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针对目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创新性缺乏的现状,本文基于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分析了目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影响因素和毕业论文写作创新性缺乏的成因,从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和评价体系、加强写作管理等几方面提出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创新教育策略,以期能更好地推进英语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创新教育,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朱莉蓉 《海外英语》2011,(10):131-132
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展开了论述。作者分析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和提高校内外指导老师论文指导水平等建议,以期提高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是毕业考核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通病.为了更好地搞好毕业论文的写作辅导,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和论文水平,结合现实总结了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析,探索了新的指导毕业论文写作的形式和高职方法,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毕业论文写作与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铁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4):105-107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举措,是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但目前对这一问题尚有不少模糊认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确也不容乐观,因此,研究、分析论文写作现状,探寻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是势在必行的.全文在分析管几年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2007级应用英语专业的158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行调查,就开题报告、选题、写作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高职高专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出发,就目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对东北地区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E1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情况,提出了改进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于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提高研究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及对其分析可知,学术素养低与论文写作能力不强是当前广西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诸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应增加专业课教学的学术含量,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毕业论文写作时间.  相似文献   

8.
以应用英语专业为例,分析了目前高职商务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对高职毕业论文写作新模式——毕业项目设计的主要内容、实施要求、考核办法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其在高职商务类专业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是其四年学业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鉴于其有限的学识和能力,由专业老师对其写作及答辩给予指导,将有助于学生掌握做毕业论文的精髓要领,大幅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和答辩的质量,更好地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本文从指导老师的角度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的指导耍旨,意在与高等院校的同行们交流,为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的指导效果做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深化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作为本科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意义更加凸显。作者讨论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性质和重要性,提出了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原则与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了英语的所属、英语变体的地位以及英语作为世界共同语对英语教学的影响等问题,文章认为英语教学应承担起人文教育的职责,培养学习者开放宽容的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12.
谈标准英语、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我国学习英语及使用英语之现况,结合国内外语言学家对标准英语、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论述,探讨这三间的差别以及它们之间的不确定性。指出必要的区分将有助于我们学习和使用规范的英语。  相似文献   

13.
《海外英语》2010,(11):2-2
《海外英语》迎来了创刊以来最大的一次改版,与西班牙Hot English Magazine建立合作关系,选用HOT的优秀文章,融入我们自己的特色,力图打造“现代英语氧吧”(English Oxygen Bar),  相似文献   

14.
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对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科学的分析对比,特别是词义、语篇、语用、价值观诸因素的对比分析无疑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目的语。  相似文献   

15.
英语的语言与歌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通过对英语语音特点和英语歌曲的分析比较而阐明其观点:英语歌曲集中体现了英语语言尤其是英语语音的特点.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学习大量经典的英语歌曲,必然促使学习者在歌唱中熟悉和体验英语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使英语表达更加准确、地道、优美.  相似文献   

16.
吴卞 《时代教育》2009,(5):98-99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countries,English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as a mean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It is not singly owned by one country or one nation,but has become an intermediate means of information.Inevitably,various varieties of English appeared as the result of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English.Theses varieties represent their own nation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China English is one of these varieties.The paper makes an introduction to...  相似文献   

17.
电影作为一种多媒体文化输入媒介,完全可以成为优质的听说教学材料。通过让学生复述情节和跟读对白来加强学生的听和说,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中国英语"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势的英语变体.其所具特点具有合理性,可接受性.与此同时,作者把一切违反英语语法条规的错误表达定义为"中式英语".了解"中国英语"特点,于中千外,都有好处,因为可以跨越差异,便利沟通.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学习中,我国学生因缺乏识别不同文体的能力而造成语域误用的现象比比皆是,要提高他们正确选择语城、使用得体英语的能力,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入文体知识。本文首先从文体学的性质入手,讨论了当前中国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而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四个层面分析了文体学在教学中的实际意义,并得出掌握文体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欣赏、乃至研究语言的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张芳 《海外英语》2014,(7):277-280
China English i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English globalization. When issue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in the inter-communication, English features in Chinese-colored English. However, China English is still English instead of the brand new language. It is an English variety. The paper aims at examining the necessity and rationality, and the contrast of China English and Chinglish. In addi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nspiration of China E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to sophomore English majors in terms of teacher,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course textbook and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