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远古时代,人们误认为心是人的思维器官,所有思考、思想都是在心里面发生的,所以有关思想意念和情感的字都带"心"字。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认识也有了变化。人们渐渐地认识到,人的大脑在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黛玉成为中国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典型形象,与作者刻画出了人物的"颊上三毛"——"心多"密切相关。作诗谈论、善感多情凸显了林黛玉的灵慧之心;言语含酸、行动多恼体现了她的猜疑之心;贾宝玉某些颇令世俗起疑的行事,林黛玉却并不猜疑,显现了林黛玉的知止之心。林黛玉"心多"其实是她的恋爱之心绾合身世之感的细致表征,它凸显的是"真心",当与"妒"字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3.
诗"合韵"是甲部字在个别情况下以其另外一个音与乙部字押韵的情况。"合韵"并非异部音近押韵。由于合韵字在个别诗句中的实际押韵音与本音异部,导致出现合韵字与所协字在韵部系统中是异部的现象。合韵之"分""合"有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正>"恩"字最早写作"■",由"因"和"心"组成。"因"的象形可不是婴儿大脑,它是指一个人摊开双手双脚躺在了一张草席上。这个人形就像个"大"字,仔细看,还真像呀!人躺在草席上,让我们的身体有了休息、依靠的地方。真舒服!"因"与"心"结合,就是我们的心灵有了休息、依靠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心声     
《下一代》2007,(11)
"妈妈,女儿深深知道您所付出的一切。女儿也请您相信,女儿会尽寸草之心来给您以回报。"——题记桌子上静静地躺着一封信。信中流动着妈妈的心声,每个字都是妈妈那亲切的话语,每个字都牵动着我的心。于是,眼前浮现出今早的那一幕……  相似文献   

6.
顾炎武《诗本音》以"无韵"对待的诗句,段玉裁当作"合韵"。"无韵"与"合韵"的对立不是段氏有意放宽了押韵的原则。段玉裁用"读如"或异文标示实际押韵音的例子揭示出合韵的本质,即韵脚字在古音系统中的读音与其实际押韵音异部。"无韵"与"合韵"对立的原因是,顾炎武不知某些字有实际押韵音与古音系统中归部音(本音)之别,遇有韵脚字异部者,按"无韵"对待;段玉裁严格区别实际押韵音与古音系统中之归部音,将韵脚字未按本音押韵的情况视作"合韵"。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中目前已知的"釆"字字形有"(■)"(《合》22103=《乙编》6390)、"(■)"(《合》20340)、"(■)"(《合》22048=《乙编》4925)、"(■)"(《屯南》2240)四例,都属于午组卜辞。今结合商周金文"釆"之字形,补充论证黄天树先生的观点,纠正了前人对"釆"的错误认识。本文认为"(■)"为"釆"字之倒书与繁写,乃"釆"之异体;"釆"字不得与"小甲""米""叕""小乇""乎""■""尞(燎)"等混同;"釆"即"辨"之古文,会辨别兽之足迹意,引申而有"谨慎"、"慎重"义。  相似文献   

8.
正1天下第一错字——"避"之所说它是"天下第一",因为这字一是影响大,二是皇帝写的。此匾悬挂于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中门上方,匾心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乃出自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之手,是皇帝的亲笔御书。皇帝写错了也是对的,谁敢提醒皇帝说写错了?何况皇帝有造字的特权。  相似文献   

9.
作品点评     
正袁敏同学的作品,书写规范,字形活泼,用笔有提按意识,其中"在、草、恨、搔"等字写得尤为出色。建议:1.作品内容的字数和作品纸的格数要匹配,否则,就会像本作品一样,给人左轻右重之感。2.字形长短要协调。作品中"惊、书"的字形过长,"短、欲"的字形过扁。3.加强"心"和"心字底"的练习。"心"和"心字底"的左点要低些。"感"字应上放下收,"心字底"要小些,三点成一条斜线。独体字"心"三点成一圆弧。  相似文献   

10.
"和"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家事、国事、天下事,都离不开这个"和"字。我们干事业主张"和衷共济",共事要求"和睦相处",待人注重"和蔼可亲",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昌导宽容、理解、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只有相互都以真诚友爱、坦荡之心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理解、关爱之桥,和谐社会才会以绚丽  相似文献   

11.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曾提出"心斋"一词,成为道家"虚静论"的核心概念。"虚者,心斋也"。此一"虚"字是理解"心斋"概念之内涵的核心要点。"心斋"之"虚"从工夫论上说具有消解、否定的意味,是对"听之以耳"和"听之以心"的否定,也就是要使人不执于外物,亦不执于心念;从境界论上来看,"虚"又具备某种肯定的内涵,即"虚室生白"所蕴含的生命力和对心之光明本性的能动发现。而这两方面又统一于人心之上,"心斋"的过程也就是在人心受扰后发明本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仁者"之心、"智者"之智.班主任的爱心是一种责任和感召力,其建立于关心和尊重学生,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班主任要用大脑和智慧去思考,找到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切入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3.
姚伟民 《新作文》2014,(12):28-28
<正>最近,我们班流行一个"切"字,而且有蔓(màn)延全班的趋势。比如当一个人说:"我作业做完了。"周围同学会条件反射般的来个"切"字。上课时,不知是谁一不小心竟然对老师也"切"了下,而且连续好几次,最终的结果是为这一"切"字,许多同学都被老师罚抄课文了,因为老师说"切"这个字,是对别人极大的不尊重,也是不文  相似文献   

14.
学点快读法     
"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率的阅读方法.人们阅读一个字,并不需要将每一笔划都看清楚,而只凭整体形象就能辨认;词和句子也是一样,只要其中几个主要的字映入大脑,大脑就能凭经验将它们联接成意思.在快速阅读时,精神集中,并不会影响理解程度.快速阅读要掌握以下要  相似文献   

15.
"逍遥"接近于我们今天说的"自由"的概念,只要"放于自得之场"、"物任其性",则都可得"逍遥".所谓"有待"、"无待"只是相对而言,属于不同的逍遥境界,但无论是哪种逍遥,都要以"各安其性"为基础.<逍遥游>的"游"字,多与"心"联在一起,是具有特殊含义的专用辞,也可以说是用以表达主观精神活动的专用辞.这个游便是心游,唯有"游心"才能得以精神上的逍遥.  相似文献   

16.
著名作家梁晓声最近公开表示,孩子们的大脑已经"用伤"了,并揭示了"用伤"的"症状"表现:孩子们的大脑,基本都已用来应付应试教育了,只有少量的精力用来感受世界和社会--他的原话是:"假设我们可以把大脑分成十份的话,孩子们十之七八的大脑用于应试教育这件事,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感受世界和社会,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网络或是一些娱乐信息.即使这样,仍有不少大人在责怪孩子,他们竟然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用于非考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心有灵犀     
【说文解字】心字是一个象形字,像人和动物心脏器官之形,后来越来越不像,到隶书就变得简直难以辨认出原形了。有人把心字说成是"一弯新月水平流",倒十分形象和富有诗意,但已经远离了这个字的本义。从甲骨  相似文献   

18.
"每块木头都可以是一尊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可以是完美的,只要肯去掉缺点和瑕疵。"在兴化实小的校园里,我看到这样一句话,语出台湾漫画家蔡志忠。难以置信的是,这笔书法竟然出自兴化实小的小学生之手,那文字飘逸美丽。看到这些带着禅意的好字,心  相似文献   

19.
和,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最具特色的审美特征,散发着独特的东方魅力。这种特质,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浸染和历代匠人的传承。其中,文化的力量是关键,而儒道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故而是核心的力量。一方面三家各有所秉,但另一方面都讲求一个"和"字,因此,在三家思想的交融塑造下,中国传统建筑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和"之美——儒之中和、道之天和及禅之心和。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老祖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最重要的字"爱"。这"爱"字里,隐藏着一个"心",它告诉我们爱在"心"里,用"心"去爱,而对于这三点,有人说那是爱的伤心泪,也有人说那是爱的汗水结晶。我觉得,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伤心泪未免觉得哀愁,汗水结晶也未免让人觉得沉重,我想这"心"上的三个点,更像是我们亲手培育出的小花,那里面承载着我们满满的深情,这书写复杂的"爱"字更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