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从甲A到中超,中国足球职业化走过了十一个春秋,却在中超的第一年里,经历了历史上最混乱,最暗淡的时光。中超与甲A到底有什么不同?这就像问演《卖拐》的赵本山和演《刘老根》的赵本山有什么不同一样,其实都是一回事。只是“刘老根”比“大忽悠”形象好点。但中国足球却并非如此.强行上马的中超尽管也是中国足协精心筹划的“形象工程”.最终却被证明是一个“没有形象”的形象工程。2004年.中国足球经历了一次改革浪潮,而中国足球的改革之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形容人生是"在冷漠的孤寂中苦熬。"对于中国足球,也许这是最贴切的形容。但,难受的也不仅仅是在苦熬的足球人。"请假装你舍不得我",这应该是球迷对中国足球的呼唤,失望中有最低底线的坚持,听来有令人哀叹的心酸。这样的心酸无疑加剧了足球人的苦熬。假装舍不得的还有中超球员,一场中超赛制改变的传闻令中超球员如临大敌。为了给  相似文献   

3.
当末代甲A以一种尴尬的姿态偃旗息鼓之后,呼唤已久的中超即将浮出水面。未来的中超将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引领中国足球的潮流?坦白地说,球迷心里没底,媒体心里没底,恐怕连力倡并推出“中超”的中国足协心里也未必有底。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足球视频助理裁判引入中超赛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视频助理裁判能有效地监督裁判的自由裁量权、弥补裁判的错误执法、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同时引入视频助理裁判也是中国足球改革的内在需要、科技辅助裁判的趋势.但是视频助理裁判也存在着干扰比赛流畅性、降低裁判权威、价格昂贵的问题.中超作为国内的顶级赛事,建议尽快引入视频助理裁判,为中国足球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5.
国奥溃败,国家队迟迟找不到状态,2004足球大年中发生的一切让中国足球离美好的目标越来越远。在这样一片抑郁的气氛中,全新包装的中超联赛登场了,尽管因为国字号赛事而使得赛程支离破碎,尽管赛前关于资格问题而焦头烂额,但万事开头难,第一届中超还是带来很多期待的。比起原来的甲A,中超到底新在哪里还存在很多疑问,是换汤不换药?还是改头换面?一切都只有在比赛开始后才能见分晓,但至少一些新动向,新气象已经让球迷跃跃欲试了。  相似文献   

6.
马德兴 《新体育》2021,(1):76-79
中超结束了,中国足坛却不平静。中国足协继续推进“限投限薪”,以一刀切的方式强迫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此次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这究竟是中国足球新一轮折腾的开始,还是向着真正的职业化迈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足球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界,曾经意气风发的足球大佬挨个儿进了局子,说起中国足球似乎每人都能说出一部“血泪史”。 但这并不妨碍韦掌们时代的中超开打时,在有球的那个傍晚,工体外一群一群的球迷满怀着激情涌进球场。中超首轮观众上座率场均2.2万人,甚至创下5年之最。  相似文献   

8.
中超SOS     
“假球、黑哨、大盘”——中超元年被焰下了不光彩印记。国安退出,金融大鳄张海下课、球员发不出工资……十年甲A积聚的矛盾终于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第十一个年头——“中超元年”爆发了。1991年在北京饭店贵宾楼,李铁映同志在听完年维泗关于足球改革汇报后,指出职业化要一步到位。但十年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尚未到位。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正在经历着一个大关,第二次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郝清亮 《新体育》2021,(3):111-111
中超欠薪仅是表象,是过去这些年中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高举高打”、攀比金元足球催生的恶果,是急功近利、泡沬足球导致的必然崎形。欠薪的实质是欠债,是俱乐部欠职业足球的债,是中国的职业足球欠足球职业化发展规律的债。  相似文献   

10.
中超俱乐部今年聘请的外籍教练规模空前,势必极大地提升联赛的精彩程度和观赏性。然而对于中超球员来说,洋帅恐怕只能提高他们的临场技战术水平,而难以提高其足球智商。因此,高水平的洋帅不代表高水平的联赛,中超乃至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需要大批高水平的本土教练,从基层培养大批高水平的青少年球员。  相似文献   

11.
俱乐部发展是中国职业足球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方向。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超俱乐部的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超各俱乐部最显著的特征是缺乏传统足球文化、赛事文化和球迷文化;(2)在过分追求功利性足球氛围下缺乏整体的文化底蕴,俱乐部管理经营理念模糊;(3)"金元足球"处于投资主体地位,缺乏鲜明特征的文化价值目标。因此,以联赛为本,增强群众基础,发展高水平的裁判和俱乐部实体化、制造俱乐部间的良性竞争是我国职业足球赛事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推迟!2005中超在毫无头绪中只能选择退让,尽管赛程已确定,但悬而未决的"财路",等待安抚的G7革命团伙,渴望真正足球的球迷,愈走愈远的职业足球……一系列挠头而又具有决定中超命运的问题还在案头。面对现状,已到大厦将倾之际,无论是投资人、球员还是官员,现在必须抛开成见,动用一切力量、一切手段来挽救2005中超这个奄奄一息的危重病号,路在何方?首先必须走下去,去尝试,才有可能找到未来的坦途。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广州恒大队在2013年亚冠赛夺冠,世界各地开始关注这支新晋崛起的中超豪门。“恒大现象”的出现是巨资注入足坛的结果,通过分析中国足球发展现状及恒大的足球营销策略,提出了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沈默 《新体育》2014,(2):86-88
23年前,辽宁曾为中国足球拿到亚洲冠军。23年后,恒大的投资狂潮,换来了中国足球10年低谷中的又一次辉煌。2014年,亚冠会进入“中超时代”吗?  相似文献   

15.
戴舟  董奎 《体育风尚》2021,(5):128-129
从2010年恒大集团收购投资广州恒大俱乐部为标志,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开始进入金元时代,各职业足球俱乐部也不断加大投入,中超进入金元时代。当前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开始缩紧开支,减少投入,大量职业足球俱乐部面临困境。通过对当前的中国职业足球联赛进行分析,讨论当前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面临的困境,本文以中超冠军江苏苏宁队为例进行分析,探讨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落实《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总体方案》,促进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健力宝青训计划,到外资抢滩中超,再到如今的港商杨嘉诚收购伯明翰,中国足球的洋务运动,从一开始到如今,始终有着商业利益的影子。当商业介入国内足球市场,中国足球的寻找重启键之路,能否能寄托在商人们的手中……杨嘉诚真如法新社所言,是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吗?  相似文献   

17.
2021赛季中超落下帷幕,山东泰山队荣膺中超联赛和足协杯“双冠王”。这是他们第三次夺得“双冠王”,创造中国足球历史新纪录。数番等待,终于飞越天堑。从2021到2022,山东泰山的第五个联赛冠军、第三个双冠王“千呼万唤始出来”。整个济南乃至齐鲁大地,都沉浸在足球的欢乐中。为什么会是山东队称雄?  相似文献   

18.
对2008-2010年度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及其克托莱指数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中超足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发展趋势,并通过与2010年第19届世界杯足球比赛参赛队伍的比较,分析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探寻中国足球运动员的选材趋势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于沐 《体育博览》2008,(5):46-46
不经意问,"超五世"已经鸣锣开场了,今年的中超显得恢复了些许的生气,就拿首轮来说,不但进球数攀上新高,就连萎靡多年的球市都再次火爆起来,让人不禁对又爱又恨的中国足球重新燃起一丝希望。而每年中超开始的时候都少不了一个话题——土帅和洋帅,孰优孰劣?今年的中超大家又看到了几个熟悉的洋帅,像桑特拉奇,几经辗转又来到了中国。在6名洋帅中竟有3名来自塞黑,而且盘踞在夺冠军团,一时间"黑帮"当道。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足球俱乐部形象的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超足球职业俱乐部形象的因素包括:标识形象、管理形象、教练员形象、硬件环境形象、广告宣传形象、传播媒介形象、竞赛形象、衍生产品开发形象、服务形象、裁判员形象、公共关系形象、管理人员形象;社会公众对足球俱乐部整体形象的关注度较高且评价较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标识形象、管理形象评价得分较高。根据木桶效应,中超足球俱乐部需要加强公共关系形象和管理人员形象的建设,以提高公众对中超俱乐部的整体评价水平,加强俱乐部的形象建设,促进俱乐部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