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成立于1955年10月,原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兰州分馆。1957年改名西北分院图书馆,1973年改名中国科学院兰州图书馆、1987年8月改为现名(保留使用图书馆名称),它是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地区性文献情报中心与院地球科学文献情报中心,也是中国科学院地学情报网网长单位。  相似文献   

2.
198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全院第二次文献情报工作会议纪要中要求在“七五”期间组织力量对全院文献资源布局和发展规划进行调查研究,以便积极开拓文献资源,丰富收藏,并优化藏书,合理布局,推动资源共享,发挥全院文献资源的整体效益。为了贯彻会议精神,1987年7月中国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会组织了全院文献资源布局调研课题组,开始了第一阶段试点性的十个子课题的调研工作(包括六个地区、一个院中心和三个学科文献资源的调研报告)。由于院领导和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的重视,今年确定将此课题升级为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的软课题研究项目之一,打算正式对全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由原中科院所属的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和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四个机构于2006年3月整合组成。该馆立足我院,面向全国,是支撑科技自主创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学文化传播的国家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  相似文献   

4.
王涛 《情报杂志》1991,10(4):68-73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但是多年来图书馆的情报职能发挥得不太理想。本文从情报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入手,阐明了图书馆应具备的情报保障能力和提高情报保障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1962年6月改称为现名。建所34年来,经过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主要学科方向有催化化学、固体润滑材料、有机合成化学、分析化学与结构化学。现有12个研究室,1个图书情报出版室,2个公司、1个技术开发部。  相似文献   

6.
分别对文献(图书)馆、文献中心、文献(的)情报中心、文献(与)情报(的)中心四种文献情报机构的定义、职能、工作内容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国应 《情报杂志》1992,11(1):5-10
回顾中国科学院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发展历程。阐述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具体办法:建立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组织机构;明确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方向和任务;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建立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网络;制定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政策、法规;加强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探索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理论。分析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好处、经验和存在问题。对未来提出四点展望:(1)加强整体化建设;(2)合理调整文献情报机构布局;(3)认真研究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理论;(4)改变传统的图书馆意识,增强图书情报一体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办,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第一份英文学术期刊——<中国文献情报(英文版)>正式向国外公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9.
《科研管理》1983年第一期发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周光耀同志的《关于“图书、情报中心”的建设问题》,认为,对“图书情报”如何一体化,意见分歧大,虽然时隔四年,但在消除意见分歧上没有什么进展。“一体化”由于内容含义不清,引起误解和意见分歧,是这个口号难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将是高度情报化社会。我们看到,作为高度情报化社会的电子计算机和通讯网络在这10年间得到飞速的发展。作为图书馆与情报中心必然受到情报化浪潮的影响。以计算机化为开端,逐渐引入数据库系统、电子出版与联机在线数据库处理等非常广泛的范围之中。这就意味着处于由用纸的时代向电子时代的转换时期。本文通过回顾最近10年之间情报技术的发展,就今后的情报技术方面和高度情报化社会的图书馆与情报中心的课题进行了探索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教育机构,是中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院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维和实践构筑新的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其文献资源服务、教学嵌入服务和科研支撑服务,才能彰显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是中国科学院针对"STS计划"重大突破项目研发中的知识产权壁垒突围需求而部署的系统性的知识产权战略专项研究.项目针对我国氨基酸产业发展存在的知识产权纠纷、产能落后、产品同质化等问题,系统梳理了氨基酸产业发展现状,凝练了我国氨基酸产业发展存在的核心问题、瓶颈技术,并提供了发展建议;深入分析了代表性氨基酸产品的专利现状、侵权风险、规避设计,为研发活动提供了及时预警;搭建了知识服务与共享平台,提升了氨基酸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产学研资源共享.通过项目的实施,总结形成了一套面向中国科学院重大突破项目的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工作模式与规范流程;帮助研究所培养了自有知识产权信息分析人员,促进了研究所更好地运用专利战略指导科研活动.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持承担,参加单位包括深圳中科院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项目负责人为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原主任方曙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
知识管理与知识挖掘在情报研究工作中的实现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1 传统环境下的情报研究工作情报研究工作在我国通常被称为情报分析研究或者情报调研 ,是指针对特定的领域或主题 ,收集、积累相关文献、数据 ,加以整理、分析和研究 ,最终根据用户的需要提出分析研究结果或报告的全过程。从工作内容的性质来看 ,它实际上包括情报收集和情报分析两部分 ,即情报→研究。在传统的文献信息环境下 ,我国的情报研究工作主要依托于图书馆或其他文献机构 ,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在这种环境的限制下 ,一个情报分析研究人员或机构一般只限于对某一个或某几个主题领域进行研究。因为基于传统的文献信息环境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基于CiteSpace的图书情报领域云计算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云计算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以CNKI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和CSSCI作为数据源,借助Cite Space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图书情报领域中云计算研究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绘制了文献作者及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研究热点分布等知识图谱。将图书情报领域的云计算研究热点归纳为云图书馆、云服务、云安全和云技术四个方面,为图书情报领域的云计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德的科学技术文献的情报活动以分散型进行。就是将全部活动分为16个专门领域,每个领域配备为专门情报中心。这专门情报中心即Fachinformationszen-trum,简称FIZ,这专门中心各自由更专门地细分的几个机构构成,或者包括有几个协作机构。  相似文献   

16.
科技情报和文献工作是科学技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工作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科研活动的效率和成果。因此,无论国内国外的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管理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问题都相当重视。1977年底,中国科学院在所属图书馆内建立情报研究室。1978年,中国科学院在广州召开的全院图书、情报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图书、情报一体化”这个方针性口号。  相似文献   

17.
兰州分院是中国科学院建院最早的分院之一。1953年冬,由中国科学院和原西北局决定并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备委员会”,1958年“西北分院筹委会”改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并全面开展了建所工作。目前,兰州分院在兰州、西宁两地代院管理10个独立机构,即: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兰州  相似文献   

18.
掌握高校读者需求特点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其首要任务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服务贯穿于图书馆工作始终.怎样才能搞好读者服务工作呢?  相似文献   

19.
1 引 论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一组样本文献的引文与被引文献之间的语义关系。我们的样本是从3种图书和情报科学刊物中以抽样的形式随机决定的。这三种期刊分别是《图书馆杂志》(LI)、《学院与图书馆研究》(CRL)、《美国情报学会会刊》(JASIS)。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74—1977年联邦政府促进情报文献纲要》,在联邦德国和西柏林地区要建立20个专业情报中心(系统)。这20个专业情报系统是按学科专业或用途划分的:1.卫生、医学、生物学和体育专业情报系统,地点在科隆,2.营养学、农林专业情报系统,波思,3.化学专业情报系统,西柏林,4.能源、物理学、数学(航空、航宇、宇宙研究)专业情报系统,卡尔斯鲁厄,5.冶金、材料、金属加工专业情报系统,西柏林,6.原料开发和地学专业情报系统,汉诺威,7.交通专业情报系统,科隆,8.空间规划、建筑、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