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现代职业教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批判和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探寻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新出路。他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并且敢于批判和改革旧的教育,努力探索中国民族教育的新路。他针对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了以“生利”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思想,对当时的职业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面对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陶行知主张的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妇女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鲁迅作为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始终以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他的笔端时时触及社会现实,贯穿着始终如一的革命的民主主义的人文精神.尤其是对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最易被伤害、被侮辱的中国妇女,鲁迅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同情.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农民革命观念及其历史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一生从未停止对中国革命和社会问题的探索。他的农民革命观念在今天看来尽管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却是独具特色。本文试从他对历史上农民革命和农民领袖的一些评论和认识以及他亲身的革命实践,初步探讨他关于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农民问题的实质、农民革命的作用、农民革命胜利后要防止腐化等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贺绿汀的中西融合音乐思想。认为这一音乐思想,是他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探索的思想结晶,这一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以前有很多人问过我,我最喜欢哪些历史人物?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其实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人选,也没皇位争夺问题,一生舒舒服服当个太平皇帝,还为中国建立了很大的版图,荣华富贵至死,他的人生算是很圆满的。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一生是为改造中国而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的崇高理想就是要把中国“造成一个极合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驾乎欧美之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选集》下卷第497页)为了使这一“最新式的共和国”能“确立于世界文明国之林”,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摸索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是改造中国的根本出路的科学结论。1922年他在《国民公报》上发表的《对外宣言》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发展文明,非仅关于财富一方面(即物质文明),并负谋人民之幸福与安全(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8.
今年三月十二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五十周年。孙中山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坚持前进、反对倒退的一生。在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在爱国还是卖国、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武装起义还是和平请愿等问题上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作了舆论准备,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伟大领袖毛主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在这场斗争中的作用,赞扬“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苏扬编,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 毛泽东是20世纪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他的一生不仅是他一个人的一生,也是中国一个历史时期的象征,他的理论思想、革命活动支配和影响了中国社会的道路,也支配和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了解了毛泽东一生的经历以及他深邃的思想就等于明白了中国所走过的新民主主义的道路,明白了中国解放后的整个社会运动的轨迹。当然,要将这位  相似文献   

10.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8,(10):106-108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早期著名的教育理论和活动家、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他与瞿秋白、张太雷一起被誉为常州"三杰"。恽代英生活的时代,是中国近代最动荡、最黑暗的年代。为了寻找一条救国强民的道路,他与同时代的战友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起,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我自14岁进入中学之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总论我一生80余年的主要心机,无非都用在这两个问题上。——《梁漱溟问答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介了秦牧的一生 ,论述了其散文的主要艺术风格 ,评价了他对中国当代散文事业的杰出贡献 ,并确定了其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即 :秦牧是中国当代首屈一指的散文家。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生心系农民、关注农村,竭力寻求农业发展的途径。他在分析和判断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重农”思想是笔珍贵的财富。当前,重温和回顾之,鞭策我们更深层地去思考“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任何教育理论的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发展才能常青常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他一生倡导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师范教育、普及教育和社会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成果在今天仍有意义。一、“生活即教育”的启示陶行知在1927年《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解释:“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逐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并指出:“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铐的……以天理压迫人欲”。他说:“我们主张生…  相似文献   

15.
王旭 《历史学习》2005,(3):20-21
1924年10月,冯玉祥率部发动震惊全国的北京政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作为直系一员的冯玉祥发动推翻直系统治、夺取北京政权的北京政变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冯玉祥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正如周恩来同志致冯玉祥悼词中所说的那样,“冯玉祥先生从一个典型的旧军人转变为一个民主的军人,他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走向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他是一个虽然身处反动营垒,但是一生都在追求进步的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我们在分析冯玉祥的历史活动时,既要运用阶级分析…  相似文献   

16.
阎国栋 《高校理论战线》2015,(3):100-107,158,159
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关注中国,多次发表中国问题论著,表达他对中国文化和中俄关系的认识。他肯定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赞赏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格,相信中国即将迎来新生和强盛,而他所鼓吹的俄中友好和俄中联盟不过是建立在无视俄国侵华事实和牺牲中国利益基础上的一种幻想。门捷列夫的中国问题著述对于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知识分子的中国观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其中探讨了种族、性别、代际矛盾等诸多方面的社会问题。本文分析《无声告白》中华人男性詹姆斯在美国社会面临的三重困境,即渗透入他的成长历程、婚恋生活、亲子关系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探讨贯穿詹姆斯一生的"他者"烙印因何形成并如何影响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现代小说家,生于伊利诺伊州的橡树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到过中国采访抗日战争的情况。这些活动,他大都是作为记者身份参加的,写过许多通讯报道。他爱好拳击、捕鱼、打猎、看斗牛。他喜欢渲染自己的业绩,所以外界认为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作为小说家,他写过不少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有四部:《太阳照常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即《战地春梦》,1929)、《丧钟为谁而鸣》(即《战地钟声》,1940)和《老人与海》(1952)。他写在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  相似文献   

19.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密战友,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敬爱的朱总司令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他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坚持继续革命的一生。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冯玉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群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一生“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走向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他一生中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拟分四个问题,谈些粗浅的意见。一、北京政变——冯玉祥倾向革命的明显标志北京政变,发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它是在一九二四年一月第一次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