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关于液面上升、下降或不变的问题,同学们感到比较棘手.举例如下:例1一块浮在水面上的木块上放着一块石头,如图1所示.当石头落入水底以后,水面位置将会().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分析石块放在木块上,木块仍漂浮,则木块和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们的重力.设木块的重力为G,,石块的重力为G。,石块未落入水底前,木块和石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O,则:当石块落入水中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一G;/(usg),沉入水底的石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一G。/(P。g),两者排水体积为:N+n一GI/…  相似文献   

2.
1.取液体和容器中的物体为整体例1 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水,水面漂浮一木块,木块上放有重2N的金属块.当把金属块从木块上取下, 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多少?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多少?(g=10N/kg) 解将金属块和木块以及容器中的水视为一整体,则原来整体对容  相似文献   

3.
浮力综合题既是初二物理的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多数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在平时的思维训练过程中又不重视题后分析,因此在考试中很容易失分.本文试以一道中考题说明之.例 (北京市中考题)木块A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它的上面放有一石块B,如图1所示,此时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石块B 从木块A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A和  相似文献   

4.
一、巧选研究对象例1木块A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它上面放一石块B,此时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石块B从木块A上取下,放入水中静止时,A和B排开水的体积为V2,已知V1-V2=2分米3,木块A的体积为4分米3,石块B的密度为3×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则容器底对石块B的支持力为().A.10牛B.20牛C.30牛D.40N解析:把A和B视为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当石块B在木块A上时,对AB整体有ρ水gV1=GA+GB①当石块B放入水中静止时,对AB整体有ρ水gV2=GA+GB-F支②两式相减后得容器底对石块B的支持力为F支=ρ水g(V1-V2)=20N.故应选B.二、等效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浮力综合问题的研究对象一般不止一个,如果所研究的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整体法分析往往能独辟蹊径。1、取液体和容器中的物体为整体。图1例1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50cm2的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水,水面漂浮一木块,木块上放有重2N的金属块,当把金属块从木块上取下,容器底所受压强改变多少?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多少?(g=10N/kg)解:将金属块和木块以及容器中的水视为一整体,则原来整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1=G金属 G木 G水把金属块拿下后,整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2=G木 G水,显然,容器底所受压力的改变量为:△F=F1-F2=G金属,故压强的改变量为:△p…  相似文献   

6.
浮力题型灵活多样,又一直是中考的热点.下面仅就几类令学生望而生畏的题型加以分析. 一、动态问题的分析例题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有2/5的体积露出液面,若将露出液面的部分切掉,则A.木块下沉 B.木块顶部与液面齐平C.木块悬浮在任意深度D.木块上浮,仍有一部分露出液面分析:如图1,采用静态处理.切掉木块  相似文献   

7.
题目千千万,永远做不完,同学们解物理题时要学会归类,善于总结出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这样解题速度、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下面举例说明之.题1如图1甲,一木块上面放一实心铁块漂浮于水面上,现把铁块取下放人水中,而木块仍漂浮于水面上,静止后容器中水面将:()A上升一些;B.下降一些;C.保持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假设其它条件与原题一样,只是铁块系在木块下面,如图1己所示.由于铁块密度大于水密度,木块密度小于水密度,所以木块受到铁块向下的拉力,使增大,若剪断绳子,铁块沉底,木块必上浮,使减小,…  相似文献   

8.
例1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水,一块冰浮在杯中的水面上,如图1所示,待冰完全熔化后,水面将()A.升高B.降低C.不变.图1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冰浮在水面上,浮力和重力平衡.由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m排g=G=m冰g,得m冰=m排.所以冰块完全熔化成水后,体积正好是原来冰块排开水的体积,水面高度不变.故选(C).例2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水,一块冰被细线系着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待冰完全熔化后,水面将()A.升高B.降低C.不变.图2分析冰块满足:F浮=G F拉,所以m冰相似文献   

9.
例题如图1,一冰块内含有铝球,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它浮在水面,当冰全部熔化后,杯内水面将如何变化?解法1按常规方法,比较冰熔化前的V#与熔化后的同质量的水的体积及冰内铝球排开的水的体积之和即可.解法2设想在冰熔化前把它们分离,把铝球从冰块中取出,用细线系在冰块上,如图2,(图回中冰块与铝球的整体都漂浮,F#都等于C冰十C铝,所以它们是等效的)再设想剪断绳子,冰块将上浮引起水面下降,铝球下沉,不影响水面,然后当冰块全部熔化后水面高度不变,故林内水面将下降.解法3根据熔化前后,杯底受到的压力不变来比较高度,…  相似文献   

10.
浮力和压强     
浮力和液体压强是一对孪生姐妹,有液体压强差就必定有浮力产生,当然有浮力就必定会有液体压强的相关计算。例1(2011年南充市中考题)体积为1.0×10-3m3的正方体木块,投入如图1所示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为5×10-2m,容器的底面积为0.04m2(g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投入木块后,容器底增加的压强;(3)若将此木块投入某液体,露出液面高度为4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解析:(1)木块的边长:a=1.0×10-3m33姨=0.1m,木块浸入水的深度:h1=a-h=0.1m-5×10-2m=5×10-2m,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103kg/m3×10N/kg×1.0×10-2×5×10-2m3=5N.  相似文献   

11.
一、“F浮=G物”的两种含义(1)物体悬浮的条件写作“F浮=G物”,它表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与向下的重力正好平衡,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这时V排=V物,如图1所示.(2)物体漂浮的条件也写作“F浮=G物”,它表示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与向下的重力正好平衡,物体在液面处平静止状态;这时V排<V物,如图2所示.一、“F浮=G物”的四种情况(1)F浮=G物例一个体积为5×10-4米3的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分析和解]木块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和一个向下的重力…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第一册143页的两个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演示实验,照图12-6那样演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相等,这个实验容易获得成功,误差一般都很小。但照图12-7那样演示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相等时,若是先称出木块的重,再把木块轻轻放在溢水杯的水面上,然后称出被木块从溢水杯中排到小桶里的水重,  相似文献   

13.
例1如图1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 (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 (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  相似文献   

14.
题1(2012年天津)如图1所示,将底面半径为2R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h,密度为ρ(ρ<ρ水).半径为R的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A.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gh B.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ρgh C.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πR2ρh  相似文献   

15.
物体的浮沉情况,常用“漂浮”、“上浮”、“悬浮”和“下沉”来描述.用运动和力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词的物理意义.漂浮是一平衡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因此,物体保持静止.上浮是一运动过程.如将一木块压入水中放开,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这两个力不能平衡,木块就要沿着较大的那一个力(浮力)的方向运动.木块露出水面以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露出水面以后,浮力随着木块的上升而减小.上浮的最终结果是漂浮.悬浮是一平衡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  相似文献   

16.
在有关浮力的计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液面变化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试举例说明.例1一小块冰漂浮在量筒中的水面上,当它完全熔化后其液面将()(A)升高(B)不变(C)下降(D)无法判断解题思路:可以先设未放入冰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放入冰后量筒示数为V2,以及冰熔化加入量筒后的总体积为V3,如图1所示.比较V2和V3就可以液面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7.
题目 在一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水,水面漂浮着一个小容器.当将一个实心小塑料球放入小容器中后,大容器中的水面上升的高度是h1,如图1所示.若把这个塑料球从小容器中拿出投 入大容器的水中,液面又降低了h2.求这个塑料小球的密度.  相似文献   

18.
浮力与压强综合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其中 ,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引起液体压强的变化问题 ,又是一类常见问题 .这类问题因涉及液体压强 ,解题时大家通常考虑应用公式p =ρgh ,其实 ,这时如应用公式p=FS往往更简便 ,请看下面的例子 .图 1例 1 把A、B两个完全相同且边长均为 1 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底面积为2 0 0cm2 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 ,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如图 1所示 .若将木块B从水中取出 ,容器底所受的压强将比原来减少(   ) .(g =1 0N/kg)(A) 1 0 0Pa    (B) 2 0 0Pa(C) 30 0Pa (D) 40 0Pa( 2 0 0 1 ,北京市顺义区中考题 )解法一 …  相似文献   

19.
例1如图1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不考虑水的损失)。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求A与B的密度比.  相似文献   

20.
一般情况下,当ρ物<ρ液时,物体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这个结论未必恒成立. 例1 有一个柱形容器,它的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20cm,容器内装满水,水深为8cm.现有一边长为15cm的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3kg/m3,将木块放入容器中,求木块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g=10N/kg) 错解已知ρ木<ρ水,所以木块在水中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