燕  李明 《新闻界》2012,(17):21-24
观众对作品的审美心理特征随着文化的演进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会相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观众对动画片类型的兴趣,从而改变动画观众的审美情趣与习惯。本文通过对影视动画观众的这种变化的全面考察,梳理出我国动画观众的审美前期、中期与后期的心理特征,为我国动画创作提供一个参考角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银幕男性呈现"中性"和"阴柔"的气质,由此引发了"小鲜肉"的审美风尚,并逐步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审美思潮。这种社会审美的形成,是女性主义透过大众媒介宣传并被大众所接受的结果,符合了女性对男性的构想。同时,在身体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身体"已经成为审美的对象和审美的主体,银幕男性在时代审美和身体需求之间,在内外合力之下形成了全新的审美风尚。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处在一个消费时代,我们占有着形形色色的物品并将自己物化成商品,被自己和他者消费着。  相似文献   

8.
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在审美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但它不追踪流行时尚,而是通过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对人的内心世界的真诚关怀、对现实生活的诗意阐述、对地方风味和地域文化的准确把握,赢得了市场和观众.本文从现实主义的回归、风格化的审美形态、诗意化的人文关怀等方面阐释电视连续剧<五月槐花香>的审美品格,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水墨动画与戏曲审美想象空间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时期以来,以水墨动画为代表的新技术频频出现在戏曲电视片当中,从戏曲栏目片头到大型戏曲专题片中的特技,戏曲水墨动画的出现总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新的视觉艺术组合方式形成了惊人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时新苗 《声屏世界》2016,(12):23-24
随着电视和新媒体近几年的飞速发展,电视专题节目想要在激烈竞争中稳定和扩充收视人群,就必须在保持节目的新闻性和社教作用的同时增强艺术审美表达,让观众的收视成为享受.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多年来众说纷纭,笔者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图书馆的双重职能:“服务历史职能”和“服务现实职能”,主张图书馆学应该围绕这两项职能进行研究,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二元性,即“服务历史研究”和“服务现实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网络资源开发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信息的海洋.面对茫茫大海般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如何在互联网上准确、快速地查找信息资源,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重庆抗战历史文献中心以罗斯福图书馆的保护利用和重庆图书馆及全市收藏的抗战文献的保护开发为基础,搭建共同体系,展现抗战历史文化的立体形态,传递和表达抗战遗址与抗战文献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信息,将它们融入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此加强社会民众对抗战遗址和抗战文献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抗战历史文化的普及,抗战革命历史的传承,民族抗战精神的永续。  相似文献   

14.
15.
独立学院图书锗建设的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独立学院得以迅速发展,然而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瓶颈,探究突破制约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瓶颈的对策,以保障其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视野下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课题。阐述了研究型图书馆的内涵,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意义,着重讨论“211工程”重点高校在现阶段如何建设研究型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以来的图书馆在建造发照过程中,竖立过不少碑刻,这些碑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另外这些图书馆碑刻还具有补史之阙、正史之谬的重要作用。近代图书馆与以往的藏书楼有很大的不同,在民国碑刻中主要表现为藏书思想、藏书种类、受益对象的转变,其中一些碑刻还详细记载了图书馆经费的来源,这些对历史学、图书馆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革时代的心态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心态基本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其非主流倾向可能干扰学术研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剖析图书馆学研究中上述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就克服不良心态,促进学科健康发展陈述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动画角色的符号传达进行研究,力图挖掘动画角色的表现潜力,以符号学的研究视角拓宽动画角色的审美研究。本文以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的互动关系模式作为理论的构架,将动画角色进行符号上的能指与所指划分,并综合消费社会理论,构建动画角色符号认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职务设计理念入手,提出了提高员工工作热情的原则和着眼点,然后落实到作为一个组织的图书馆工作中,从职务投入、职务丰富化、职务轮换、环境改造四方面来论述图书馆改革中应该进行的职务设计,以此来调动很有职业倦怠的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