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读《绝句》     
郑春霞 《家庭教育》2014,(11):44-44
快快:妈妈,绝句是什么意思呢?妈妈: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所以又称为五绝、七绝。五绝就是每句五个字,七绝就是每句七个字。  相似文献   

2.
论王安石绝句对中晚唐绝句的继承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石的七绝在取法白居易绝句与晚唐咏史绝句的过程中,发展出宋调特征;对杜牧、李商隐、韩偓等人七绝艺术的取法与创变,形成了雅丽精绝的艺术境界,宋人认为荆公之作回复唐音,主要是针对这类作品而言,但王安石在其中表现了新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新的诗境,并非对唐音的简单复归。王安石的五绝取法中晚唐五绝精巧细腻的特点而更富于变化。荆公绝句是宋代诗史上的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3.
浅谈小学古诗的朗读与讲解陕西梁关勤一、古诗的朗读(一)准确划分音步(节拍),朗读注意节奏的鲜明、整齐、匀称,体现音乐美,切忌唱读.小学教材精选的古诗主要是五言古诗(五绝)和七言古诗(七绝)。一个音步可以是一个音节,也可以是两个音节。一个音步中包括音节...  相似文献   

4.
高蟾诗浅论     
高蟾的诗在《全唐诗》中仅保存36首,但很有特点。总起来看,主观抒情的多,客观记事的少,但都浸透着个人的凄楚和时代的悲哀。高蟾的诗全是律诗、绝句,尤以五绝和七绝为多,这和曹邺、刘驾、邵谒等以五言古诗为主者不同,是又一种创作倾向。高蟾的诗风与李白相似,清通不尚雕饰,以表情达意为主,有些地方,宁肯不合律,也不以声害义。高蟾的诗中往往用叠字,与其他字词搭配,构成美好的诗句,这是他诗歌的独特之处。高蟾诗品、人品俱佳,比起那些诗品、人品相乘违的作家,更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白和王昌龄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们的诗作都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李白有"诗仙"之称,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而王昌龄则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尽管他们的七绝在体裁、描写手法、意象、语言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同在一个朝代的他们,七绝作品还是有很多相同点的。一、均受当时豪爽任侠思想的影响李白与王昌龄生活的年代任侠风气较盛,他们都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王昌龄曾在《郑县陶大公馆》中说:"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大有睥睨一世的狂放气概。而李白也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素有“诗国”之称。古典诗歌中的哲理诗,主要表现作生活中有所感悟,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描述,曲折委婉地揭示出某些生活的哲理;哲理诗一般多以五绝、七绝出之,篇幅比较短小;此类诗是哲理与诗情的有机统一,含蓄隽永,启人心智。  相似文献   

7.
近体诗的排序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格律诗的结构问题,即首颔颈尾、起承转合的问题。它是检验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和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文鉴赏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有关知识,使学生对格律诗的结构有所了解并力争掌握排序问题的解法。 一、绝句的排序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有五绝和七绝两种。不管是五绝还  相似文献   

8.
古诗的炼字     
古诗字数极少。五绝四句二十字,七绝四句二十八字,七律五十六字,其他也仅数十字而已。唯其字数少,所以古诗千锤百炼,对文字的选择极为严格。下面就谈谈古诗的炼字艺术。一、动词的锤炼清人袁枚说:“一切  相似文献   

9.
对王昌龄与李白的思想性格及七绝的内蕴与艺术特点进行比较,看出二人之诗题材各有所重,但送别诗都写得很好。在艺术上,李诗长于“淡妆”而显自然之美,王诗长于“浓抹”而又返归于自然之美。淡妆浓抹总相宜,同是七绝“神品”,同是盛唐雄浑秀丽诗风的极致。  相似文献   

10.
李白,有"诗仙"之称,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同为盛唐诗人的他们,在七言绝句上都造诣颇深,但由于成长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的诗风也是不尽相同的。一、李白与王昌龄七绝相同点的比较1.共同受当时豪爽任侠的影响。李白与王昌龄生活的年代,任侠风气较盛,他们都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王昌龄曾在《郑县陶大公馆》中说:"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尽显睥  相似文献   

11.
诗歌的结构也就是诗歌的谋篇布局。但结构并无定论,作者可以根据反映社会生活以及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巧妙运用。韦应物诗歌体裁多样,主要有五古、五绝、七古、七绝等。古体诗的篇章稍长,那么这类诗歌在结构上就呈现出明断暗续。松紧有致的特点;而近体诗的篇章稍短,所以这类诗歌重视曲折,层次波澜,那么它在结构上就会以含蓄蕴藉为美,以有限的字数包含无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同时出现的两位伟大诗人。在诗歌创作方法、审美意象、诗歌语言、创作体裁等诸多方面各显异彩,风格迥异,各有特长。李白长于七绝,夸张大胆、想象奇特、清新自然、天然浑成,体现了李白追求自由的浪漫主义精神。杜甫尤善七律,取典型的人和事,呈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寓主观于客观,用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浸透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语言精练、准确,体现着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两人均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作品及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13.
论道咸为诗宗宋,当辩体制之殊。七古长篇,句式畅纵散缓,篇幅不限,适于叙议敷衍,宋人学韩,道咸学宋,此体最为代表。莫友芝诗亦然,祖法苏轼、韩愈、李白、白居易,都以叙议为本,而以敷衍相从。但五言坚整,莫诗取径陈师道、孟郊,要归作意谨严,而写景刻画,上溯二谢,并源六朝诸家,在道咸诗风中取径独特。莫氏七律造语缜密,构对多学杜甫;五律精工锻炼,亦多取法二谢;七绝固饶风致,五绝精约隽永。诸体都以尊体而佳,师法上乘,但率着叙议,则以七古敷衍惯性,一代风尚使然。  相似文献   

14.
绝句的句数、字数恰好是律诗的一半:只有4句;五绝20字,七绝28字。绝句分律绝和古绝两种。现在人们一般都写律绝,很少写古绝。分别介绍如下:一、律绝什么是律绝?过去有人说:绝句盖取律诗之  相似文献   

15.
纵观2006年17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词的鉴赏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律:1.古诗词选择面广,有诗,有词,有曲。所选古诗主要以七绝、五绝为主,其中清代诗选了5首,这要引起注意。所选诗的朝代多元化:综观17套试卷选用的20首诗,其中晋诗1首,唐诗4首,宋诗4首,宋词2首,元曲3首,清诗5首,近代诗1首。2.从作者方面看,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的时期有  相似文献   

16.
王昌龄在唐代诗坛上.是一位“位卑而名著”的诗人,他生于公元七世纪九十年代,出身寒微,但少有大志,希望被人重用而博取功名。他在《上李侍郎书》中所说:“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他虽命运多羁,仕途坎坷,但在诗坛上。却有“诗家夫子”之称,尤以七言绝旬最为擅长。故有“七绝圣手”之誉。在同时代诗人中。可以和李白的七绝争胜的,只有王昌龄。  相似文献   

17.
陈维崧不仅是清初著名词人,而且是著名的诗人。本文从诗歌体裁出发,分析了陈维崧诗歌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陈维崧的诗歌风格因体裁不同也不尽一致,古体诗婉转流畅,风华典赡;律诗沉郁顿挫,格调苍老;七绝又哀艳流逸,惆怅缠绵;五绝清新淡雅,鲜丽活泼,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有唐三百年,在七绝创作上,李白、王昌龄实为辉映千古的双子星座,历来为诸多论家推崇备至。其七绝艺术各有特征,亦各有至处。主要表现为:诗境的营造上,李诗深宏雄阔,王诗则清幽玲珑;诗意的表达上:李诗奔放明快,王诗则含蓄蕴藉;诗篇的构造上:李诗不拘格套,王诗则恪守章法。因此,他们的七绝只有异同而难分优劣。那些强执一端、率意褒贬者,都未免胶柱鼓瑟,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9.
唐朝,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发达,国力昌盛,是当时世界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同时,它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从《全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涌现了二千三百多位诗人和将近五万首的诗歌。在这样众多的诗人和作品中,王昌龄的七绝,却别树一帜,引起人民广泛的热爱和传诵。他的许多名篇,当时就已被乐工入乐,歌妓传唱。享有“七绝圣手”和“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美称。他的七绝和李白的七绝齐名。被后人王世贞誉  相似文献   

20.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诗歌上最大成就在于七绝和古风。七绝与王昌龄齐名,两人各有千秋。就接近民歌这一点上来说,他却千古独步!他的一生放荡不羁,飘逸超群,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游历名山大川中度过。他用七绝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祖国许多山岳河川的壮丽景色。《望天门山》这首七绝就是其中一篇。「天门中断楚江开」,首句点明天门山的地址及其地理形势。「楚江」即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