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描写对象的特征和作家主观情感的自然统一,是作品中形象的基本特征,也是对描写的基本要求。描写的角度,则是作家描写的具体方式。鲁迅作品中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是鲁迅先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不同描写角度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毕传高 《阅读》2012,(12):22-23
文章中精妙的人物语言描写是写活人物的一大法宝!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语言描写方法。喃喃独白,凸显心事 语言描写第一式——独白式,即将人物的心事以自言自语的形式融入文章之中,达到心理描写的目的,突出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人,每时每刻都赖以环境而生存,受生存环境的影响,人是不能离开生存环境的,因而,文学不能不描写生存环境。文学作品中描写生存环境,叫作环境描写。  相似文献   

4.
圆形形象需要圆形描写的方法。圆形描写的角度主要有第一人称感受印象的角度,作品中人物观察感受的角度,作者站在作品中人物主场上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中兵器描写摭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兵器描写是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水浒传》中失器的种类及有关兵器描写为塑造梁山英雄形象方面及情节的描写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忠平 《阅读》2013,(23):18-20
同学们,在我们学习阅读的语文书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课文很多,比如:《郑成功》《轮椅上的霍金》《钱学森》《鞋匠的儿子》等等。这些课文都是以人物描写为主,常常借助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阅读这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时,我们要留意这些描写。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读书时品读、感悟人物的语言有助于  相似文献   

7.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是一部关于北美殖民时期恋爱悲剧的罗曼史。《红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对人物、情节、语言展开隐喻式的设计想象,呈现出较为浓烈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主要探讨《红字》象征手法的运用,《红字》象征手法在人物心理描写、直觉描写、冲突描写中,有着较为细腻与深刻的刻画。  相似文献   

8.
秦观是宋代词中人的佼佼者,其词最能体现宋词的模糊美。其模糊美分别体现在意境的抒情描写、意境塑造、自然意境的渲染、梦境的描写上。  相似文献   

9.
前、后《赤壁赋》是苏轼著名的游记散文。这两篇都是在景物描写中穿插叙事和抒情,同时黄州赤壁,不同的时间景色各异样。两篇文章在景色描写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首先,两篇文章都是在写景中把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景色不同,作者的情感也不同,但写作手法相同;其次,两篇都用了散文赋这种体裁,都是以赤壁月夜为景,由于时间不同,景物也随之不同,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自然有了不同。不同之处在于:首先,虽然地点相同,但写景用意不同;其次,描写的景色不同,同是描写同一地方秋月照耀下的江中之景,两篇文章描写的景色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0.
池莉小说将诗意的优美情怀溶解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中,细心的读者可以透过池莉小说对于生活现象的真实描写领略到生活的诸多美好的层次和特质,真正享受文学怡情养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安武林 《阅读》2014,(39):21-23
<正>你的房子漂亮吗?我想一定很漂亮,因为你总要好好地把它装饰一番。如果你的作文是一座文字构成的房子的话,那么你一定要有风景描写。没有风景描写的作文,就像一棵叶子疏落的树,就像一座城市没有草坪和花园一样。所以,你要尽可能地掌握风景描写的技巧,把你的风景描写得精致一点,漂亮一点。风景描写,就是把你所看到的和你曾经看到的、直接看到的和间接看到的风景,用笔写下来。也有人把风景描写叫做景物描写。不过,"描写"这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聊斋志异>的景物描写具有多重性,包括为小说提供背景,构成情节发展的必要因素,以及营造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上述景物的文学描写即是来自六朝小说的传统.而<聊斋志异>景物中描写最具特色的,当属对故宅巨第的审美形态变异的展示.  相似文献   

13.
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最突出特征即是“心灵辩证法”。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男女主人公卡列宁和安娜的心理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心灵辩证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王杨梅 《阅读》2014,(47):18-20
<正>在我国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王熙凤人未出场,却因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就是语言描写的妙处。成功的语言描写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刻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们需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做一个有心人,有意识地关注人物的语言表达,用心去解读言语之中蕴含的深意和  相似文献   

15.
杜晓英 《职大学报》2009,(1):107-108
在小说创作中,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丰富故事情节、突出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文学大师鲁迅的小说中,充满了大量像生活一样真实、鲜明、典型的细节描写,它们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巨大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远大前程》中对主要人物的家居环境有或概括或详细的描写。不同人物的家居环境不尽相同,人物的家居环境反映了人物的性格、行为方式。笔者试图通过对《远大前程》中主要人物家居环境描写的分析来窥探人物的性格及人生选择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反英雄”、“黑色幽默”、“悖论”如同孪生姊妹 ,如影相随。在各种体裁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中 ,黑色幽默用于描写反英雄人物 ,反英雄人物透露着黑色幽默 ;悖论隐藏于黑色幽默中 ,黑色幽默借助悖论来表达。在对于反英雄人物的描写中 ,黑色幽默和悖论的手法往往是点睛之笔 ,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8.
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特别是弗洛依德的学说帮助我们打开了从人的心理深层次结构去把握人性的大门,也启发我们认识与分析文学作品中人性描写的定位与作用,从而正确理解人性描写与人物性格塑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徐继立 《阅读》2015,(11):21-23
老舍先生说得好:"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是啊!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我们的习作中,要去捕捉人物动作的精彩瞬间,细致、形象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凸显人物的神韵。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一个人的行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人物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行为举止,一步一步像放电影一样用"慢镜头"表现出来,那么对人物的描摹就具体可感了,其性情特点也就鲜明突出了。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20.
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就是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穿着打扮,神情姿态等。外貌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俄国作家果戈里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好的外貌描写能为读者理解人物打下良好的基础。如《金色的鱼钩》,作者描写了老班长的肖像:“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读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