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案例背景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淡水危机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另一个更为严重的危机。然而,现在还有不少人包括众多的青少年学生对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还很不重视,缺乏忧患意识,教材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也较少,说服力不强,难以起到教育效果,而且水资源污染还在日益加剧,因此迫切需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林荣 《山东教育》2001,(1):90-91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在历史教学中,对青少年加强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迷信的教育,是实现上述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些年来,社会上种种伪科学的出现,封建迷信沉渣的泛起,都说明了对青少年加强这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危机处理中面临着诸如健全人格的培养意识淡薄、社会对心理危机缺乏理解、缺少人际关心互相爱护的社会文化、片面强调个人成功的竞争意识等等问题,这都影响到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笔者试图从组织领导体系、教育防范体系、心理干预体系等五个要素体系,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如今强调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提高青少年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同时,还应重视健康教育,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根据学科特点,生物学科应责无旁贷地挑起这一重担。如何才能让青少年拥有健壮的体魄?笔者认为首先要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重视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增强青少年保健意识,然后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注意保健。如何开展健康教育?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条可行之法:  相似文献   

5.
对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要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少年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正是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为核心。所以笔认为“荣辱观教育”的提出,更加凸显《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性、艰巨性。应把荣辱观教育融人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各个环节,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从遭遇、告诫与号召、唤醒、教育气氛、预防等方面分析了波尔若夫挫折教育观,并运用该理论阐释了我国青少年挫折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困惑。提出以人为本,应对危机,呼吁全社会对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关注,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雷 《时代教育》2007,(8Z):131-131
历史教育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代,青少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冷漠令人担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应从国格和人格两个方面着手,同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对教师和学生本身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在关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情感又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对青少年的精神文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反应给予的信息反馈。这里所说的让情感融入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历史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中的反应做出认知反馈的同时还给予情感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心理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当今我国的教育危机凸显于德育危机,而德育危机突出体现在青少年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偏差上。学生厌学、逃学,道德价值观的扭曲和道德行为的偏颇等诸多表现,让我们深感忧虑。教育,尤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时期是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一时期,加强性健康和爱的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人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是当下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中学还未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学生很难从正规渠道学习到正确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文章通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中的《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节进行教学分析、设计,以渗透方式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直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人们还没有从徐力弑母的震惊中平静下来,成都市高三学生沈鹏又制造了一场更为惨烈的弑母杀父案。这一幕幕令人发指的亲情血案之所以如此频仍地发生,我以为其根源在于我们对人格教育的漠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由于功利主义的驱使,导致教育重智轻德,所以青少年犯罪率始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提出和落实,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授,它开始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成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上不少青少年漠视生命甚至轻易地结束生命,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在这一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引入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得到发展。”“要针对新形式下青少年成长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所以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或称为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这三个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  相似文献   

14.
丁钉 《生物学教学》2003,28(3):13-14
水是生命之源 ,今天 ,水的危机却在我们身边。整个世界都缺水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渗透水资源教育 ,培养其水资源观念增强节水意识呢 !我的作法是 :1 进行危机感教育 ,促使学生形成水资源危机意识结合有关教材的讲授伺机穿插 :从表面看地球上的藏水总量多达 13.7亿立方千米 ,可是其中淡水只占2 .5 3% ,而 70 %分布在南北两极可供人类利用的水不足 1%。长期以来 ,由于人类对淡水资源的任意开采 ,目前已出现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 ,“有 80个国家和地区缺水 ,有 13亿人缺少饮用水。全球平均每天发生与水有关的疾病 65万起 ,夺去 2 .5万…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课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不仅应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更应借助语文的文学性给学生更多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教育虽然不等于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应当在人文教育中占有一个相当特殊甚至是核心的位置,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从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中看到一些学生杀死母亲、砍伤教师、危及同学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学生的心理品质问题有关。为加强心理品质教育,帮助青少年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七年级思想政治课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7.
郭新迎 《考试周刊》2012,(49):28-30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渐趋严重的今天,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作者尝试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展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渗透生命教育,以诗意润泽心灵,为生命加钙,使学生保持一种强健的生命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课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要适应创新教育,深入教学改革实践,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要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思想政治课应进行创新性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学科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需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打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学生加强环保方面的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改下可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中、在课外活动呻渗透这一教育,让学生从理性和感性的双重方面得到全面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