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审题一定要把握住话题解析的导向性,揣摩命题者想让你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因为虽说符合话题即可,但事实上每个命题者都会将自己的价值倾向隐藏在对话题的解析中。近四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如此,所以考生无十足把握,绝不可轻易地反弹琵琶,最好是顺着命题者的思维走。 2、拟题既不能“原地踏步”(即不变一字,就用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也不能与话题风马牛不相及。最好是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高考作文的阅卷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
1.审题一定要把握住话题解析的导向性,揣摩命题者想让你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因为虽说符合话题即可,但事实上每个命题者都会将自己的价值倾向暴露在对话题的解析中,近四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如此,所以考生无十足把握,绝不可轻易地反弹琵琶,最好是顺着命题者的思维走。  相似文献   

3.
1.审题一定要把握住话题解析的导向性,揣摩命题者想让你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因为虽说符合话题即可,但事实上每个命题者都会将自己的价值倾向暴露在对话题的解析中,近四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如此,所以考生无十足把握,绝不可轻易地反弹琵琶,最好是顺着命题者的思维走。  相似文献   

4.
1.审题一定要把握住话题解析的导向性,揣摩命题者想让你表达什么样的观点。虽然说符合话题即可,但事实上每个命题者都会将自己的价值倾向暴露在对话题的解析中,近四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如此。所以考生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属主观题,其评分不同于客观题,阅卷老师的主观印象也是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因素之一。下面介绍几种取悦阅卷老师的办法,以供参考。一、一见钟情法拟一个漂亮的标题,巧用文章题记,写好文章开头,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一)拟出漂亮的标题高考作文往往要考查学生的拟题能力,尤其是话题作文。标题好就如人有一个好面容,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能给阅卷老师赏心悦目的感受。如:《还地球一张俊俏的脸》,就借助话题“脸”来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话题作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为考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自由的写作空间。而作文的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因为好的开头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调,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境。某高考阅卷权威人士就曾经说过:“高考作文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因此,考生一定要精心打造“凤头”,以悦其目,以折桂冠。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写作训练中掌握一些写好文章开头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1.审题一定要把握住话题解析的导向性,揣摩命题者想让你表达什么样的观点。因为虽说符合话题即可,但事实上每个命题者都会将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素质教育,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这种话题作文往往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确实,为考生提供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写作自由,考生的佳作可谓“丰富多彩”。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不少内容和表达上令阅卷老师击节赞赏的佳构妙作,在拟题上却缺乏新意,不少考生将材料中提供的话题简单地移用做文章的标题,未免美中不足,读后多少给人留下些缺憾。那么,话题作文如何为自己的“文章”巧施“脂粉”,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清新面孔呢?  相似文献   

9.
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在2008年之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形式上,话题作文淡出,2009至2011年标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几乎平分秋色,去年和今年除了江苏卷为给材料加标题、天津卷为给材料加半标题,其余均为让考生根据材料自主拟题。二、注重多元思辨,大多不设定主题,让考生就材料相对或  相似文献   

10.
【考生求助】1.近年高考作文中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在命题上有区别吗? 2.我一看到陌生的作文试题就特别紧张,不知该抓哪些东西,老怕跑题,怎么办?高考作文,审题是第一步。审题,不是单纯看命题者让我们以什么为话题或者以什么为标题。很多考生在读题时常常“筛选”出那些自认为最重要的信息,而将一些同样有价值的信息弃而不顾。这样一来,我们便难以全面地考虑问题,更难以周全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自己在构思、成文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命题变幻莫测.让考生很难“碰中”,但总有一些话题是常考内容,比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2009年高考辽宁卷、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均涉及“诚信”话题。而高考作文需要体现时代精神,于是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便成为考生的最爱,但这样难免会给阅卷老师千人一面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 ,是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像 ,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与材料作文相比 ,它为考生创设了更开放、更宽松、更自由的写作情境 ,更有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因此自 1 999年以来高考作文一直用这种形式。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考生自己拟题 ,拟得好 ,阅卷老师一见 ,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心绪 ,就可能把文章的分数提高一个档次 ;拟得差 ,阅卷老师立即会在心里形成不好的印象 ,自然会把文章的分数打低一档。这样看来 ,话题作文的拟题应从两方面着手 ,即拟题的要求和方法。下面笔者就此谈谈拙见。一、拟题的要求1 .根据…  相似文献   

13.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对于表现主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平淡乏味的标题则让人兴味索然.作为考生,拟一个鲜亮、别致的文题就能赢得阅卷老师的"深情"一眼,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近几年的中考,话题作文出现得比较多,它指的是提供一段材料或提出某个话题,让学生根据材料自拟作文题目.  相似文献   

14.
微言·微博     
《第二课堂(小学)》2011,(9):128-128
阅卷老师,你给我多少分,我就祝你活到多少岁! ——江苏一考生在今年高考作文中如此“恶搞”,让阅卷老师哭笑不得(湖北赵自力荐)  相似文献   

15.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高考作文的命题 ,始终受制于这样一对矛盾 ,即既要追求阅卷评分客观公正、公平合理 ,又要尽可能地为考生提供发挥自己才气的空间。命题作文所给的标题 ,从题材上或者从主题上对作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无法为考生提供这种空间 ;而且审题难度大 ,部分写作能力较强的考生可能因审题失误而抱恨终生 ,故逐渐淡出高考命题者的视野。随之而起的材料作文 ,由于审题的支撑点较多 ,降低了审题难度 ,又由于依据材料可以制订出较为可操作的评分规则 ,有利于减轻阅卷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而风行一时。但由于作文主题必出自材料 ,材料…  相似文献   

16.
冯超 《语文知识》2001,(10):75-76
2000年高考作文,选用了一则较老的材料,让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笔者参加了我省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对众多的高分作文(一般在54分以上)作了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些共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下面三点。一、题目取得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如明眸一盼,蕴味无穷。今年的高考作文,大约有2%的考生没有标题,白白扣掉2分。使用频率最高的题目是“答案是丰  相似文献   

17.
谈话题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创举。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已经沿用了四年,相信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但是,对于话题作文的内在含义以及在高考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许多人还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对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作文教学。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考作文多采用供料写议论文的命题方式,让考生自拟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展示其“心灵”的窗口。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往往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强化拟题的训练就显得尤为必要。一、坚持“三原则”1.坚持“准确精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作文种类花样翻新,命题、材料、话题、各显其彩,作文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阅卷者形形色色、各有所好.但不管类型如何,阅者是谁,写作者一定要以不变应万变,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自信,拿下高考作文这块阵地.现制定一组"拳法",针对高考最大限度地让作文出彩出新,以夺取高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6年全国18道高考作文题的闪亮登场,作文命题多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但其中有部分作文题,的确让考生难以写出新意,但也有些文章见解新颖、思想深刻,能让阅卷者感动、深省、难忘,因而获得了高分甚至满分,令其他考生羡慕不已。那么,如何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