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明明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情境,却完美地衔接在一起,即使你反复寻找来回查看,也难以分清明确的界线在哪里,这些画面简直是绘画界中的"盗梦空间"!这些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是由加拿大艺术家罗伯特·冈萨维斯(Robert Gonsalves)创作的。冈萨维斯从小就喜欢艺术,少年时期接触并喜欢上了达利、马格利特等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超现实画风对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记忆的永恒》是达利超现实主义的名作,画中柔软的钟表也成为达利的标签,成为达利超现实主义思想的代名词。这一形象同时也达利其他作品中不断地重复、延伸、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3.
许多作家借助梦幻的形式隐射现实,这是超现实主义的梦幻和象征的构思艺术。宗璞的短篇小说《蜗居》也运用梦幻象征手法,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写幻觉和梦幻,描写了新中国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正如同一场恶梦的历史。通过现实与幻觉、现实与梦境、现实与虚构的方法,不留痕迹地使梦幻和象征结为浑然一体,使读者产生非理性的直观感、直觉感。文中大量的自动写作的方法——不受意识控制状态下写作,这是超现实手法之一,体现宗璞在写作中的构思艺术。  相似文献   

4.
《科学启蒙》2011,(11):F0004-F0004
封底画的作者是波兰著名插图画家贾西克·耶克(Jacek Yerka),世界幻想大奖“最佳艺术家”获奖者。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的风格,他有一种能把超现实的想象通过十分详细的绘画处理转变到现实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4,(7):F0002-F0002
超现实主义简称超现实,是源于达达主义的法国文学艺术流派,对视觉艺术影响较深。1920—1930年间在欧洲学术界极为盛行,主张以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超现实主义认为只有超越现实,才能摆脱束缚,才能客观地显示现实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6.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萨尔瓦多·达利是20世纪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绘画大师之一。达利艺术在20世纪的西方历史和文化影响下,表现出真实与幻想、理性与非理性、现实与超现实的两面性。分析达利艺术作品的这种艺术特性对于理解20世纪的西方绘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超现实主义     
许宁 《江苏教育》2008,(10):F0003-F0003
1924—1929年,法国作家布勒东在巴黎先后发表了两次“超现实主义宣言”,集合到他周围的人大多是从前的达达主义者,他们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体,由此孕生了超现实主义画派。此画派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下意识的领域、梦境、幻觉、本能是创作的源泉,否定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规律,反对美术上的一切传统观念。表现在艺术上则是把潜意识中的矛盾:生与死、过去和未来、真实和幻觉等在所谓“绝对的现实”的探索中统一起来,完全违反正常的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8.
安德烈·布勒东是法国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领袖和理论家。文章通过对其美学思想发展过程的勾勒,解读理论家本人与他的超现实主义文学审美观。一方面他雄心勃勃,要解决现实问题,用“超现实”去改造社会与人生;另一方面,布勒东在内心建造着属于他个人的乌托邦。这也许就是现代人对自己的某种拯救方式。  相似文献   

9.
一幅艺术作品,必须让它能令人体验到一种快乐,那种旅行者发现的快乐……——德尔沃的绘画创作自白比利时20世纪最出色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保罗·德尔沃,是一位在精神上趋向超现实表现的艺术家。德尔沃1897年出生,他获得国际的声誉,是在创作出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作品之际。画中情景似乎是熟悉的现实景物,但又非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实景。种种虚拟的邂逅,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进行了讽刺。深沉而忧郁的人物,陌生而又孤独的感觉,成为德尔沃艺术表现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正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菲圭拉斯,为20世纪超现实主义大师,有画坛"怪才""20世纪艺术魔法大师"之称。他曾就读于马德里美术学院,自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诡异个性。他的作品千奇百怪,充斥着魔幻的色彩、梦呓般的形象。同时,他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是他的作品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中拥有历久不衰的美誉,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分域理论、人格结构理论、释梦理论等对超现实主义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直接理论来源,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以达利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美术以最直白、热烈的方式彰显了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成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在美术创作领域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12.
“超现实”是20世纪文学批评常用的术语,人们往往将本来在艺术风格上差异极大的作家作品都以“超现实”冠之,这就给“超现实”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其实,布勒东的“超现实”指的是不受理性控制的,表现个体生命绝对真实的欲望、冲动、潜意识等非理性倾向;卡夫卡的“超现实”指的是作品中怪诞的世界以及变形的手法,它既有反逻辑的特点,又不失理性追求;艾特玛托夫的“超现实”指的是作品所描述的高于现实的理想世界,它既符合逻辑,又富于理性。  相似文献   

13.
超现实动画作品主要取材与梦境与现实之间,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完成人对于“梦”的探究。本文通过对超现实动画作品《红辣椒》艺术思想与设计理念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我国超现实动画的现状以及对它研究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超现实主义是一种以表达人的潜意识为主的艺术流派,对广告设计等领域产生过重要影响.广告中超现实主手法的运用,对广告创意的发展意义非凡.本文探索了超现实主义的内涵以及对广告的影响,提取了超现实主义广告常用的手法并分析其成因;在总结超现实主义广告特点的基础上,肯定了超现实主义广告的发展前景,并指出这类型广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正> 伦敦一个艺术展上出售一种果酱,这种果酱据制作者称是用戴安娜王妃的少量头发制作而成。这种果酱叫作"神秘果酱",它是伦敦巴比肯美术馆超现实主义艺术展的一部分,该艺术展还包括萨尔瓦多·达利和勒内·马格里特的作品。这种果酱每罐售价5镑,它既是食物,也是艺术,饮食服务公司"邦帕和帕尔"的创立者萨姆·邦帕如是说。他说这种果酱是将少量已故威尔士王  相似文献   

16.
爬满蚂蚁的手,剪刀划破的眼球,虾形电话,梅惠丝红唇沙发,舌头般的挂钟,狗眼隧道,女性脸庞形的水果盘,拟人化的面包,天体般的鸡皮疙瘩……“不可思议的总是美的。”也许正是这句话驱使我进入萨尔瓦多·达利的魔幻世界。达利是现代绘画中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被喻为“幻想过度之神”。“超现实主义”——在一种心理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彻底放弃以逻辑而有秩序的经验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拨开理性意识的浮层,展现从未真正注意的陌生的深层领域——潜意识的形象世界。如此费劲拗口的一段话其实仍是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教育》2007,(9X):I0002-I0003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相似文献   

18.
自神话起,中国文学就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瑰丽多彩的超现实画卷。而这种超现实传统源远流长,一直延续到后世小说的几乎所有题材当中。超现实因素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原始的神话传统和因果报应观念,也包括后世的道教理论和佛家思想。同时其在具体作品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本文按照超现实因素在具体作品中所占的比例和所起的作用,将其分为"作为世界的超现实因素""作为情节的超现实因素"和"作为修饰的超现实因素"三大类进行具体分析,力图对其进行初步的整理。  相似文献   

19.
比较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与中国超现实电影在题材、功能与发展史上的差异,探索它们不同的理论背景、电影艺术传统与受众欣赏定势,以及中国电影多重功能相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文艺心理学上把创造一种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新的形象的想象称作超现实想象。《庄子》中的想象极富变幻与夸张的特色,主要缘于超现实想象的广泛运用。庄子运用超现实想象,与他的哲学思想、文化传承、思维方式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