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和多样的活动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小学校园的体育文化同样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形成于一个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集中呈现着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历史积淀。绿色教育理念的主旨则是通过改善学校的物质和人文环境,让全体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保护环境、追求人文的意识,进而使校园物化环境与人化气息渐趋融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如何在小学校园中进行体育文化建设,开展"绿色教育"提几点浅显看法,以供大家借鉴和分享。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既是国际社会重要的发展趋势,也是当下我国重要的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需要创建绿色学校先行.创建绿色学校,需要人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把握绿色学校的内涵,采用建设绿色环保校园、实施绿色规划管理、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培育绿色校园文化、推进绿色创新研究等举措.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大学校园的主流将是以建设环境文化为主的,即“教育——人——环境”三位一体的和谐校园。校风是大学的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它体现着学校文化传统、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的重要保证。因此,创建优良的“绿色校风”不但对大学树立新形象、体现新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时大学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高校建设应以师生为本,将育人当做重要责任,无论什么时候,师生均是学校主角及学校工作的着力点。时代呼唤高校“建绿色校园育绿色文明”,高校应转变办学理念,实施基于绿色环境培育、教育、熏陶人这一特色办学思路。当前,具体进行“绿色校园”特色建设时还存在目标不够明确、组织领导不够健全、运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绿色校园的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对此,在进行高校“绿色校园”特色建设时应予以重点关注与解决。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在数字化校园中如何构建以绿色环境、绿色休闲文化和网络多媒体文化以及绿色图书馆文化模式为基础的绿色图书馆,以便读者在绿色的环境中进行健康向上的休闲文化活动,学绿色知识。爱绿色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省青岛东川路小学,原名下河小学,1912年建校,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在学校的校园里高耸着两棵与学校同龄的加拿大杨树,虽然经历百年风雨,却依然苍翠挺拔,令东川师生所敬仰。近年,学校依托这两棵百年加杨树启动了"绿蕴东川"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将"成就绿色成长"作为学校绿色教育的核心理念,制定了"尊生命、扬个性、铸和谐"的成长目标。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影响和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目标、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所在。紧紧围绕绿色文化的构建,结合实例阐释了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何正武 《教书育人》2011,(32):58-59
提起绿色校园,也许有人会说:"创建绿色校园,无非是多种几棵树、多栽几株花的事。"其实不然,绿色校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绿化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校园绿化不同于社会绿化,校园绿化更强调文化色彩,讲究文化品位,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品位,也关系到人才的质量和品位,因而  相似文献   

9.
佘莉 《广西教育》2010,(36):13-13,18
本文从绿色网络文化的寓意出发,论述了校园绿色网络文化营造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校园中营造绿色网络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永济三中成立于2007年,14年来,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环境美校、管理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策略,着力打造人文绿色育人环境,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园林单位""山西省绿色学校",成为河东教育一张靓丽的名片。一、环境引领,人文融入,让校园成为最美的生态园林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中国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出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目前绿色学校的内涵还比较模糊,但至少包含了绿色管理、绿色教育、绿色校园和绿色科研四个方面;绿色学校具有多种功能;丽水师专应积极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绿色大学是大学的重要使命。笔者将从绿色校园建设与大学使命互动的视角探讨绿色大学建设的意义、策略及其与大学使命实现的共荣关系,尝试探索在大学中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兼具绿色环保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社会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绿色校园的规划建设对于实现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视野中,学校更应当秉持十九大"绿色发展"的精神,创造优美的绿色校园氛围,创新教育理念,倡导科学管理,努力优化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全面培养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绿色学校是以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为核心,以创设绿色课程、实施绿色管理、实践绿色生活、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文化为主要内容,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带动社会的教育互动机制,就是“小手拉大手、大手推动社会走”。从这个意义上讲,凸显学校的环境教育,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曹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118-118,121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育人环境建设的成效。因此,加强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高职师生营造"阳光.绿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绿色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取向,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将致力于校园生态文化的构建.21世纪的校园应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构建良好的绿色教育生态,通过各种实施途径,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造就校园绿色生态的新天地,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市场对绿色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是绿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应将绿色技能的培养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在内涵建设、建设理念、目标、原则等方面渗透"绿色"理念。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同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和知识溢出理论的运用,为高职绿色校园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胡国潮 《中学教育》2007,(12):37-38
当前,"绿色教育"已成为许多学校的办学追求。打造"绿色学校"也往往成为提高一个学校办学品位的一个切入点。然而,"绿色学校"不等于"绿化学校",不应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它更象征着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它应该是校园物化环境与文化气息的有机统一。学校应借助"绿色环境教育"这一火花,点燃起学生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强烈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提升学校教育品牌、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对于一所城乡接合部新建的城区学校,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校园人文内涵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校园物质文化的内化表现,也影响着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人文内涵建设路径是面向全体儿童、着眼于现代儿童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改革,原种繁殖场学校也正迈着大步向前发展着。校领导班子集思广益,紧紧围绕"建绿色校园"这一中心,决心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在潘校长的领导下,研究制定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绿色教育",倡导建设绿色育人环境,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