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潮州提胡是潮州弦诗乐队的次主奏乐器,它音域宽广,音量和音色变化丰富.20世纪30年代改制成功以来,提胡借鉴二胡演奏技法,有效地弥补了潮州二弦、潮州椰胡音域不宽、技法相对单一的问题.潮州提胡的演奏技法师承自二胡,如"疏弓密指"、顿弓、揉弦,也借鉴了潮州二弦和椰胡的特色演奏技法"密弓密指".提胡用在潮州弦诗乐曲催奏时,起到...  相似文献   

2.
黄少姜 《师道》2006,(1):26-26
潮州音乐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潮州音乐是潮州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唐宋时期,历经明清时期的继承和演变,到解放后蓬勃发展,并形成了典雅、古朴、清新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潮州音乐品种多,主要包括锣鼓乐、弦诗乐、庙堂音乐和细乐等。各个音乐品种在乐器组合及演奏形式、演奏风格上各不相同。锣鼓乐多是高亢、激昂、雄伟、粗犷,弦诗乐、细乐则是绮丽、典雅、清新、悠扬。潮州音乐内容丰富,保留下来的曲目有上千首之多。《抛网捕鱼》《双咬鹅》《掷钗》《昭君怨》《柳青娘》《粉红莲》《浪…  相似文献   

3.
为民间音乐记谱、定调,这在一般情况下不是很难的问题,但对于某些在特殊音律、音阶上构成的音乐来说,如何记谱、定调直到现在还是一个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的问题。如以下两例:例一:《郿鄠调》片段①:例二:潮州弦诗乐《昭君怨》片段②:在我国这种特殊音阶的复盖面很广,从西北的秦腔、晋剧、郿鄠调到南方的广东音乐、粤剧、潮州弦诗等,都有其踪影。建立在这种特殊音阶上的音乐有着极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这种音阶的律制颇为特殊,既非十二平均律,也非纯律或一般的五度相生律,由这种音阶构成的调式也有别于普通的民族五声调…  相似文献   

4.
弦诗潮州音乐的弦乐曲,过去名为“弦诗”,或称“弦诗谱”。有些人平时在谈及某一乐曲时,甚至只简称某条“诗”。把乐曲称为“诗”,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地方音乐。那么潮州音乐的弦乐曲为何名为“弦诗”呢?考“弦诗”一名,来源甚古,  相似文献   

5.
潮州筝乐,高雅古朴,优美缠绵,历来被视为我国南派筝的代表。潮州筝发源于秦晋,成形于隋唐,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深植于潮州音乐的丰沃土壤,与传统音乐保持着深厚渊源。潮州筝乐其独特的二四谱、按弦转调以及特有的演奏技法,都自成一格,堪称绝技。  相似文献   

6.
论潮州大锣鼓的沿革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州大锣鼓是以大鼓为中心和指挥,以各种锣钹等多种打击乐相配合,弦乐以唢呐等为主奏并配以管弦乐的大型合奏式音乐品种.它粗犷雄壮、气势磅礴,音乐格调绮丽清朗,司鼓指挥法和鼓点演奏法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7.
晨炼     
晨炼禹瑞清床头上挂着一块电子表,它会定时奏音乐,我把它定的时间是:夏天,五点;冬天,五点二十。一到这个时间,它就奏30秒钟的乐曲,催我起床。现在是冬天,昨晚零下一度。凌晨,电子表奏起悠扬的音乐,我毅然下床。首先,把桌上的台灯扭亮──这是我和阮妈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诗乐同源,诗乐一体,自古而然。诗人把音乐作为审美对象,以音乐生活为诗歌题材,便产生了音乐诗。用诗的形式摹写音乐,源于《诗经》,经《楚辞》、汉赋、六朝诗歌的不断发展,至唐代尤其是中唐,诗乐融合达到巅峰。不过,以诗状乐,诗人的筹码并不多,  相似文献   

9.
四胡     
正也叫"四弦胡琴"。一、三弦同音定为d~1;二、四弦同音定为a~1。琴弓粗壮,用双股马尾分别夹于一二及三四弦之间。奏时,一、三弦或二、四弦同时发声。是曲艺大鼓的主要伴奏乐器。  相似文献   

10.
刘天华的《独弦操》又名《忧心曲》,作于1932年1月。从曲名上看,独弦就是单用一根弦演奏。这种奏法显然是借用了我国古代稽琴上的一时应急奏法,以及小提琴上的一种巧妙奏法。据[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有一段徐衍奏稽琴的故事:"熙宁间,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稽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自此始为‘一弦稽琴格’。"这  相似文献   

11.
古琴艺术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记谱法、弹奏法、指法、乐律、关学等体系,故又有“琴道”或“琴学”之称.古琴不仅仅是用于演奏的一件乐器,可以说是集中国传统音乐、文学艺术之大成者,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中孤寂黯淡的“雅”的审美倾向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也同样源远流长。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中国音乐的欣赏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溪山琴况》不仅是一部音乐美学专著,而且还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古琴演奏技术、技巧和音乐表演理论。古人对琴的描述则有"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之说,它因为长期在士大夫手中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溪山琴况》的解读能让我们看到中国古典音乐之精髓。  相似文献   

13.
琵琶乐曲《天鹅》是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创作曲"人生篇"中的一首。针对演奏者表现乐曲《天鹅》的两种错误倾向,从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技术技巧、音乐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解决演奏者在演奏乐曲《天鹅》中出现的"重技轻艺"、"重艺轻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钢琴曲《夕阳箫鼓》足中国钢琴作品的经典之作。此曲旋律优美、舒展,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刚柔并济的音乐神韵与诗情画意。本文从演奏和艺术处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人们对这部经典作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积极提倡音乐,一生不断地进行音乐艺术的实践___弹琴、击鼓、鼓瑟、咏歌。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总纲领,认为具有“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的音乐能够引领人们不断完善自我;主张用音乐育人,并且要合乎“仁”和“礼”。这些都对后世的艺术教育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出,高师音乐教学应积极探究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高师钢琴课要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交叉运用“学生主体型”、“互动型”和“知识建构型”这三种教学模式,并以“应用”为主旨的特征来构建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具备较强的演奏能力、弹奏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以及中小学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7.
把竹笛的音高吹准,是演奏笛曲的基础与吸方法、吹奏姿势、指法等方面.正确的指法、规范的姿势、科学的呼吸方法、标准的口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汉魏六朝时期就已经有了音乐记谱方法。这种记谱方法叫做“声曲折”,它使用状如蚯蚓般的曲线,并用汉字加以辅助。这种记谱方法迄今仍然有文献予以保存,《道藏》三百三十册,《洞玄部》养之门上,《玉音法事》上卷,载玉京山《步虚经·步虚吟》三首,《空洞》一首,就是这种记谱方法的样式。  相似文献   

19.
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类别,"歌"本身能够反映一定的文化背景。本文以陕北的"信天游"为例,从地理环境、生活形态、方言土话、审美情趣等文化方面的因素着手,初步分析了"民与歌"即文化背景与音乐本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电脑音乐的发展及其教学模式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电脑音乐几乎渗透到了音乐的创作、演奏、教育、网络以及商业音乐的各个层面.电脑音乐技术无论是在硬件系统的配置、软件的开发利用以及网络的传输等各个方面都日渐成熟,也越来越贴近和改善着甚至创造着我们的音乐文化生活,这势必影响到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因此,将电脑音乐教学及时地纳入现行音乐教育体系,成为眼下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