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语文教学忽视习惯培养,是认识与实践上的一个误区。重视培养良好语文习惯,是语文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的基本命题之一。培养语文良了习惯应强调点滴积累,持之以恒与教师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针对当前学生误文素质的缺差实际,尤应特别重视培养五个方面良好语文习惯。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自身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做到以  相似文献   

3.
王景伍 《考试周刊》2011,(49):53-54
语文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提升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学好语文知识,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苗军 《新课程研究》2009,(5):115-116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兴趣自然而然地提高。繁重的学习将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有利于自身语文素质的提高。所以,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具体应培养初中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做好"语文"这篇文章。初中语文更需要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深化语文实践活动,以大语文观念来组织语文教学,从而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1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育家叶老说得好:"教育即是培养习惯。"良好的习惯并非天生,后天的培养极为重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罗丽娜 《广西教育》2008,(17):53-54
每一个语文教师似乎都意识到,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因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就成了语文教师的追求。但当今的教学状况令教师犯难,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依然处于随意状态,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无多大提高,有浓厚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总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是职业院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也是人文素质课,但是许多学生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也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的说、写技能是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语文素养是文化素质的最直接体现。笔者将从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阅读的习惯、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三个方面谈谈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了。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教学而言,培养小学生语文良好阅读习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好的去体会阅读所带来的魅力,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培养和提高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据笔者了解,目前很多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对学生语文良好阅读习惯进行培养,甚至有一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对学生语文良好阅读习惯进行培养的重要性和作用,这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基于此,本文通过结合笔者的实践来说明如何去培养小学低年级语文良好的阅读习惯,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分别要求:“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这充分说明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应培养中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一、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学习新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前,学生要切实预习。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叫他们预习不可。”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明确预习要求、编写预习提纲、书写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效果等环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了确…  相似文献   

11.
学习习惯主要是指在学习上养成自动认知习惯的活动方式。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那么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就会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够使学生积累更丰富的知识。对于小学语文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小学这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有所收获,努力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意义重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而且,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也会提高,从而有利于  相似文献   

13.
初中一年级是中学的起始阶段,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做人、做学问、工作和生活等都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利于教书育人,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名学生素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读书、写作习惯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小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堂积极发问、课后复习等。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为多彩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吴德宝 《成才之路》2012,(25):31-31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质。语文教师要指导中职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给中职语文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改变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一环和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形成,如写字规范、勤查字典、课前预习、诵读课文、敢于质疑、善于联想、广泛阅读、做读书摘记等,影响着学生全面语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董家康 《小读者》2013,(8):18-19
一个学生有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其语文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必须重视培养十二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学好语文重在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关键。语文学习同样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可以从诵读、留心、积累、思考、阅读、练笔、书写等方面人手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以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