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绝对小孩"系列漫画是朱德庸的代表作,他以辛辣的幽默、经典的故事和精彩的对白,为我们展现了小孩眼中的世界,以小孩子天真、任性的眼睛看天下,真实呈现作者心底住着的、那个绝对小孩的观点。接下来的"漫画部落"栏目我们将选取几则以飨广大小读者。  相似文献   

2.
你喜欢看漫画吗?什么?只有长不大的人才看漫画?漫画是色情、暴力的结合体?此言差矣“漫画”和小孩看的“卡通”截然不同,其精彩浪漫、反映人生之深刻,没接触过的人是无法了解的。至于“色情”、“暴力”元素的确存于某些作品当中,但是漫画世界里更多的还是非色情暴力的佳作。来来来,让我们一起看看网上的漫画世界!  相似文献   

3.
<正>感觉上这次很不一样,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又来到北京,因为《绝对小孩》的新书宣传活动。上一次带着动动住在北京的四合院,是六年前,我在覆着大雪的小楼里开始画第一张"绝对小孩"的四格漫画。  相似文献   

4.
《绝对小孩》这本被誉为朱德庸二十年来创作的最好玩的一本书,是朱德庸首次选择小孩作为漫画主角的作品,他用一贯幽默诙谐的画风描绘出了小孩眼中的世界。一起看看他们之间、他们和大人之间、他们与麻烦之间,有着怎样绝对精彩的故事,怎样绝对经典的对白。  相似文献   

5.
漫画中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踩到西瓜皮滑倒,家庭、学校、社会反应强烈,都急忙地问小孩“出事了吧!” 这幅寓意深刻的漫画给我以无限的启迪,我们这一代人究竟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中成长。我们需要自由的空间,我们需要摔跤的经验,为的是能更好的行走于这个世界。给我自由的空间,我就可以飞翔;让我独立成长,我便能搏击长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相似文献   

6.
新书上架     
《绝对小孩》/朱德庸好看指数:★★★★绝对小孩来啦!朱德庸二十年来最好玩的一本书诞生啦!朱德庸用一贯幽默诙谐的画风和文字描绘出了小孩眼中的世界,以及小孩世界和大人世界间的拉拉扯扯,展现了6个古灵精怪、各具特性、出人意表的“绝对小孩”的“绝对生活”。通过这群“绝对小孩”的单纯和不加掩饰的视角,折射出了作者对成人世界的反思:大人的世界不再好玩!不再纯粹!朱德庸认为: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的,只有这些小孩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7.
有一幅漫画,画面写了一个数字“6”,两个小孩站在相反的方向在争论,一个说是“6”,另一个说是“9”。到底孰对孰错,不言而喻,两个小孩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其实谁都没有错.  相似文献   

8.
<正>相信很多人和长辫子老师一样,喜欢看漫画。漫画从篇幅上来分,可以分为单幅漫画和多格漫画;从题材上来分,可以分为环保类、体育类、教育类、交通类、科学类、人物类、动物类、哲思类等。我们比较熟悉的漫画作家有《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的作者张乐平;《绝对小孩》《我不是完美小孩》的作者朱德庸;《微笑的鱼》《月亮忘记了》的作者几米;哲学漫画《老子》《庄子》的作者蔡志忠;漫画画得好,散文也写得很漂亮的丰子恺;《父与子》的作者,德国的埃·奥·卜劳恩……这些漫画大师,善于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讽刺、批评或表扬一些人和事,分享人生的智慧,引人深思,给人启示。  相似文献   

9.
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被称作是“给不想成为大人的小孩以及那些想成为小孩的大人”阅读的漫画作品。它描绘出独树一格、令人喷饭的“娃娃看天下”,讽刺成人世界,反思教养问题,以及孩童世界的天真、顽皮与任性。它虽然看起来是在讲小孩的故事,但处处折射出对成人世界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最是读书滋味长。那悠长的回味,萦绕于眉间唇边,更倾注于字里行间。饭局过后,回家。床头有朱德庸的漫画《绝对小孩》,随便买的,可能仅仅因为它色彩鲜艳到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11.
没有爱,就没有师德,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育诗里反复吟诵,提倡教师要“发现小孩”,“了解小孩”,“信仰小孩”,“解放小孩”,“变成小孩”,表达了他对儿童炽热的爱。我们尊敬的斯霞老师,用70多年的教育实践揭示的教育真谛,也是一个“爱”字!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连续两期的创作,我们的漫画主角越来越有模有样啦,这次再接再厉,一口气完成吧!使用PS“西笔”、“涂抹”、“套索”、“喷抡”等工具让人物更加趋于漫画风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漫画中,在一个以“大元宝”做表轴的钟表上,一个人捧着书,边走边读。留下一圈脚印……我们也要像漫画中的人一样.不虚度光阴.做时间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小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卡卡书屋将陆续向大家介绍一些世界经典的漫画,并在“果果教你画漫画”栏目中,教大家学画这些可爱的漫画形象,希望大家喜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的《花生》漫画吧!被人们亲切称为“史努比之父”的查尔斯·舒尔茨,用他充满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为世界各地的读者创作了近50年的《花生》漫画。《花生》漫画于1950年10月首次与读者见面,迄今已风行了50个年头,全球有2600份报刊登载过该漫画,并且在75个国家分别以21种语言登出,每天全球有大约3.55亿读者观…  相似文献   

15.
读漫画题应注意做到以下四个“联系”。一曰“联系漫画本身”漫画作者主要是通过画面本身和读者进行交流,因此首先应该读懂画面中的各个元素(画面中的人或物),要能理清各个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要注意画面中那些夸张变形或特别显眼的元素,如“图一”中黑色部分楼梯样的东西。二曰“联系漫画标题”有的漫画光看漫画本身的元素并不能完全理解漫画的含义,这时就必须借助于画面所附带的文字,而漫画的标题又是首先应该注意的。例如“图二”这幅漫画,只有很好地理解了标题中“绝笔”的意思,我们才能知道它是有关环保这个主题的。三曰…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个大人每天都以各自努力的方式活在这世界上,每个小孩每天却以他们各自不可思议的方式活在这世界上。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内心每天再做一次小孩,生命的不可思议每天将会在我们身上再流动一次。——朱德庸《绝对小孩》  相似文献   

17.
王建强 《新高考》2006,(5):31-33
漫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常有针砭时弊,鞭笞邪恶之功效。以漫画作为命题材料是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颁布的2006年《考试大纲》在“基本题型示例”中出现了两道漫画题,这是否在向我们传递一种信息,笔者不敢妄加猜测,但重视漫画题训练却是高考政治复习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8.
怎样写微型小说的文学评论江苏闵文1996年全国高考作文考了“漫画欣赏”,要考生就两幅漫画中更喜欢的一幅“写一篇议论文”。这就要求考生会“欣赏”。漫画欣赏与文学欣赏有相似之处。漫画也须立意、选材、构思,这与文学作品相似;所不同者,它以线条和图形为表现手...  相似文献   

19.
(一) 词性分析法。就是按照作文题目的词性来确定对象、范围、重点的方法。如,《我喜欢的一个小孩》这个作文题目是由四个词组成的。“小孩”是名词,是作文的主要对象,同时也使我们知道了这篇作文要写人,数量词“一个”和动词“喜欢”、人称代词“我”则是对“小孩”在数量、行为、范围上的限制,只能以一个小孩为中心来写,而且这个小孩必须是小作者自己“喜欢的”。这样,就审清了题目。  相似文献   

20.
曾有一幅漫画,是这么描绘的:一群小孩,脑袋有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叶形、花形等规则和不规则形,而自进了一栋写有“学校”名称的大楼的门,继而又从另一扇门出来,竞全是正方形的了。意思很显然。学校断然不该是机械化模式生产的所在,这是失却个性化教育的无匕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