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辩证地解读“娱乐至上”、“娱乐至死”两种论调,对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进行传播伦理学意义上的把脉,以期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能走上一条健康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当前,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这档娱乐节目火遍全国,这对我国电视媒体娱乐节目的发展也有所启发。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这一档娱乐节目火遍中国的原因,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如何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娱乐究竟是至死还是治死。  相似文献   

3.
在大众文化时代,消费主义涌动,娱乐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麻痹着人们的神经,使人们加入娱乐的狂欢之中。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对于大众文化进行了抨击。他认为,电视使人们抛弃了理性思考,只是一味追求娱乐化。目前在我国的传媒环境中,电视业的娱乐化现象十分严重。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娱乐至死的原因,指出娱乐并不会至死,并对我国目前的传媒发展进行了警示。  相似文献   

4.
电视娱乐节目因其轻松活泼、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特点,逐渐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的“宠儿”。然而,随着电视娱乐节目一路凯歌阔步前进,社会对其的批判之声也是不绝于耳。对经典的消解、对崇高的亵渎、对恶搞的推崇,以至于全民“娱乐至死”、人文精神缺失、道德伦理滑坡等现象的发生和出现,让电视娱乐节目陷入了让人“又爱又恨”的尴尬境地。笔者认为,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应当肩负起必要的文化责任,在收视率与文化性、娱乐性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找平衡点,使电视娱乐节目在充分发挥其娱乐功能的同时,也能满足观众高尚的审美需求和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5.
刘青 《视听纵横》2007,(3):52-53
"娱乐"和"少儿电视"是近年来传播领域的热门话题。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走进了"娱乐至上"的怪圈,"娱乐至死"的困惑引发起业界多种争论。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地少儿频道的蓬勃兴起,也带来"节目内容成人化"、"同质化"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少儿电视并不能真正满足儿童需要的矛盾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6.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7.
孙倩 《青年记者》2007,(7):43-44
2006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排行榜,李咏以品牌价值5亿元蝉联冠军,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李咏在内的一些名娱乐节目主持人由于自身的负面新闻的影响,仿佛一下子由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转变成了娱乐事件的制造。早前李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曾坦言自己“已经触到了央视的娱乐底线”。美国化传播学波兹曼撰写的《娱乐至死》一书认为,电视决定我们如何认识世界。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应是积极进取、明荣知耻的,否则这个民族必然走向衰败。①电视起着十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化导向作用,正因如此,对于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应该有所限制。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娱乐底线究竟是什么?应该有着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娱乐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品种,电视研究人员曾将电视节目分为娱乐类、信息类、教育类、艺术类、少儿类等几种类型。在国内,对娱乐节目虽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认识,但该类节目却日益受到媒介人员的重视。1998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一个高潮,而且广告效果极好,而今,就是在《快乐大本营》的发源地湖南,一个省里参与娱乐大战的电视节目竟有十几个之多。由此,深入思考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轰动效应及其面临的竞争环境,对娱乐节目今后的发展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电视娱乐…  相似文献   

9.
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市场化、商业化大肆横行,收视率绑架了今天的电视节目。对比《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我们不禁要问,究其本质是文化特征还是娱乐本真?本文根据两档节目中出现的精英正统和大众娱乐两种特性,为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和创新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越来越快,而在这场娱乐大战中,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由播报员变成了节目的灵魂,主持人本身也成了电视节目的品牌,甚至成了该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而娱乐节目的主持人,与其他主持人相比,其娱乐性也影响了主持人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成了受众眼中的娱乐符号,该符号带有很强的娱乐性。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究竟有什么社会功能?娱乐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并且现在有放大的趋势。至于教育功能,一直是有的,只不过如今这个功能在下降。比较而言,下降得更快的功能是艺术。怎么看电视剧的社会功能最近一些年,对电视剧最大的批评是说它过度娱乐化了,虽然和电视娱乐节目相比,还没有到娱乐至死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政府管理部门高度关注。近日,围绕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本刊组织学术界、电视业界、教育界人士进行了笔谈,内容涉及电视娱乐节目的价值选择、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立台的经验介绍、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社会危害、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治理、国外对电视娱乐节目的管控、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分两期刊载,希望能带给业界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娱乐至死》是一本通俗而又极富哲理的书,是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完成的。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描述了一个娱乐化的时代,阐述了美国传媒业的发展,从报刊、广播电视到书籍,传媒业已经开始走到文化沦丧的地步。《娱乐至死》就是波兹曼对当今时代电视文化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无可辩驳的分析。本文分析尼尔.波兹曼对电视娱乐化的批判和反思及其对娱乐批判的绝对性进行批判,最后分析对大众文化的哲学批判。  相似文献   

14.
时下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似乎出现了未老先衰的趋势。如何期待娱乐节目再度为中国的电视带来希望?本文认为,娱乐节目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符合现代娱乐产业运作的、科学的娱乐节目经营管理模式,才能不断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型电视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15.
柴淑君 《记者摇篮》2012,(11):48-49
回顾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主持人,其角色印记必然不尽相同,电视娱乐功能不断拓展,新形式的电视娱乐节目出现,这使得主持人必然从播音员中划分出来。主持人的作用被日益凸显,这是顺应电视发展需要的,是人类传播方式发展的必然过程。随后,电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电视娱乐功能不断地得到认同与强化, 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涌上荧屏,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高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已发展成为国内电视媒体中最活跃、最有市场的节目形式之一,甚至成为一些电视台提高收视率、吸引观众的不二法宝。在我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电视娱乐节目逐渐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势头:既越来越多的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体现出“竞赛”色彩。  相似文献   

17.
时下,电视娱乐节目方兴未艾。厘清娱乐与社会、与电视的关系是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从1981年开创至今已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收视首选。本文借助电视叙事的基本理论,对叙事主体之一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三十余年的发展进行梳理。在主体因素及传媒生态变迁的影响下,伴随着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形态的日趋成熟和多元,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在叙事进程中的职能和价值呈现为"简单串联——情感带动——主导娱乐——平等体验——弱化影响"的渐变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各种传媒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也由于处于特定历史状态下的电视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的增加,电视娱乐节目已经逐步发展为全球电视屏幕的主流节目形态。娱乐节目的推出,标志着中国电视的观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娱乐节目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欢乐的氛围,通过高额的奖项和大众参与而打动人心。在大量的肥皂剧、家庭剧、连续剧逐渐丧失娱乐与幽默功能的时候,娱乐节目的兴盛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目前,毫无疑问,娱乐节目的好坏已直接影响或关系到一个电视台的生存。  相似文献   

20.
赵晓萍 《视听》2016,(11):81-82
电视娱乐节目作为大众娱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欢声笑语,推动了电视媒体的飞速发展,也使电视节目的更新速度有所提升。在国际化形势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积极地与国际接轨,电视媒体产业也需寻求更大的发展,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国际影响力,自主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娱乐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