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法国的罗丹是世界著名的雕塑家,但他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过了很多的坎坷。罗丹家境贫寒,父母将自己毕生的期望都寄托在罗丹身上,盼望他将来可以学有所成。可事与愿违,除了美术课外,罗丹其他科目的成绩皆不尽如人意。父亲非常失望,决定把他送到叔叔在乡下开办的学校,让叔叔对他严加管教。可罗丹的成绩依旧不好,他对其他学科不感兴趣,只对绘画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2.
罗丹的童年     
1845年,罗丹刚满5岁,由于聪明过人,父亲提前把他送到了离家不远的耶稣教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一次,在餐桌上罗丹发现父亲脚边上有一张纸,他便趴下去,用笔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坐在他边上的哥哥发现罗丹趴在地上不吃饭,就叫了起来:“罗丹,你不吃饭趴在地上干什么呢?”父亲一看趴在自己脚边的罗丹,也忍不住吼了起来:“站起来,你这个鬼东西,吃饭不好好吃,看我怎么收拾你。”当父亲发现罗丹趴在自己的脚边画画时,更是生气了:“你学习这么不好,原来是在干这个玩艺儿!”父亲非常生气地把罗丹打了一…  相似文献   

3.
1.1845年,罗丹5岁,父亲把他送到耶稣教会学校上学,可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  相似文献   

4.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全神贯注》这篇课文。学习之前请你们看一幅照片,照片上是一件非常有名的雕塑作品。同学们有知道的吗生:(一部分学生举起了手)这是罗丹的《思想者》。师:真好。谁能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罗丹的情况。生:我知道罗丹创作一件作品做完以后让别人来看,人们特别赞赏他作品中的那只手。但是他觉得这只手有些喧宾夺主,就把那只手砍掉了。师:好,你讲了罗丹的一个故事,罗丹创作的那件作品是《巴尔扎克》。(出示投影片:罗丹头像)你看这就是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板书罗丹)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雕塑艺术,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许多…  相似文献   

5.
苏言 《家教世界》2008,(Z1):66-66
罗丹刚满5岁,由于聪明过人,父亲提前把他送到了离家不远的耶稣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一天,收拾家务的母亲捡出一堆废纸来,罗丹就把这一堆废纸一张张地弄平后,在上面画上了许多自己喜欢的画。此后,罗丹经常模仿包装纸、报纸上的人物、房屋、动物的样子把它们画下来。  相似文献   

6.
说到著名的雕塑家罗丹,人们也许不会陌生,可是他的雕塑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845年,罗丹满5岁,由于聪明过人,父亲提前把他送到了离家不远的耶酥教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一次,在餐桌前他发现父亲脚边上有一张纸,便趴下去用笔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坐在旁边的哥哥发现罗丹趴在地上不吃饭,就叫了起来:“罗丹,你不吃饭趴在地上干什么呢?”父亲一看也忍不住吼了起来:“站起来,吃饭不好好吃,看我怎么收拾你!”当父亲发现罗丹趴在自己的脚边画画时,更是生气了:“你学习这么不好,原来是在干这个玩艺!…  相似文献   

7.
当茨威格还年轻的时候,他赢得了一个机会见到罗丹。那时他正在法国诗人维尔哈伦家作客,诗人听到他热烈地赞颂罗丹后就说:“你那么喜欢罗丹,就应该和他亲自认识认识。我明天就要到罗丹的创作室去。如果你觉得方便,我带你一起去。”  相似文献   

8.
罗丹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主义、对中世纪基督教艺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近代人文主义等传统是非常地欣赏和推崇的,但我们在挖掘罗丹作品的内涵和精神时,却发现其作品是极具现代性的。罗丹没有做传统的傀儡,他以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敏感思想,把握住了时代的变化,变革传统,变革学院派创作思维,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给现代雕塑以启发,在古典雕塑和现代雕塑之间,罗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一口气读完了人民美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罗丹艺术论》。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美术理论书。罗丹思想的记述者——葛赛尔的散文诗式的语言确实对读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细腻地描绘了罗丹所处的艺术化了的自然环境、住所和罗丹制作雕塑作品时的情态。他不仅较系统地表述了罗丹的思想,而且也使我们逼真地看到了罗丹的性格与爱好。罗丹善于思索和不停顿地工作,他具有炽烈的艺术感情和创作热情。这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10.
师 :罗丹与茨威格是什么关系?能否找一个词回答?生 :他们是“挚友”。师 :谁来说说“挚友”是什么意思?生 :“挚友”是最亲密的朋友。师 :请挚友到家里做客应当热情招待 ,罗丹对他的挚友热情吗?生 :罗丹不理睬他的朋友。师 :罗丹算不算失礼?生 :不算失礼 ,因为他全身心雕塑作品才会这样的。师 :是雕塑作品吗?生 :是修改作品。他与茨威格吃完饭后忽然发现作品还有毛病 ,便修改了起来。师 :从这段话看 ,你觉得罗丹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请结合具体词语谈一谈。生 :“端详”、“皱着眉头”这两个地方体现出罗丹修改时的认真。生 :罗丹自言…  相似文献   

11.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天工作到深夜,他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相似文献   

12.
罗丹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方现代艺术家,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中的重要因子,渗透到中国作家和文学创作之中.中国作家把罗丹当作精神的偶像,在文学作品中把他描绘成圣人、伟人和艺术之神.罗丹的<思想者>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思想者"形象的原型,罗丹的自然主义美学观与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美学相融合,已成为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3.
先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故事: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一次,他应法国作家协会的邀请,为著名作家巴尔扎克雕刻塑像。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举世闻名,但他长得又矮又胖,怎样才能为他塑造出美好的形象呢?为此,罗丹伤透了脑筋。经过反复琢磨,罗丹决定着力表现这位大作家的精神美,雕塑出一位光明磊落、充满了智慧的人物形象。他前后花了七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4.
先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故事: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一次,他应法国作家协会的邀请,为著名作家巴尔扎克雕刻塑像。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举世闻名,但他长得又矮又胖,怎样才能为他塑造出美好的形象呢?为此,罗丹  相似文献   

15.
罗丹( 1840-1917)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位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欢美术,其他功课却学得不怎么样。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资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罗丹进的美术学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宠信的画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创建的,在这里他遇到了终身敬仰的启蒙老师荷拉斯·勒考克。这是一位普通的美术教员,但他一开始就鼓励罗丹忠实于真正的艺术感觉,而不要按照学院派的教条去循规蹈矩,也许正是这种教导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全神贯注 有这样一个故事:法国雕塑大师罗丹,带着挚友茨威格参观他的工作室,对自己刚刚完成的看起来已经十分完美的塑像不够满意,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的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茨威格赶紧叫住罗丹,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朋友,这就是忘我的境界,这就是全神贯注,这就是所有成功者的秘诀。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学习要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相似文献   

17.
有关《豹》的写作,据诗人自己说,是他在罗丹的影响下所受的“一种严格的良好训练的成果”。当年罗丹曾经督促他“像一个画家或雕塑家那样在自然面前工作,顽强地领会和  相似文献   

18.
每当看到罗丹的《受伤的战士》时,人们无不为这位天才的雕塑家超写实的艺术风格所震撼。罗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他渴望有一天自己能成为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一样伟大的艺术家。他在美术学校学习时很努力,废寝忘食。  相似文献   

19.
章剑和 《初中生》2014,(Z3):95-96
正一位名叫海德尔的奥地利人慕名前来拜访著名雕刻大师罗丹。在罗丹的工作室,有着带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有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根手指或者指节。这间屋子是他一生不断追求与劳作的地方。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就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子雕像。"这已完工了。"海德尔想。罗丹退后一步,仔细看着。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相似文献   

20.
罗丹砍手     
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有一次,他花了很长时间,塑了大作家巴尔札克的像。刚塑完像,巴尔札克像的双手叠合在一起,放在胸前,姿态自然生动。罗丹也感到满意。第二天,罗丹把他的学生叫来,要他们对塑像提出意见。大家看了,一致认为塑像的两只手塑得最好,最为自然,最为显眼。罗丹听着他们的评论,眉头皱,随手操起一把利斧,将塑像的双手砍掉了。学生感到不解,忙问罗丹,为什么要砍去那双手。罗丹对他们说:“因为这双手太突出了。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应该比整体更重要!”从此,这座断了手的塑像成了稀世珍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