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创富急转弯     
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世界的财富将有一次大的转移,即从物质拥有者手中转移到知识智能资源拥有者手中。特别是新知识和高智能的拥有者手中。这提醒我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未来企业的资本不仅仅是物的资本和货币的资本,而是要求人的智能和发挥人才智能资本的作用。如果说传统产品属“集成资源”,而未来的产品则属“集成知识”,正如国外学者所说的那样:智能资本将导致“世界财富的一次大转移”,即企业的成功将从自然资源的拥有者手里转到那些拥有思想和智慧的人的手中。  相似文献   

3.
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劳动产品,其获得需要所有者本人付出时间、脑力、体力、财富等代价;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其转移知识给他人的行为,必有其相应的动机和原因.文章认为知识转移的动因由内驱力和外推力共同组成:内驱力是促使人们进行知识转移的根本动力,而外推力是人们完成知识转移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知识的增长离不开员工之间知识转移,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组织开展知识转移活动的关键,而知识转移的效果又取决于高位势知识员工转移知识的意愿和低位势知识员工吸收知识的能力。本文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引入知识吸收系数,探讨高知识位势员工、低知识位势员工和企业三方的利益机制下知识转移的效果,分析了多种激励机制在促进组织内知识转移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对知识拥有者采用精神激励加团队收益激励的策略,最有利于员工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5.
穆文奇 《情报科学》2023,(5):74-80+90
【目的/意义】知识转移是实现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核心要素,通过智能技术对项目管理进行赋能,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知识转移及反馈优化,强化项目参建单位之间的多主体知识转移效率,对新时期提升项目管理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对工程项目情境下知识转移的动机、主体、周期进行界定,构建工程项目知识转移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探讨智能技术赋能下全生命周期知识转移和多主体间知识转移的路径,实现对传统项目知识转移的改造升级。【结果/结论】智能技术赋能下,工程项目管理能够更加全面实现全要素协调组织,能够实现全生命周期知识无损传递,全面提高多主体间知识转移效率、降低协调沟通成本,在应对更加复杂综合的工程项目时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创新/局限】创新提出智能技术赋能下工程项目知识转移的总体路径框架,并从宏微观两个层面解构智能技术赋能机理,局限在于未引入实际案例数据开展实证研究,未来可进一步补充。  相似文献   

6.
知识创造的复杂适应系统角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知识创造系统的适应性主体是知识单元及其拥有者的组合体,从而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知识创造系统的刺激反应模型,并分析知识创造的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7.
多Agent建模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虚拟企业中各规模、实力不相同的成员企业在知识转移活动中进行重复非对称博弈,根据不同收益,选择有利策略逐渐模仿,而最终采取某个策略达到演化稳定均衡状态.依据演化博弈理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础理论,采用复杂适应系统多智能体(Multi-Agent)的整体建模仿真方法,运用Netlogo仿真平台创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非对称演化博弈仿真模型,在不同的收益参数下运行模型,对虚拟企业成员知识转移行为进行非对称合作竞争博弈演化仿真分析,得出各非对称成员企业在进行知识转移活动时应采用的策略,同时模型的建立和运行也为研究虚拟企业知识转移行为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4,(9):129-133
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的知识转移改进模型。以国家电力智能调度支持系统的开发管理为例,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建设背景、研发过程以及IMKT-L模型在其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应用分析。通过知识转移效率比较,表明了IMKT-L模型能有效降低知识在转移过程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万胜 《情报杂志》2005,24(12):19-21
通过客户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求得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解,从而获得促使客户知识共享的条件.就解决知识拥有者与需求者之间共享动力匮乏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揭示了企业与客户间通过知识共享,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着手,通过分析联盟内部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对各企业知识存量的影响,探讨了联盟企业间知识转化和扩散的特点及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演化仿真模型。最后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Blanche模拟了联盟内部企业向合作伙伴学习新技术,解决自身技术难题的过程,并对企业间技术交流活动中的知识转移状态进行了仿真描述。  相似文献   

11.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是衡量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的课堂当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因而也就成了课堂的主宰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企业网络各属性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建立了企业网络知识转移的多智能体仿真模型,分析了网络规模、联结密度、联结强度和联结久度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以及临近性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对仿真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网络规模、联结密度和联结久度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正向影响,企业间客观存在的临近性差异会对不同网络属性的作用发挥起到增强或削弱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项目开发中多个参与主体间知识转移机制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征  刘祚艾  刘捷 《情报杂志》2007,26(11):10-12
通过分析项目开发中参与者相互间关系结构与特点,探讨了各知识主体间知识传递和转化的特点及机制、构建项目开发中的知识转移和演化的仿真模型,并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Blanche分析了项目参与主体在一个假定的情景语义交互中,对项目活动中知识转移状态进行了仿真描述。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转移.图书馆知识转移包括馆藏及虚拟资源的显性知识转移,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隐性知识转移.提出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模型,并分别分析了两个层面的知识转移模式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项目开发中参与者相互问关系结构与特点,探讨了各知识主体间知识传递和转化的特点及机制、构建项目开发中的知识转移和演化的仿真模型,并利用多智能体仿真软件Blanche分析了项目参与主体在一个假定的情景语义交互中,对项目活动中知识转移状态进行了仿真描述。  相似文献   

16.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虚拟企业组织中合作与竞争并存,知识共享与转移成为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盟员企业间的知识转移,能够增加其收益;盟主企业对盟员企业知识转移的激励行为,能够适当降低盟员企业知识转移的风险和成本,提高整个虚拟企业的知识收益.文章依据演化博弈理论及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本理论,建立了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对盟主企业的知识转移激励行为与盟员企业间知识转移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得出盟主企业在针对盟员企业知识转移行为时应采取的策略.通过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理的演化博弈分析,将有助于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博客的知识转移与一般知识转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娟 《情报科学》2008,26(4):586-590
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基于博客的知识转移与一般知识转移的异同,包括知识转移驱动、知识转移过程以及知识传输渠道等.进而提出了基于博客的知识转移的企业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国外知识转移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转移是知识转移者与知识接收者的一种互动.本文对当前国外有关知识转移的意义、知识转移的目的、知识转移的模式、组织知识转移的方式等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此作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企业知识转移模型与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价值链对于企业知识转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分析知识价值链在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功能,剖析知识价值链上企业知识转移的双重路径,构建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企业知识转移模型,并阐释企业知识转移绩效形成与构成,在此基础上设计企业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ELECTRE Ⅰ方法进行企业知识转移绩效评价,并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企业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模型、指标与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知识转移过程理论和技术联盟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通过实际采集的数据对技术联盟过程中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简效适配测量与绝对适配测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模型数据进行整体适配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转移实施过程显著影响知识转移效果;对于潜在变量知识转移实施过程来说,知识转移投入、知识转移方式和知识转移情境适应性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联盟双方的信息对称性对组织知识识别能力有正向显著作用,组织的知识识别能力对知识转移实施过程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通过正向显著影响知识转移方式而对知识转移过程有间接的促进作用;知识源的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情境适应性有正向的积极影响.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路径以及促进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