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体育》2001,(1):6-6
亚洲杯、亚青赛取得的成绩倒还在其次.尤为让人感到高兴的是中国队又涌现出一批年轻、富有朝气、优秀的球员。作为明年世界杯预选赛的“前哨战”.有望冲击世界杯的亚洲诸强在参加本届亚洲杯、亚青赛时.都充实了大批年轻球员.提前为世界杯做准备。日本和韩国作为明年世界杯的主办中.把一大批的优秀的国奥队队员选拔进了国家队。日本队阵中有9人参加过奥运会.韩国队则达到了13人,  相似文献   

2.
为了激励国家队球员在今年世界杯比赛中争取好成绩,广州一家企业日前宣布:他们将把庆祝中国队打进世界杯而生产的“首次进军世界杯”纪念表第一号表专门奖励给中国队在决赛阶段第一个进球的队员。  相似文献   

3.
*国家队的这次失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 *作为球员本身来讲,不单纯是考虑国家队没出线的问题,还得要考虑我们自身的问题; *无论球员、俱乐部还是足协,首先要冷静下来,都应该总结自身的毛病; *怎么样让球迷重新回到球场里面,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我现在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只有-个目的,就是想好好踢球,想拿到我该拿到的那份工资…… 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失利,对于中国队的每一个球员来说都是痛苦的,他们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中国队未出线既然早已成为现实,那么面对压力又如何?人都要学会去承担责任。作为中国队的副队长,肇俊哲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较强责任心的球员,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中。当国家队无缘2006世界杯的残酷现实摆在他面前时,小肇心里依然内疚……  相似文献   

4.
球员赞语 前国脚谢峰在谈论国家队此次世界杯外围赛的前两场比赛时说:“阿曼队是B组中实力最弱的,进攻根本没对中国队形成威胁,中国队赢了正常,实力在那儿摆着呢!”谢峰认为中国队这场比赛在战术上与以往相比没有大的改变:“对手太弱了,你说攻防能看出什么?说句不好听的,我们深圳队打阿曼都不一定输!”另外谢峰还认为国足的运气也不错,在谈到中国队的出线前景,谢峰说:“从前两场比赛看,中国队对出线充满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曾经征战德乙的周宁在看了国足前两轮  相似文献   

5.
由于部分现役国家队队员在12分钟跑和5×25米折返跑的测验中未能达到中国足协规定的标准,施拉普纳不得不重新挑选队员。组建新一届国家队,此举迅速招来不少的议论。 有议论这样指出,“曾雪麟执掌国家队教鞭时,不断地挑选队员试阵,进出国家队大门的有五、六十人之多,由于基本阵容(也称主力阵容)不固定,导致上场球员之间的配合不默契,终于酿成了“5.19”之祸。现在施拉普纳挑选过的球员已超过90人,但中国队的基本阵容仍没有固定,施氏甚至还流露出要继续挑选队员的意思,而现在离广岛亚运会越来越近了,除去国脚回母队参加甲级联赛的时间,真正留给国家队球员在一起练配合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如不赶快把基本阵容固定下来,恐怕中国队将完不成广岛亚运会进入四强的任务,施氏将成为中国足球的罪人”。应该说这种议论(或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中国足协“凡12分钟跑和5×25米折返跑不达标者,不得参加甲级联赛和入选国家队”的“死命令”摆在那里,你说,施拉普纳该怎么办呢?谁叫那些中国足坛的“佼佼者”偏偏又是“娇娇者”呢?施氏的“重招兵马”实乃不得已为之。  相似文献   

6.
盖沛东 《新疆体育》2001,(2):8-12,31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才能算作中国队出征世界杯的时间呢?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都不是。米卢找到了一个时间。2000年12月13日米卢亲自把世界杯预选赛倒计时的牌子挂在了国家队训练场的栏杆上。至此。中国足球一个新的轮回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国家队在亚洲杯赛尝试了全攻全守的打法,结果一败涂地。一时之间,专家、球迷议论纷纷。一种说法认为长期以来的“防反”让中国队风格僵化,战术单调,对手了如指掌而易于防范,早已走入死路,现在尝试全攻全守,虽不成功,但方向值得肯定,应该成为中国队在世界杯预赛中的主要打法。另一种观点认为“防反”乃是由中国队目前的实力和队员特点所决定的,改之不易,亚洲杯赛的惨败已证明尝试已经完全失败,全攻全守对中国队而言乃“巧妇做无米之炊”。在冲击世界杯的征途上,中国队只有采用“防反”老套路,力争发挥自身特点,才有成功的希望。两种观点水火不容,大相径庭。 打法的争论,在中国足坛由来已久,反反复复,并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苏永舜曾经带出了中国足坛迄今为止最有风格、最有特点的一支球队,但他最后还是被另一支更有特点  相似文献   

8.
梁凉 《新体育》2007,(9):18-18
中国队能否完成目标? 这是女足世界杯第二次在中国举办。第一次是1991年在广州举办的,当时在主教练商瑞华的带领下,中国队被瑞典队员皮娅的一粒头球顶出四强之外,什么名次都未获得。但1991年那届国家队中的刘爱玲、孙雯、孙庆梅、温莉蓉等球员,日后却成为中国玫瑰铿锵世界的骨干,因为她们的存在,中国女足在1996年奥运会和1999年世界杯上两次获得亚军。  相似文献   

9.
希望,在下届     
外围赛小组战的烽火已经燃起,虽然没有人怀疑中国队在小组中会出线,但为了不重蹈“五一九”的覆辙,还是引起了中国足协的高度重视。花重金请韩国、伊朗、缅甸三队来华为国家队热身和包专机去中亚两国参赛就是一例;为了摸清中亚两队的情况还派专人去进行了解,这些无不说明国家队对进军世界杯的渴望,也说明国家队正在走向成熟。但如此动真格的又向人摆出一副输不起的姿态,可如果这次再冲不出去今后中国就不搞足球了吗?而这次又有多大的希望呢?  相似文献   

10.
有想法的老国脚 范志毅风风光光地在国内参加完各种庆典,前往苏格兰邓迪队亮相苏超联赛。英国媒体甚至已经指出范志毅将在2002年世界杯之后从国家队退役,更有鼻子有眼地指出2003年他结束和邓迪队的合同后将担任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这当然纯属无稽之谈,但是随着世界杯这个无尚的心愿一了,范志毅郝海东等老一代中国球星肯定在明年世界杯“潇洒走一回”之后退出国家队,他们绝不会不吃足球的饭。至于怎么样吃,他们已经是考虑或者在实施中了。  相似文献   

11.
我不下50次地向中国球员们问过一个问题,最后问得我自己都对自己烦了:你现在踢球最大的目标是什么? 95%的回答都是:踢进国家队,然后去打世界杯。 没有国家队,当然不会有世界杯。 但这个概念在1995年5月下旬却好象在失去其绝对的魅力。中国国家队在与意大利拉齐奥队、英格兰国家队、荷兰国家队的三场比赛之后,似乎离中国球员心目中的圣地——世界杯决赛圈越来越远,远得甚至比某些俱乐部球队离世界杯决赛的水平之距离还要远。 这时有人提议,干脆把大连万达和上海申花拉出来与中国国家队各打一场,而且断言缺了范志毅和徐弘的国家队撑死能与这两支队打个平局,输也许是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2.
世界杯之后的德国国家队在沃勒尔年轻化的方针下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一大批年轻的天才球员开始陆续进入到这个战斗的集体中。2003年2月13日在西班牙马洛卡进行的德国与西班牙友谊赛上,我们就看到了德国阵营中又出现一个崭新的面孔,他就是目前效力德甲沃尔夫斯堡队的左后卫,号称“新利扎拉祖”的托比亚斯·劳。  相似文献   

13.
米卢点评这次世界杯是我第五次带不同的国家队进入世界杯,特别是这次带的是中国队,我身上别了一个很特殊的小东西,这个是98年法国世界杯的时候女儿送给我的,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好运。是第一次带中国队来比赛,我们  相似文献   

14.
屡战屡败的中国队在出战世界杯的征途上,洒满了悲伤的泪水。花谢花又开,绿茵烽火再起。饱经风霜的中国队又一起发起了进军世界杯的冲击,但是对于能否在亚洲区预选赛出线,人们大多持悲观态度。中国足球真的要续写无缘世界杯的历史吗?笔者认为,中国队冲出亚洲,进军法兰西并非没有可能。 国奥队魂断马岛,国家队泪洒海湾。一次又一次的失利使人们对戚务生的执教才能提出质疑,也将这归结  相似文献   

15.
本届世界杯由于有中国队参加,再加上比赛地离中国又近,所以世界杯同时也成了数百名中国记者大聚会的契机,见了面免不了交换一下各自的见闻。 小组赛那会儿,光常住国家队基地西归浦的就有快三百人了,可国家队的驻地  相似文献   

16.
当中国人44年的企盼终于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成为现实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等待着一个令他们更加心跳的时刻——世界杯决赛。小组赛、巴西队、16强……当这一串词汇汇在一起的时候,有谁的心能够平静下来。如今,这些词汇中又添了一个新词:中国队!是呀,一个属于我们的世界环就快到了,中国队的世界杯之梦究竟怎样?让中国足协、米卢和国家队的队员——来告诉你。  相似文献   

17.
永远有多远     
人们总是喜欢永恒的东西,当然世界上好象并没有这样的东西。前几年,当我们一群人看完了中国队的比赛之后;总有人说:“我再也不看中国队的比赛了。”但是四年后,在电视机前面呼喊的还是原来的那些人。也曾有人说过:“中国队永远也进不了世界杯。”当然这也是一句废话,因为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事。我想他的话也许只是一句气话,也许他想说明的是中国队很长时间之内都不会进入世界杯。结果米卢带领中国队实现了目标,说明“永远”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但是这次出线中包含着许多外界的因素,让我们无法完全信服,我们仍然期待着中国足球的飞跃。看了中国队在世界杯上的表现之后,又有人说:“中国队永远也无法与欧美强队抗衡。”是呀,就连欧洲的二流球队都能轻松战胜我们,想要与一流强队抗衡,谈何容易。但是从前面的经验来看,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也会是个时间问题,那么我们很想知道,永远到底有多远? 全世界球迷的节日——世界杯早已硝烟散尽,中国  相似文献   

18.
5月31日,“润迅”首都体育记者足球队”踢”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球”。“对手”是中国国家队,“球门”是国家队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三个客场比赛的得与失。记者队的队员们,也是活跃在首都体育新闻界的名家大腕们,对中国队的“大门”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大力抽射”。 由《足球世界》杂志牵头组织,北京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这次“中国队参加世界杯外围赛”专题座谈会,荟萃了一大批活跃在足球新闻圈的“名记”,其中像汪大昭、毕熙东、张千里、李永广、梁悦、张小鸰以及本刊冯剑明都是中国足协新闻委员会常委,也是著名的足球撰稿人、评论员。座谈会旨在请这些对中国足球现状和国家队有着深入  相似文献   

19.
国奥倒计时     
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终于出现了中国球员的身影,不管最终的成绩怎样,至少实现了多少年来一直高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在国家队顺利打进世界杯完成了多年夙愿之后.国奥队能否好事成双打进2004年雅典奥运会,不但是球迷们翘首期盼的,而且也成为足协今年任务的重中之重。由于叙利亚在第一回合的比赛中2:0战胜了巴基斯坦队,如果不出太大意外的话,中国队5月3日在昆明举行的奥运会预选赛首场比赛的对手就会是叙利亚队,下面就让我们对叙利亚国奥队进行一次近距离的侦察。  相似文献   

20.
难忘金州     
图A:还曾记得.1997年的那个大连金州.中国国家足球队又一次冲击世界杯,范志毅、区楚良、徐弘、张恩华、谢峰、李明、孙继海、马明宇、刘军、隋东亮、郝海东(从右至左构成了中国队的11人主力阵容。五年过去了.在当时的那套阵容里,只有孙继海还在现在的国家队中效力.其他人或者淡出国家队.或者已经退役。虽然那是一届“失败的国家队”,但却留给了我们更多的回忆…… 图B、图C:当年的中国队主力中后卫徐弘在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