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视宣传片,是为所要播出的电视节目而设计制作的宣传、预告和推介片段,同时它也是一个频道有别于其它频道的标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电视频道除了生产优秀的电视节目外,还需有一整套被受众认可欣赏并喜爱的标识系统,而电视宣传片就起着这样一个推介宣传作用。电视宣传片虽然只有简单的几秒甚至十几秒钟,但却浓缩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创意精华,一个构思巧妙、拍摄精美、意蕴深刻的电视宣传片不仅是向观众传达一组信息和符号,让观众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频道(节目),这个频道(节目)要做什么,而且还体现着一种人文意蕴,表达着审美情趣。当今电…  相似文献   

2.
范敬英 《新闻窗》2008,(3):89-90
美国社会学家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因此,符号是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符号是由能指、所指、意指三方面构成的载体,传播也就是能指、所指和解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文字、图片、声音等符号集中地来传达信息形成传播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利用构建"合成周"的抽样方法,研究考察了iPanda熊猫频道微博账号内容的传播形态、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三项内容,合计26项指标.发现熊猫频道在社交媒体运营中积极利用多媒介元素进行融合化传播,内容原创性强、频道标识性强.在微博这一数字社交空间中呈现了熊猫社交化、拟人化以及受众憧憬的原型等形象维度.频道可在重视公益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受众关注热点、精简栏目内容、重视个人社交媒体信源、进行点面结合的融合化传播以及创新线上线下互动模式,进一步丰富熊猫形象的意涵,提升熊猫形象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4.
评论频道是新闻网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前,全国各地新闻网站评论频道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内容存在趋同现象,缺乏明显的亮点,发展面临困境。本文试以定位理念阐述地方评论频道发展困局及原因,提出以本地化为抓手提升频道内涵与外延,规划频道发展。  相似文献   

5.
消费文化的兴起使文创产品的文化符号价值愈发鲜明。本文通过网络调查,概括和分析10家公共图书馆代表性文创产品的符号建构方式,发现目前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更注重对产品背后内容、故事等内涵性符号的建构,但也存在外延性符号建构缺失、产品美感不足以及内容挖掘浅层等问题。这提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发展应注重符号建构的多元性、消费者的主体性和品牌的符号传播,从而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春节节日视觉符号的考察来探讨文化角度的国家形象传播问题.研究梳理了传统春节视觉符号的主要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统视觉符号所传达的传统国家形象;又进一步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春节视觉符号的新增内容——如春节影视传播、春节旅游传播、网络传播、广告传播、邮票传播等,指出当前国家形象呈现出多元并存、矛盾和谐、主体意识增强的变化中形象状态;并依托新世纪国家形象,探讨了节日文化角度国家形象“自塑”的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建筑是一种传播媒介,同样也是信息的载体,作用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传播内容即是建筑所承载的所有信息。随着现在社会城市的变革和发展,地标性建筑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地标性建筑背后所传达的文化内涵更能反映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传承。本文通过文化传播的视角,用传播学的方法,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传者四个要素来分析哈利法塔,通过论证哈利法塔的建筑理念与其所传播的文化内涵,为现代地标性建筑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传播语言的内涵 定义传播语言,我们首先要了解符号的概念.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成俗,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传递.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奥古斯汀认为:"它使我想到这个东西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与奥古斯汀强调符号的联想意义不同,美国学者皮尔斯更注重符号的替代意义.他认为,符号就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频道专业化,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以市场细分和分众化为理论依据,以频道为单位进行专业定位,组织传播该专业领域的内容资源的一种频道动作的进程。栏目作为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的有序而稳定的载体,是观众识别选择电视节目的平台与标识。伴随着观众需要的不断提高和电视节目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已转入以栏目综合实力为基础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传播,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传者与受众在各种领域和层次上的符号性信息沟通活动,它主要表现为跨民族、语族、种族和国家等传播类型。军事外宣是跨文化的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我军要想在国际上树立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陶心玮 《东南传播》2022,(8):107-111
国家形象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传播,信息的传播就是符号的传播。中华文明在水系流淌的进程中不断与世界文明碰撞、交流,这就形成了大运河文化自身融合、开放的内涵,而大运河知识谱系集合了运河文化基因,通过符号的生产即符号表征和意指关系以及创造性转化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媒介化过程向世界展现“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符号意义的生产是一种符号解释活动,这一过程离不开符号对象、符号本身、符号解释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传统商业标志设计重在传达一定的形象与信息.一个制作精良的标志,不仅可以很好地树立公司形象,还可以传达丰富的产品信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网页多媒体视觉艺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站的LOGO设计同样也属于标志设计的范畴.作为独特的传媒符号,标识(LOGO)一直成为传播特殊信息的视觉文化语言.据说,最早的符合CIS精神的标识实例,是2433年前我国楚地陪葬曾侯乙的一只戟上的"曾"字型图标.无论从古时繁复的欧式徽标、中式龙文,到现代洗练的抽象纹样、简单字标等都是在实现着标识被标识体的目的,即通过对标识的识别、区别、引发联想、增强记忆,促进被标识体与其对象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树立并保持对被标识体的认知、认同,达到高效提高认知度、美誉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孟伟  刘鹏 《现代传播》2024,(1):62-73
面向传播对象国受众的高质量内容输出、有效到达和正向且持续性的影响,是我国国际传播力提升的重要目标。对5个东盟国家青年(n=118)的半结构访谈和研究显示,“中国概念”和“中国形象”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突显文化特质、标识性特征与内涵定位等议题的重点突破口,“文化锚定物”可看作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内容策略,以传播内容为核心的整体性对策和文化锚定物设计五要素是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拟社会互动:重新审视电视与受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理峰 《现代传播》2001,(6):127-128
一、电视语言:传受互动的符号中介 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它是人际沟通交流的基本要素。苏姗·朗格把人类的传播符号分为推理性符号(语言符号)和表象性符号(非语言符号)两大类;并认为,语言可以表达感觉世界中的一切现实存在,也可以表达那些无法感觉的无形观念。但是,语言并非万能的表达工具,它无法忠实地完成情感表现的任务。于是,服务于情感表现的另一种符号──即与推理性符号相对的表象性符号应运而生。 在电视传播中,传播者运用的是电视语言符号系统,这是电视传播传受关系产生的基础。电视…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频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整合电视传播符号的电视频道整体包装.可以提升频道的形象,增强受众的收视愉悦.最终达到提升频道综合竞争实力的目的。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始终注意自身整体形象的包装. AC尼尔森数据表明.频道晚间(17:00-24:00)平均收视率在当地名列前茅.并在2004年第二届电视国际包装作品展上获最具创新意识奖。频道标识是频道的传媒理念、市场定位、风格特征以及整体形象的抽象与概括。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分析和专家论证.确认并加大力度推广“影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梦想”这一传播理念.把频道的基调定位在梦幻意境.标准色为紫色、黑色和紫色渐变,三者共同构成主色系,“这样既较好地诠释了影视频道传播形象, 又巧妙地体现出杭州特有湖光山色的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16.
陈萱 《东南传播》2022,(1):86-88
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意义与价值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重视,符号消费成为现代社会消费的新趋势,不仅是消费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文化传播与社会交往.博物馆文创产品因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受到大众的喜爱.博物馆文创产品通过外延性意指系统和内涵性意指系统进行符号建构,并引起消费者对博物馆文化与文创产品的关注与认同.受众对文化的认同进...  相似文献   

17.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扩大。除了节目编辑外,还涵盖频道编辑、直播编辑以及新兴媒体的内容编辑。电视编辑应该明确内容定位,充分整合资源,利用多种平台,不断创新机制,以实现更好地为全媒体提供内容。  相似文献   

18.
报纸是近一百年来发展最早、覆盖面最广的文化传播形式之一,编辑活动有着明显的特点。首先,报纸的版面容量是基本固定的,编辑活动是让有限的栏目和稿件内容充分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其次,报纸以文字语言符号作为主要传递信息的手段,编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许可度。报纸编辑为了实现文化传播,需要基于一定的目的,对原稿进行审核把关;对报纸的接受者进行充  相似文献   

19.
面对自媒体全面崛起的传播新生态,短视频不仅是用户自觉生产内容的平台,还是其自我展演、获取价值的场景空间.本文以可见性理论为切入点,从用户身体虚拟展演和影像符号真实可见两个层面,探讨了抖音短视频平台如何利用影像实践提高海洋符号的可见性,并试图解读短视频时代海洋传播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20.
袁建 《传媒》2018,(7):83-86
广告符号机制是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核心,该机制形成了以符号为基础的区隔性、超级意指性、象征性三个层次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中,广告符号机制呈现出主体多元性、内容生成的精准化与个性化、传播生命周期的短暂性等新特征,其运行的内在机制是大众消费仪式符号和小众亚文化符号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